謝慶軍 黃鑫
摘 要:鋼板筒倉廣泛應用于礦業、冶金、化工、農業、電力等諸多領域的散料儲存。相對于傳統的鋼筋混凝土筒倉而言,鋼板筒倉具有建筑結構自重輕、建設周期短、投資見效快、有利于生產工藝的變更等諸多優點。文章針對北方重工集團工程實際項目中鋁土礦的給料倉,開展了全鋼結構筒倉結構體系的設計。
關鍵詞:鋼筒倉;貯料壓力;有限元分析
鋼板筒倉廣泛應用于礦業、冶金、化工、電力、農業等諸多領域的散料儲存。相對于傳統的鋼筋混凝土筒倉,鋼板筒倉具有建筑自重輕、建設周期短、投資見效快、有利于生產工藝的變更等諸多優點。本文針對某輸送系統項目中鋁土礦的給料倉,開展了全鋼結構筒倉工藝結構體系的設計。
1 總體工藝流程
料倉前后流程:堆料場中物料通過11YH-CV-O4帶式輸送機將物料輸送到破碎站機房的料倉中。這個料倉分三個口分別向三臺板式給料機卸料,三臺板式給料機再分別向三臺破碎機喂料,如圖1所示。
圖1 料倉工作布置圖
2 系統工作環境和工作能力要求
2.1 帶式輸送機(11YH-CV-01/02/03/04/05)工作能力及其工藝要求
額定生產能力:2000 t/h
設 計 能 力:2400 t/h
帶 寬:1600 mm
帶 速:2.5 m/s
工 作 制 度:335天/年,3班/天,5時/班
2.2 礦石性質
原料類型: 鋁土礦石
松散密度: 1.3t/m3
物料最大塊度:50 mm
水分含量: 平均9.5%,最大14%
自然堆積角:38°
3 鋼筒倉的總體方案選擇
3.1 鋼筒倉的結構選擇
鋼筒倉按照其幾何型式分為矩形斗倉、圓型斗倉、雙曲線漏斗以及拋物線槽型貯倉等幾種。其各種倉型使用范圍見表1。
鋼筒倉按其結構形式又可以分為兩大類:落地式鋼筒倉和高架式鋼筒倉,其中高架式鋼筒倉可以分為裙承式和柱承式兩種。
表1 鋼倉各種倉型適用范圍
根據以上分析和實際工程需要,選擇高架式鋼筒倉。
3.2 料倉分岔口處的過渡形式的選擇
料倉分岔口處的過渡形式分為以下三種:
(1)弧線過渡式(見圖2),此種形式包括兩種支撐形式,一種為平臺支撐,另外一種則是采用球鉸支撐。
缺點:過渡段會出現死區90m3,這部分料由于長時間擱置,容易板結,最終將形成比折線式更大的錐角。
圖3 折線過渡式料倉結構簡圖
(2)折線過渡式(見圖3),此種形式采用平臺支撐。
缺點:中間料倉的儲存量為1072m3后才可以向兩側料倉分料。此后還可存料1650m3。
(3)分體式(見圖4),此種形式亦采用平臺支撐。
優點:三部分各成一體,互不影響,每個倉體的容積相等,均能對系統產生緩沖作用,工藝流程變換自如。
綜上所述,方案3最佳。
圖4 分體式料倉結構簡圖
3.3 局部結構的創新
傳統鋼倉的橫斷面形式多為矩形結構,這種結構雖簡單,但由于豎壁在儲料水平壓力作用下,對相鄰豎壁產生水平拉力,其作用點在豎壁與斜壁的交肋處,并沿豎壁高度呈三角形分布,而且錐斗(倉底)在自重以及儲料垂直荷載作用下,對豎壁底部產生垂直拉力,作用在豎壁與斜壁交肋處,并沿豎壁水平方向均勻分布。斜壁在儲料法向壓力的作用下,對相鄰斜壁產生水平拉力,造成豎壁與豎壁連接處、豎壁與斜壁連接處以及斜壁與斜壁連接處的局部應力過大,從而對結構和選材產生影響,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并且增加了制造和焊接工藝的難度。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論文研究的料倉將側壁連接處設計成弧形連接面,卸料口設計為跑道型法蘭。
3.4 具體結構設計
根據以上分析和所選擇的結構方案,確定鋼倉的具體結構: (1)料倉選擇Q345-B鋼,壁厚為30、20mm,頂蓋板厚為16mm,且頂蓋處需適當采用角鋼加強。(2)加勁肋型材為T型鋼,且要求圈焊。(3)在側壁上需加設倉壁震動器,外壁上開口,以便人工破拱。(4)襯板采用16mm厚的高錳鋼,栓接固定。(5)單個料倉最大容積為580m3,最大承重754t。(6)最大分片尺寸為10mx2.1mx2.1m。(7)圈梁板厚都為20mm。(8)下側圈梁支撐可采用部分接觸式。以釋放焊接應力及過約束的問題。
4 結束語
本文通過鋼筒倉主體結構設計基本理論的分析,對比分析了幾種鋼結構筒倉的設計方案,最后根據工程實際需要,確定了鋼結構鋁土礦給料倉的結構,本料倉將側壁連接處設計成弧形連接面,卸料口設計為跑道型法蘭,并進行了詳細的機構設計。
參考文獻
[1]貯倉結構設計手冊編寫組.貯倉結構設計手冊[G].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12.
[2]滕錦光,趙陽.大型鋼筒倉的結構行為與設計[J].土木工程學報,2001,34(4):46-55.
[3]滕錦光,趙陽.鋼筒倉轉折環梁的穩定設計準則[J].空間結構,2000,6(0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