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介紹五一橋水電站信息化建設情況,按照“統籌規劃、分步實施、資源共享、責任分解”的原則,實現全面信息系統集成與協同,有效改造和提升企業價值鏈,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使信息化建設全面融入企業的管理、生產、運營活動。
關鍵詞:信息化建設;五一橋水電站;總體規劃;實施現狀
1 引言
五一橋水電站位于四川省甘孜州九龍縣境內的九龍河上,是九龍河梯級開發中的第二級水電站。電站為涇流引水式電站,設計裝機3臺,總容量13.2萬千瓦,設計多年平均發電6.576億千瓦時。該電站2006年開工,2008年3臺機組全部投入商業運行。目前正開發建設位于甘孜州九龍縣境內的灣壩河三級水電站,裝機容量9.5萬千瓦。面對電站定員少的情況下,以“高效管理電站設備及資產,提高發電效益,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為目的,運用現代化手段管理已投產發電的五一橋水電站及后續投產發電的灣壩河三級水電站。實現全面信息系統集成與協同,有效改造和提升企業價值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把信息化建設全面融入企業的管理、生產、運營活動。信息化基礎設施、主營業務管理系統和相關業務管理系統達到國內同行業領先、國際同行業先進水平。
2 信息化建設背景
隨著市場競爭的全球化和多元化的發展,信息在企業的經營活動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信息的采集和處理貫穿了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的技術一系列活動中。應用計算機網絡,建立以項目管理為核心,以流程管理為重點,以數據庫為基礎,涵蓋管理經營全過程的綜合信息系統是對現代企業的一個必然要求。
為此,在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建立信息管理系統,同時建立信息化水平評價制度,以保證在企業的管理活動中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使信息能夠得到廣泛的共享以及快速處理,從而為管理決策層提供以科學、定量和系統化為基礎的信息。已投產發電的五一橋水電站和建設中的灣壩河三級水電站,以安全生產為核心,以行業領先水平為標桿,以人員素質提高為根本,努力打造安全生產長效機制,通過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水電廠管理理念,搭建科學的管理平臺,切實把信息化建設的責任和義務落實到人,不斷提高企業信息化的整體水平。
3 信息化建設的總體思路
根據五一橋水電站生產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確立以創建國內一流小水電站為目標的信息化建設總體思路,以“精細管理、挖潛增效、降本節支”為核心,將管理信息系統、生產自動化控制系統、安全監測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財務預算和報表系統、財務核算系統、資金管理系統、投資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等信息管理系統科學化、規范化、數字化。
利用獨立的工作流引擎保證系統流程的穩定、高效;全文檢索技術使信息的搜索擴展至100多種以上文件類型的全文檢索應用。系統的全部信息,確保搜索高效、準確;XML技術保證了數據的完整性和模塊間數據交換的松耦合;采用WAP2.0移動應用技術,實現移動協同和手機審批;門戶技術使應用的集成成為可能;Ajax技術提高了界面響應速度和使用感受,這些技術堅持“高內聚、松耦合”的架構思想,經過精心選擇和裁減,完美和諧地集成在一起。
4 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做法
4.1 領導高度重視信息化工作
信息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要有“統籌規劃、分步建設”的實施策略;是一項復雜的管理工程,必須有合理高效的組織體系和管理規范作保障;是 “一把手”工程,公司領導積極參加信息化總體規劃和重大項目的關鍵決策會議,日常工作中帶頭使用信息系統。
4.2 信息化建設以業務為導向
企業的信息化,包含業務模式、流程以及與企業相關的各種資料、信息及技術的融合,不同的業務部門有不同的個性,不同的特點,業務模式,為了保障戰略方向一致性,不能一個部門一個考慮,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應該按照整體策略把管理和業務捆綁在一起,基于業務的需要展開信息化建設。把技術和本企業的流程和組織充分融合,才能形成一種能力或者一種使用水平,才能最終形成競爭力。首先建設辦公自動化系統,為企業信息化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再根據不同業務需要建設生產自動化控制系統、安全監測系統、財務預算和報表系統、財務核算系統、資金管理系統、投資管理系統等。
4.3 堅持“以人為本”
企業的信息化建設的最終目標是要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一個企業的競爭力,最終是“人”的競爭力,企業的人對公司的管理與業務流程的理解程度和執行力度,將最終決定企業的競爭力,所以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始終把人放在第一位。全面強化對信息系統、數據、流程等方面的應用培訓,牢牢抓住各環節中“人”這個根本因素,由公司人力資源部主持,進行全方位的上崗培訓,對公司級領導干部進行了信息系統應用的強化培訓,并對關鍵崗位實行了持證上網。通過培訓和全員參與項目實施,提高了全體員工業務素質和信息系統操作能力,在人員上有力的保證了項目實施。
4.4 信息化建設統籌規劃
明確信息化實施的目標和范圍,注重基于公司的整體業務流程,局部的優化并不等于整體的最優。在梳理和優化電站管理流程的同時注重網絡安全、實用原則,對全網在防病毒、行為管理、網絡優化等方面進行了多次升級改造,目前公司局域網覆蓋率達到100%,覆蓋辦公區、生產區、生活區。為滿足生產需要,公司設有獨立的調度數據專網、工業電視網絡,公司通信專網等。同時,落實信息安全等級保護要求,建設必備的信息安全系統和保障體系,確保重要數據的安全以及網絡和信息系統穩定運行,不斷提高IT服務與 IT 治理水平,完善網絡及信息系統運行維護和保障制度,加強運行維護能力,提高信息化水平。
4.5 建立量化的評價標準
依據計劃,把一個項目分為若干個階段,不斷的進行階段性的工作總結,同時考慮全面的風險控制和應急措施。
5 實施效果
5.1 高效的協作機制
以首頁為信息門戶,集成了用友NC的財務、人力資源、項目管理、營銷管理、電力生產等信息。協作應用中心,將工作流、郵件、BBS應用三合一,保障信息傳遞實時準確,內部協作過程可控,事事有記錄,件件可跟蹤,大大提高協作效率和質量,減少無效會議。通過個人工作流程完成績效統計,方便員工管理自我績效,也便于領導掌控下屬工作績效。
5.2 規范的流程審批
審批應用中心,支持表單與流程自定義,保障流程更清晰規范,避免推諉;過程全程可控,審批內容規范,領導審批更輕松,大幅縮短審批周期提高審批效率。工作流既能體現管理層級,又能將信息扁平化,兼顧制度和效率。協作效率有時間控制和超期統計,領導可監控下屬協作表現。臨時團隊可組織協作空間,可展現成員溝通記錄、協作過程和結果文件等信息,便于專項管理。
5.3 高凝聚力的文化建設平臺
文化建設應用中心,支持信息發布與推送,使得政令及時上傳下達,提供單位信息主頁與部門信息主頁,輔助建設企業文化與部門協作文化。建立網上員工論壇,方便員工彼此之間溝通,增強親切感建立內部電子期刊,宣貫企業文化,讓員工認同組織價值觀和愿景目標,愿意與企業長期發展、共同進步。
6 結束語
信息化成為推動企業體制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五一橋水電站信息化建設工作做到層層落實,信息系統應用、維護、升級和優化責任到人,通過信息系統廣泛深入的推廣及應用,推動了企業整體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作者簡介:許麗,女,四川中鐵能源五一橋水電站,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