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谷揚
杭州港易科技有限公司
港易剛剛創辦的時候,幾個創始人說要做一個涵蓋生活服務、學習資訊于一體的大型網站。但遭到了我的否決。誠然我們自己是大學生,相比別人我們更了解大學生需要些什么、缺些什么,但是在移動設備終端高速發展的今天,尤其是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4G網絡的應用,要讓喜愛簡易快捷的大學生喜歡這道菜,網站恐怕對不牢大學生的胃口。現在的互聯網時代已經從web1.0過渡到了web2.0,二者的顯著區別在于是否具有交互性,如果僅僅只是做了一個平臺,發布些消息,那誰都會做,那只僅僅停留在過去,跟不上時代節奏且缺乏新意,很快就會被淘汰,更別提盈利創收了。因此,我們試想成為手機APP的開發商,開發出一款能被廣大學生所接受的手機應用,從中獲取收益。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數據報告,到2012年12月底,中國網民數達到5.64億,其中手機網民數量為4.2億。的確,現在的大學生,無論貧富,幾乎都用上了智能手機,很多原來需要用電腦才能完成的操作,現都已可以通過手機更加方便快捷地完成,打個比方說,原先要買一張火車票,需要在鐵路售票窗口排隊,后來,電話訂票開始流行,足不出戶就能享受服務已經成為了時代發展的方向,再后來,互聯網訂票的出現大大改變了人們的購買方式,人們只要登錄12306官方網站,就能輕易購買車票。前不久,一款叫高鐵管家的手機APP出現了,它使得人們能夠隨時隨地地購買車票,擺脫了地點的限制,讓人們能“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可見,通過手機來獲得服務越來越普及。現代科技企業不僅顛覆了手機的概念,更是悄無聲息地改變了人們的購買方式、生活方式。
現在主流的手機操作系統大致分為IOS、Android和Windows Phone。據報道,蘋果早在四年前就宣布App Store已有77.5萬款應用,其中iPad應用超過30萬App Store總體下載量達400億次(不包括重復下載及下載應用更新版本的次數),還不包括Android等的應用,事實上,Android比Ios的應用面更廣,由此看來,民眾對移動終端APP的使用不可估量。
在APP高下載量的背后也涌現出了一大批手機APP開發商,他們涉及各個領域,像我們熟知的憤怒的小鳥開發團隊。也有更多的企業將他們已有的電腦產品開發出了手機版本,如人人網、QQ。網站,靠的是龐大的用戶群體而產生的廣告收入、大額的流量來賺取利潤,可手機APP因屏幕小而不利于投放廣告,流量產生也很小,不可能使用和網站相同的商業模式,那手機APP是如何為開發商帶來利益的呢?
廣為人知的盈利模式有三,第一位用戶直接購買。就像在蘋果APP STORE里的收費應用一樣,你覺得好的手機應用,你就通過你的蘋果帳戶花錢購買,假設一款游戲的價格為1美元,全世界有100萬人購買,我就產生了100萬美元的銷售額,扣除成本,開發商的收入看似客觀,可是我這兒將這個用戶購買程序美化了,首先,用戶會樂意付錢購買你的游戲嗎?在美國可能比較常見人們花錢選購喜愛的手機應用,就像在超市買零食一樣,可在中國,90%幾乎沒有花錢購買手機應用的習慣,國人一代一代地搞越獄,甚至隨著91手機助手等其他應用商城的出現,人們更多愿意下載一些免費的高質量應用,這使得直接購買的商業模式在中國可能無利可圖。其二,是否有這么多人肯購買我的APP,產品做的好自然會吸引下載,但優質的產品往往有著更高的成本。
第二種模式是應用內購買。這很常見,像一些游戲中玩到一半讓用戶充鉆石充金幣的,讓用戶開通什么會員可以免除廣告之類的,總之就是先讓用戶免費下載,之后用戶如果想享受更優質的服務,對不起,請付錢。這應該是現代手機APP最為廣泛的盈利模式了,但我要開發APP的出發點是讓用戶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務,可現在卻在好服務與普通服務之間設了道門檻,加之現在眾多手機APP并沒有“一鍵支付”功能,用戶就算是想支付,也要跳轉到商城,核對用戶信息后才能完成支付,這可能就使得用戶失去了付費的欲望。
第三種模式是廣告。有些廣告直接呈條狀顯示在APP中,實在影響美觀,降低了APP的檔次。更為重要的是,如果我沒有龐大的下載量和用戶群,別人憑什么花錢在我這兒做廣告?所以想走這條路,我首先必須要有一定的下載量和用戶群,讓人家知道,每天會有多少人看到他的廣告。因此,前期的推廣成本很大,花了錢可能下載量還是不夠,用戶多了可能活躍用戶還是很少。吸引廣告其實就像吸引風投,你必須得讓對方知道他所能獲得的好處和收益,需要用數據來說話。有些APP的推廣成本遠遠大于其實際收益。與其虧損,還不如去賣電腦來的賺錢。手機APP本身就存在有一定的矛盾,即推廣和盈利的矛盾,你要盈利,收錢了,你的客戶量就不會龐大。你要收獲大量的用戶,那你肯定不能收費。在這種矛盾下,究竟是盈利優先還是推廣優先?成為了APP企業所要抉擇的難題。
說完了這三種最基本的盈利模式,可見想靠手機APP賺錢是非常困難的,除非你具有過人的發現力,能夠發現人們的需求漏洞,就像淘寶在網購領域幾乎處于壟斷,因為他最先發現人們有網上購物的需求。要么你擁有非常先進的技術,比如5年前如果你開發出了語音聊天功能,恐怕你就是今天微信的老板了。或者你找到了更為獨特的盈利模式。那下面我們再來看看開發一款手機APP的成本。
APP的開發幾乎沒有材料成本,主要為人力成本和維護成本。開發一個APP項目至少需要一個項目經理、一個UI設計師,一個IOS開發工程師和一個安卓開發工程師,還需要一個后臺開發工程師、一個測試工程師。暫且不說他們的工資,光說找人,就是難上加難。下面是一家小型企業招收軟件工程師的應聘要求:

就拿港易來說,我們是一家小公司,假設我開出這個要求給來應聘的人,凡是達到我上述要求的軟件工程師,已經可以去一些比較知名的科技企業應聘了,完全不必到我這個小公司來工作,公司業績也不穩定,隨時都有破產倒閉的風險,那么如果我要能招到員工,我只有兩條路,一是降低標準,二是提高工資。降低標準會使得我無法保證軟件的高質量以及競爭性,將來還可能會產生一筆巨大的培訓費用,提高工資則會大大增加我的人力成本,現在整個IT行業的平均工資越來越高,剛畢業的大學生起步做軟件開發的月薪也要六七千起步,一個APP的制作周期為7到12周,光工資就是一筆龐大的支出。這些程序員在我需要他的同時,那些大型科技公司正好也需要他這樣的人才。假設我要APP外包,則收費也高達6萬元~10萬元,可能更高。
手機APP同時具有同一性,我的產品假設的確好賣,讓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嗅到了商機,哪天他指不定也會開發出一個和我差不多的手機APP,而且技術更為先進,更為穩定,那我僅有的客戶資源就會輕易流失。所以我必須想辦法拉攏人心,讓員工更樂意為我工作,我必須在產品上下足功夫,形成我的核心競爭力,并拿著源代碼去申請國家專利保護。
我們再來看一下維護成本,手機APP需要服務器后臺的支撐,一般企業都沒有條件去購買數百萬一臺的服務器,一般都是以租用服務器為主,下面是某服務器租用服務企業提供的一般型服務器租用費用。

一個月,我就算租用最便宜的服務器一臺,請注意只是一臺(數據量大的話還需更多)就需要600元的支出。算上維護員工資等,一個月的開銷必定是6位數以上。
在手機APP泛濫的今天,人們手機里的APP下了又刪,但有幾個卻不可能刪除,像微信啊、淘寶啊,如果對自己的APP沒有把握,如果想保住你的APP,微信的端口是開放的,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把APP做在微信的端口上,只要功能可以實現,這樣便又節約了成本,微信一般人一般是不會刪的。控制成本其實也是一種商業模式。
在單一盈利模式的背景下,眾多手機APP企業面臨著許多困境,曾經風靡一時的憤怒的小鳥已經漸漸走出了我們的視線,曾經流行的水果忍者似乎已經銷聲匿跡,保有手機APP的生命力與活力也是至關重要的。港易在開發師生交互軟件時我就說道,在功能設計時你要讓廣大學生每天都會去看看去用用,就像微信朋友圈一樣,無聊的時候總會去翻翻看看,形成一種習慣甚至是依賴的感覺。那你就成功了!
說了這么多,似乎我都在講APP開發的不好,開發企業的不易,我想說的是,在社會總體發展趨勢良好的背景下也會有潛在的危機,其實,只要我們再仔細想想,我們完全可以對已有的商業模式進行重組,想出更好的新型商業模式,比如我們現在在做的師生交互式課堂手機應用,我完全可以和教育部門或者學校進行合作,讓學校先出錢購買,作為一項由學校提供的服務,學生自然也就會去用,老師也得配合,同時防止了其他企業開發類似的產品,有點壟斷的嫌疑。或者,我如果能計算出我用戶使用我的APP所產生的流量總合,我把這個數據告訴運營商,告訴他,我的手機應用能為他拉來多少流量,并希望與他合作,共同分享流量所收取的費用,這何嘗不是又一種商業模式呢?合作往往能帶來共贏,甚至我可以找一些和我類似的,也是小型手機APP開發企業,與其組成聯盟,賬號共享阿等等,那我就可以擁有雙倍的用戶資源。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與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合作,利用好它能帶給我的資源,而我能帶給他的,則是廣闊的市場前景。廣告方面,我不妨設置學習咨詢板塊,為學生提供一些教育機構的開班信息阿等等,并以此向教育機構收取相應的費用,這就很好的解決了之前講到的廣告問題。
總之,盈利模式不是死的,關鍵在于你如何去好好發掘和利用。在困難面前,我們唯有知難而上,努力用心去思考,去實踐,才能有所突破和創新,才能從未被超越。一味地因循守舊,必然會倒在困難面前,手機APP是如此,其他領域亦是如此,我希望每一個企業都能結合自身實際去大膽地創新,一起把蛋糕做大。把我們國家建設的更加富強!
上文只是我個人的見解,實際上我只是浙江財經大學的一名剛剛進入大學不久的大一學生,如有錯誤或不足之處,請多包涵和批評指正。港易在發展的道路上面臨許多困難,也希望您能與我多溝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