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佳
【摘 要】本文將根據模糊判別分析方法,以合肥四所高校為例,研究大一新生的課余生活管理方式。本文以學生的上網時間,看書時間,出游時間,兼職時間和參加社團活動的時間為指標,以學生課余生活豐富度為目標函數,通過變異系數法確定這五項指標的權重,從而了解目前大一學生對于業余時間的安排情況,深入研究大學生課余時間安排上所存在的問題和弊端,并提出一些可行有效的方案,幫助大一新生合理安排課余時間,提高課余時間的管理質量。
【關鍵詞】模糊評價;課余生活;大學生
一、引言
大學新生在剛進入大學時,會感到迷茫,其中最重要的是不知道如何支配自己的課余時間。那么,研究大一新生課余生活的時間支配就尤為重要。為此,我們通過研究大一新生的課余時間安排,有效的評價大一學生課余生活的利用效率。本文通過五項指標,對學生的課余時間利用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分析大一新生課余時間管理安排中的不當原因,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法實現大學生課余時間管理的有效途徑,從而幫助大一新生合理安排課余時間,提高課余時間的管理質量,提高大學生課余時間利用效率,探索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二、模糊數學模型的建立
長期以來,人民對于客觀事物的認識,習慣追求其精確性和清晰性。但人腦作為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主體,對自然現象的反應往往都是模糊的。模糊集合是對這些模糊現象或模糊概念的刻畫。利用模糊數學概念,建立模型,根據模糊數學最大隸屬度原則,使大一新生課余生活的豐富度的等級評價更加合理化。綜合評價就是對守到多個因素制約的事物或現象做出一個總的評價,這是在日常生活和科研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由于面對大學生課余生活豐富度的評價難免帶有模糊性和主觀性,利用模糊數學的方法進行綜合評價將使得結果盡量客觀,從而取得更好的實際效果。
(一)建立模糊評判對象因素集
根據引言中分析,評價大學生課余生活豐富度需要從上網時間和看書時間等五個指標入手,并由此建立大一課余生活豐富度集合
(二)建立評判集
本文將大一新生課余生活豐富度的五項指標分為優、良、中、差四個等級,并由此構成評語集
設是從V到U的模糊關系,即是一個fuzzy子集,表示第i種評語集在第j個因素打到的可能程度。
(三)求出模糊判斷矩陣
我們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得到了合肥四所高校的上述五項指標分布的條形圖:
根據圖表所示,我們得到了各高校豐富度的綜合評價矩陣,(i=1,2,3,4)分別表示:安徽大學,安徽建筑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三聯學院。其中
3各項權重的確立
由于評價體系中各指標的;量綱不同,不能直接比較他們的差異。為了消除這一影響,需要用各項指標的變異系數來衡量各指標的差異程度。求各變異系數的公式如下:
式中,是第i指標的變異系數;是第i項指標的標準差;是各項指標的平均數。各項指標的權重為:
根據上述公式,我們得到各項指標的權重,如表1所示:
表1五項指標的權重
我們設定為各個指標的綜合評價分數,則:
最終,我們得到各個學校的綜合評分,見表2:
表2各高校大一新生課余生活豐富度總得分
三、教育和引導的對策建議
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得到了合肥四所層次不同的高校大一新生課余時間的支配情況,運用綜合評價的方法得出各高校學生課余生活豐富度的總得分。發現大多數學生把時間花在了上網上,而社會實踐和看書時間較少。
1、學校層面:應盡力完善校園基礎文化建設,例如籃球場、學生活動中心等場所;開展第二課堂,培養大學生對時間的概念;開辦團黨課,端正動機和樹立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開展一系列讀書活動,充分利用圖書館的豐富資源,充實大學生課余生活節目。其次為大學生開辟實踐基地,擴寬實踐途徑,讓學生們有機會與社會接觸,從而在實踐中感受到自己的緊迫感與使命感,從而更好的規劃自己的課余生活。
2、教育層面:大學階段是學生們走向社會的第一步,要培養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引導大學生充分的了解自我,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發展自己的業余愛好,并克服一些不良習慣;引導大學生正確使用網絡;培養學生們樹立時間價值評價體系,學會如何管理時間,養成事前規劃,合理安排時間,事后總結歸納,認真分配好自己的課余時間。
3、學生層面:經過分析僅有少數的學生能有合理安排自己的課余生活,設計一系列的中長期學習生活計劃,而且能有基本按計劃實施,但是絕大多數的學生的課余生活相當混亂。因此要擴展視野,女里提高自我的綜合素質,樹立“正能量”的生活態度;充分利用社會與學校所提供的各種有利條件,提高自我價值;積極參加社會或是學校組織的各種實踐活動,多多與社會接觸,學習并積累相關專業知識和經驗,為今后就業提供更大的平臺。
參考文獻:
[1]勝令霞.大學生業余時間利用情況的調查、分析與對策——以河南大學生為例[J].中州學刊.2011(05)
[2]黃雪燕.大學生業余時間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1)
[3]夏莉莉.當代大學生業余時間分配情況的調查研究[J].知識經濟.2011(04)
[4]賴文強.加強大學生業余時間管理的幾點思考[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0(24)
[5]蔡鎖章.數學建模原理與方法.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