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暉 連翠飛
【摘 要】本文通過采用整群抽取的方法,從河北經濟管理學校選擇366名農村在校中專生為被試。通過問卷調查,數據收集和數據處理分析研究思維方式與主觀幸福感之間的關系。調查結果顯示在被試的幸福評價方面,線性回歸分析發現,只有被試的矛盾性對被試參加活動時影響被試的幸福評價有顯著的調節作用;在被試的憂郁水平方面,線性回歸分析發現,被試的變化性對被試心理應激影響被試的憂郁程度有邊緣顯著的調節作用,被試的矛盾性對被試心理應激影響被試的憂郁程度也有調節作用。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思維方式對健康行為產生影響,健康行為與健康狀況對主觀幸福感產生影響。
【關鍵詞】思維方式;主觀幸福感
引言 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實現了又快又好的發展,各項工作取得新的顯著成績。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發展已進入快車道,招生規模迅速擴大。中等職業教育經過連續兩年擴招100萬人,2006年實現招生741萬人,在校生達到1809萬人,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趨于合理,到2012年已實現招生800萬的招生規模。職業教育的發展關系到國家未來能否打造一支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關系到國家產業升級和城市化戰略是否能順利實現,這是時代和國家賦予教育戰線的歷史重任和光榮使命。中等職業學校的生源中除了應屆初中畢業生,還有大量的農村富余勞動力、退伍軍人、進城務工人員是通過行政部門和學校的積極動員、補錄入學。
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重點職業學校的教師,有必要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包括學生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生活習慣 ,健康狀況等。這樣才有助于我們更好的開展日常的學生管理、教學等工作。
中專學生的思維方式與主觀幸福感是否相關?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這是本論文要研究討論的內容。
一、問題的提出
對于思維方式和主觀幸福感這兩方面分別研究的比較多。但把他們放到一起,來研究他們之間是否存在相關?有哪些相關?在哪幾個維度上相關?這一類的研究相對較少。但作為一名職業教育工作者,在具體的教學工作和學生管理工作中,我們需要全方位綜合的了解學生的情況。在這樣實際需要下,本研究采用侯玉波等人編制的本土化研究工具,探討的中專學生思維方式是否影響學生的主觀幸福感。
二、研究方法
(一)被試選用
本研究采用隨機抽取的方法,以整個班級為測試單位,從河北某中職學校選取366名在校中專生。其中男生162人,女生204人。要求:1.戶口所在地為河北農村;2.學生年齡在16到20歲之間。3.文化程度:中專。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問卷是從侯玉波老師提供的思維方式與社會適應性研究的問卷中截取和整理出來的。包括兩部分:1.關于思維方式的問卷;2.關于主觀幸福感評價的問卷。另外還有被試個人基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家庭所在地和文化程度。
(三)實驗設計及具體實施
本實驗采用整群抽取的方法,以河北經濟管理學校的366名在校中專生為被試。整班統一發放問卷,標準化指導語,采用不記名問卷調查形式,要求學生現場獨立認真做答,并當場收回問卷。
三、研究結果
數據分析:本研究共發放問卷366份,收回有效問卷328份。從有效問卷中隨機抽取男女各150份。將問卷數據以Excel格式輸入計算機,并用SPSS13軟件包進行數據出理,包括:基本統計分析、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
(一)基本統計分析
1. 文化程度。94%的被試的文化程度是中專,剩下6%的被試是初中文化程度。2. 幸福的評價。均值為3.97,標準差為0.925。這些被試對其幸福程度的評價上,80.9%的被試的幸福水平在中等程度以上,僅有3%的被試覺得非常不幸福,5%的被試覺得比較不幸福。
3. 思維方式
(1)變化性。這個緯度的得分越高表明被試的思維方式變化性越高。均值為3.71,標準差為0.84。結果發現,只有30%的被試思維方式的變化性在中等程度以上。(2)聯系性。這個維度的得分越高表明被試越傾向于用聯系的方式看待事物。均值為4.9348,標準差為0.0.88。結果發現,82.6%的被試思維方式的聯系性都在中等程度以上。(3)矛盾性。這個緯度的得分越高,表明被試越喜歡用矛盾的觀念看待和處理問題。均值為4.28,標準差為1.06。結果發現,55.2%的被試思維方式的矛盾性在中等程度以上。
(二)相關分析
1.文化程度、年齡與健康狀況、幸福評價的相關情況
結果發現,年齡、文化程度對被試的幸福評價和健康程度的相關均不顯著。
2.健康行為與幸福評價的相關情況
結果發現,被試參加活動的行為與被試的幸福評價呈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186;被試生活習慣與被試的幸福評價呈負相關,相關系數為0.118;被試的心理應激反應與被試的幸福評價的相關不顯著。即被試參加活動越多,對幸福的評價有越高的趨勢;生活習慣越健康,對幸福的評價有越高的趨勢。如表2所示。
表2 健康行為與幸福評價的相關情況
(三)回歸分析
1. 被試的幸福評價方面,線性回歸分析發現,只有被試的矛盾性對被試參加活動時影響被試的幸福評價有顯著的調節作用(sig=0.004<0.01),其它調節作用都不顯著。
2.以參加活動、矛盾性的高分組(數據的前27%)和低分組(數據的后27%)做多重方差分析,結果顯示,矛盾性低的被試,參加活動的多少幾乎不影響該被試對幸福的評價,而對于矛盾性較高的被試,參加活動越多,該被試對幸福的評價也越高。
四、存在的問題
(一)本次研究因為實際的困難只在所屬學校進行問卷調查,并不能充分的代表河北省中專學生的實際情況。
(二)在問卷調查和數據收集方面,由于中專學生素質等方面的影響,可能對問卷的做答不太認真。
五、結論
本文從學生的思維方式出發,對學生的思維方式,健康行為,健康狀況和主觀幸福感進行了研究分析,對他們各維度之間關系的結論總結。我認為,對中專學生的思維方式與主觀幸福感的研究分析對職業教育的工作者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有助于我們更好的開展日常的學生管理、教學等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繼續對這方面進行關注和研究,使之更加的成熟和完善。
參考文獻:
[1]位俊芹.青少年思維方式對應對方式的影響研究,北京教育2007年第3期
[2]侯玉波,張夢工,王歆. 青少年思維方式與應對方式的關系,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007年03期
[3]侯玉波,朱瀅.思維方式如何影響管理者對他人行為的歸因.人格與社會心理學論叢(一),2004,11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