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卓越 劉滿福
(沈陽化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遼寧 沈陽,110142)
按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02),我國居民服務業包括家庭服務、托兒所、洗染服務、理發及美容保健服務、洗浴服務、婚姻服務、殯葬服務、攝影擴印服務,以及如社區服務中心、兒童臨時看護服務、自行車存放服務、送純凈水服務、送奶服務、送報服務、有償排隊購物換煤氣等其他居民服務業。居民服務業發展的意義不僅在于居民短期的便利,更在于城市長期的進步。
隨著我國居民消費層次的日益提升,以及許多新的家庭和社會問題的出現,人們對居民服務業的需求和消費支出在不斷增加。據中國投入產出表統計,2007年,我國居民服務和其它服務業的總產出為87543772萬元,比2002年(44218970萬元)增長了98%;其中,由居民消費的居民服務和其它服務業支出從2002年的22987547萬元上升到2007年的40053423萬元,增長幅度達到74%,許多城市的家庭服務、理發及美容保健服務、洗浴服務等行業的消費支出增長尤為迅速。
近些年,我國居民服務業盈利能力明顯增強。據中國投入產出表統計,2007年居民服務和其它服務業營業盈余24147272萬元,與2002年1994640萬元的營業盈余相比,增長了11倍有余。目前,我國居民服務業的整體行業效益較好。從2007年我國的居民服務業看,其13429985萬元的營業盈余在135個行業部門中排在第14位。
近幾年,我國居民服務業吸納就業的規模在逐漸上升,一些城市的居民服務業用人需求越來越旺盛。截至2009年底,我國居民服務和其它服務業的城鎮單位就業人數比2005年提高了9.1%,居民服務和其它服務業的私營企業和個體就業人數比2005年提高了31%。某些地區的居民服務業就業增長速度尤為顯著,比如,與2005年底相比,2009年底,內蒙古、海南、湖南、天津、浙江的居民服務和其它服務業的城鎮單位就業人數分別增長了154%、150%、99%、63%和62%;山西、吉林、寧夏、福建居民服務和其它服務業的私營企業和個體就業人數在一年內增加了121%、89%、82%和76%。
如今,我國居民服務業在對外經濟往來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2009年,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的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項目達207個,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達15.86億美元,占我國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總額的1.8%,占服務業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的4.1%,遠遠超出金融業、住宿和餐飲業等服務行業的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水平。另一方面,居民服務對外直接投資額近幾年也明顯增加。2009年,我國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對外直接投資額約2.68億美元,比2008年增長了62%。
我國居民服務業的營業收入在逐年穩步提升。2006年至2008年期間,我國居民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了25.1%。然而,在國民經濟包含的裝卸搬運和其他運輸服務業、倉儲業、計算機服務業、軟件業、租賃業、商務服務業、科技交流和推廣服務業、居民服務業、其他服務業、體育和娛樂業這10類服務行業中,這一增長率僅高于體育和娛樂行業的18.5%的同比增長率,所以,其營業收入的增長速度還略顯偏低。
2009年,我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32244元。其中,金融業、信息傳輸及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科學研究及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的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均超過了50000元,而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的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水平僅為25172元,在國民經濟各類行業以及服務業中均處于較低的水平,僅高于國民經濟中的建筑業、水利與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住宿和餐飲業、農林牧漁業。此外,居民服務業的工資增長率與其它行業相比也比較低。2003年至2009年期間,我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增長了130.8%,而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的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增長了98.8%。
最近幾年,居民服務業固定資產的投資規模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全社會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從2003年的241.6億元增加到2008年的522億元。 然而,居民服務業的相對投資比重還有很大提升空間。2008年,我國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僅占服務業投資總額的0.57%,占全社會投資比重為0.3%。而且,從2003年至2006年,我國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占全社會投資比重為0.4%,2007年和2008年則降至0.3%。這說明我國居民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相對于全社會投資增長速度偏慢,主要體現就是配套基礎設施投入不足。
一方面,從總量上看,很多地區的居民服務業供給量不足,如托兒所、養老院、以及某些家政服務都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另一方面,從結構上看,居民服務業的服務領域和服務內容仍主要集中在一些傳統服務門類,而且多數停留在提供最基礎的服務上,服務范圍較狹窄,遠遠不能滿足人們要求享受高檔次、高水準服務的需求。
2.5 居民服務業的科技與知識含量較低
居民服務業的科技與知識含量低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信息技術應用少。信息技術普及率低,無法形成滿足個性化需求的多層次、多節點的服務網絡,限制了居民服務業提供服務的時空范圍以及供需之間的平衡。許多居民服務單位特別是個體性質的居民服務業根本沒有將互聯網引入到服務過程當中,交易模式落后,信息溝通效率低下。二是從業人員的知識含量較低。居民服務業的多數從業人員文化素質不高,受教育程度偏低,特別是在個體從業者中,初中以下學歷的人占據相當大的比例,而具有中高級技術職稱的人更是匱乏。這種科技與知識含量較低的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居民服務業服務水平的提升。
很多私營或個體居民服務業在管理過程中只關注短期效益,而缺少長遠發展觀,管理粗放,不注重品牌建設,信用度低,沒有學習機制,缺少規范化的管理標準和合理的服務質量評價機制,多數是通過反復試錯來積累經驗,浪費了很多不必要的成本。此外,居民服務業中的某些具體行業依然處于散、弱的狀態,規模總體偏小,競爭力差,基本采用傳統的運作模式,以體力勞動密集型為主。
從全國范圍居民服務業發展情況的比較來看,各地區居民服務業發展差異較大。整體看,東部地區相對西部地區發展現狀略好一些。2007年,全國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總產出量為8420.87億元,按該年年末總人口計算,人均享有的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產出量為637元。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中,位于這一人均享有量水平之上的地區有12個,這12個地區同年年末人口總量占全國人口總量的41%,而12個地區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產出量占全國的64%,即我國41%的人口享有64%的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產出。而且,某些地區居民服務業人均占有率的差距尤為懸殊。如表1所示。

表1 2007年各地區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總產出及人均占有率
在居民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升級的新時期,特別是在一些地區打造宜居型城市的關鍵階段,應轉變各部門及民眾對居民服務業的陳舊觀念,從全局高度和城市長遠發展角度出發,充分認識居民服務業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一方面,應擴大宣傳,加強政策引導和學術研究,把握城市發展規律,了解行業發展態勢,研究其它城市的成功經驗;另一方面,結合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合理規劃,制定明確的發展措施,確定發展重點,鼓勵居民服務業的發展,并從資金、稅收、技術、人才、程序審批等方面予以一定支持。
提高居民服務業從業人員素質不僅可以提升居民服務業的整體服務水平,增加服務過程中的知識和技術含量,為居民提供更便捷、高效、高質的服務,而且,而且是提高行業整體工資水平的必要條件。因此,一方面,要加強對在崗人員的進一步業務和素質培訓,拓展業務技能,提高服務水平,具體的形式可以是居民服務單位自己組織學習,也可以考慮由行業監管機構挑選行業中的部分從業人員進行統一培訓;另一方面,增加人才儲備,鼓勵各類教育機構的相關專業嘗試或加強某些城市重點居民服務行業的專業性教育,培養一支既了解行業發展特點、掌握服務管理知識、又精通行業技能和技術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隊伍。
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實現居民服務業的現代化改造,全面提高居民服務業的科技含量。加大信息技術在居民服務領域的開發和應用,在居民服務業普及網絡管理手段和管理技術,可以嘗試借鑒制造業企業資源計劃(ERP)的做法,從制定計劃、工作設計、顧客服務、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物品采購、服務營銷等多方面爭取網絡一體化,以解決供需不平衡的問題,并提高居民服務業的運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通過加強引導,使居民服務業順應當今服務消費品牌化、個性化、國際化等特質的趨勢,鼓勵居民服務業朝精細化、職業化、規模化、連鎖化和品牌化發展。加大誠信服務理念的宣傳以及誠信機制的監管,健全行業的相關法律制度。合理規范行業標準和質量評價體系,打擊不法行為,嚴格行業認證審批及各項監察制度,促進居民服務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1]耿莉萍.我國居民服務消費的特點和居民服務業發展問題研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91-95.
[2]杜小平.居民消費變化與城市社區服務業發展[J].城市,2008(6):69-71.
[3]姜長云.我國家庭服務業的發展展望和戰略重點[J].宏觀經濟管理,2011(1):44-45.
[4]劉婕.甘肅省家庭服務業發展現狀及策略[J].發展,2011(2):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