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建軍
摘 要:經濟活動是存在于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一項活動方式,在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會參與到經濟活動中來,針對目前經濟類新聞事件的增多賦予其特殊的社會意義,做好經濟類的電視新聞節目就成了當務之急,成了必須要落實的工作。尤其是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更應該以科學的發展觀來完成有關經濟類電視新聞的制作,為展現一個真實的經濟社會現狀而做好充分的準備。
關鍵詞:經濟類;新聞節目;制作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4)01-0121-02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完善,我國經濟建設的速度不斷加快,在完善市場經濟體制下實現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目標。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因此,經濟新聞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相關的影響和促進,成為目前深受人們關注和喜愛的電視節目。基于這樣的要求和目標,大力發展經濟類的新聞節目就成了當務之急,是必須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下面就有關如何做好經濟類電視新聞節目的措施展開詳細的探討和研究。
一、經濟類電視新聞節目制作中的問題
經濟類的新聞節目在一定程度上與當下的實事新聞有著一定的關系,在制作的過程中必須重點把握新聞的真實性和時效性,同時還必須注重電視新聞的可視性,這些基本的要求都是經濟類新聞必須全部包含在內的,針對具體的制作要求和效果來進行節目制作,然而在制作的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
(一)經濟類新聞缺乏有力的說服力
在制作經濟類新聞節目的過程中有關新聞信息的采集和收集都是在制作之前就已經做好了,這樣制作方式和經濟新聞要求的實效性和真實性產生矛盾,因此,必須針對這樣的制作方式進行相應的改革和創新,才能保證經濟新聞的時效性和真實性。例如,在有關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專題報道時,專題記者搜集以及運用的大量信息都是全國代表型的內容,不具有針對性。這樣的電視節目很難吸引觀眾而達不到經濟新聞節目的特殊效果。
(二)電視節目的同質化比較嚴重
電視節目制作之后需要對其進行功能化的刻畫和權衡,這樣就會造成在表達效果上有所雷同,尤其是在如此多的節目競爭中更是需要提升自己的節目品牌。只有保持自己的獨特優勢才能不被類似的節目淘汰掉,進而才會取得比較高的收視率。例如,一些經濟類的新聞節目在制作內容上如果缺乏一定的新意和創新,節目的風格、頻道的設置、觀眾群體以及新聞報道的方式都會有相類似的節目來進行取代,影響了該新聞節目的收視效果。
(三)電視節目的制作成本問題
根據對目前電視制作成本的運算模式進行分析和研究,發現其中主要采取了事業化和企業化的模式來作為成本管理原則,這種管理方式存在非常大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能夠體現電視節目正常的市場競爭關系,僅僅是為了獲得相關的利益而隨意制作的節目,進而造成通過減少廣告的方式來增大成本。這樣的方式將會導致成本運算出現更大的問題。
二、做好經濟類新聞節目的相關措施
(一)一切從實際出發,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
新聞節目的信息來源必須把握信息的真實性原則,同時在實用性上也有嚴格的要求。經濟新聞的好壞與否和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有著直接的關系,例如,好的經濟新聞能夠切實地幫助人們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經濟問題,進而促進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近幾年的房價問題一直是人們非常關注的問題,在幫助群眾了解到真實信息的同時,還能避免受到一些商家虛假信息廣告的侵擾,使人民的切身利益不遭到破壞。
(二)運用通俗淺顯的語言進行相關的新聞報道
經濟類新聞和許多的數字有關,對于一些概括性的數據能夠很好地表達所要反映的真實信息。電視節目以流線型的聲像播放為特點,需要將這樣的多種信息播放運用到具體的節目中去,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為文字性的新聞提供更加科學的證據,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使用數字的過程中盡量選擇一些帶有圖標形式的數據圖形,這種形式的圖形具有非常強的視覺沖擊,使各個群體的觀眾都能從新聞中獲得相關的內容和信息。注重經濟類新聞報道中語言的精煉與簡化。只有不斷地提升節目的實際應用效果才能使該類節目得到觀眾的喜愛。
(三)以生活化的方式來放映經濟新聞
財經類的新聞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越來越重要了,尤其是在人們物質生活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對于經濟報道的關注程度也不斷提高,因此與人們生活相關的財經信息才能吸引人們的眼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推廣和進一步的發展。財經類新聞節目需要對收看的的群體進行相應的定位,將觀眾群體分成幾個不同的階段,同時,關注不同群體的收視習慣。只有深入到群中去的經濟新聞節目才會受到人們的喜愛。例如,在經濟類的節目中可以將有關物價的問題反映上去,通過真實的市場調查使人們了解市場行情的變化。這樣以群眾關注點出發來激發觀眾的觀看興趣,進而提高該節目的收視效果。
(四)信息傳播簡單明了,財經解析深入透徹
在報道相關財經信息的時候必須做到內容的簡單明了,這就要求財經報道的記者把握動態經濟信息的準確意義,以更加精準的信息來反映相關的經濟信息。信息的表達干凈利索,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時在對相關經濟現象進行解讀的過程中,需要做到透徹和深入,針對出現的財經現象學會從本質看問題,充分地挖掘現象背后隱藏的實質性內容,再結合自身的專業化知識和積相關經驗進行正確的判斷和分析,以犀利的眼光展現現實客觀的經濟信息,進而促進人們關注該類新聞節目,從而提高新聞的收視率。
(五)關注輿論和引導作用
經濟新聞表現出的導向性是新聞類節目的必然結果,不同的是根據這樣的程序化來制定特色化的業務指導作用,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將思想和政策作為指導的方向,同時有效地結合政府和群眾之間的實質性生活。將人民群眾作為經濟社會中的主體,結合相關的政策、法規來全面的反映經濟社會中存在的相關問題,使廣大的人民群眾感受到該類經濟新聞節目的作用和意義。以積極的方式引導群眾了解和認識有關的經濟問題,同時結合自身的情況加以應用和處理。例如,在中央電視臺報道的有關企業破產法的爭議問題,就將人大常會關于此類問題的議論發表出來,以此來擺明立場,使人們重新認識到其中的具體含義和價值,進而幫助相關人士重建自信。
(六)非編的可視性
經濟新聞的時效性決定了財經新聞是具有一段時間的經濟現象,具有非常大的時間約束力,在經濟新聞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大量的數字。數字所表達的內容范圍比較廣泛,在概念、成績、案例等等方面都有所涉及。數字的應用是財經新聞中一個必不可少的要素。由于電子信息的特征變化導致在制作相關的經濟新聞時有了更高的要求。非線性編輯機的使用可以輕松的制作出各種不同的動畫效果,在簡化經濟數據的方面發揮出巨大的作用。落實相關的方法來正確的反映經濟信息,進而全面地推動經濟類新聞節目收視率的提高。
(七)運用改革創新的報道手法
做好經濟類新聞節目首先必須做好報道手段的創新,對于一些日常的報道需要從宏觀經濟的視角出發,將社會中存在的經濟問題以點帶面的方式進行報道和總結,不能以片面的形式概括全局。由于經濟報道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不能像其他娛樂節目一樣吸引人的眼球,因此,這就需要新聞報道人員現場進行采訪和報道,使經濟新聞節目具有強烈的可視性,進而發揮其獨特的優勢吸引觀眾的注意。
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多推戰役性的報道,這種報道方式主要是以增加新聞亮點的方式來對傳統的新聞報答進行改革,將被動方式改變成主動出擊式的報道,可以通過加強宣傳報道的方式實現最后的目標。最后還能運用預見性報道的模式來提高經濟新聞的收視率,這種方式主要是以實際性新聞為指導內容來豐富預見性新聞的實質,進而能夠正確的帶領著新聞產業向更加健康、完美的方向發展。
三、結 語
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不斷地推動著社會經濟的增長,尤其是在這個日新月異的環境下更是體現出了新的發展方向和目標。而這個方向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著必然的關系,是呈現社會金融需要的具體表現。電視新聞節目作為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則更顯示出發展的優勢和價值,從目前的各種新聞節目中可以看出不管是新聞節目還是電視專題節目中的經濟報道,都受到各個階層觀眾的喜愛,這是推動電視經濟類節目日趨發展的動力。
針對這樣的現狀研究,發展經濟類電視節目就成了各大電視臺的主要任務,在加強對社會經濟的總結工作的同時還能實現經濟在社會發展中的特殊價值,對未來探索經濟的新聞規律和價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林昇輝.電視經濟類節目策劃淺析[J].新聞世界,2012(11).
[2] 趙越.淺談電視經濟類節目的制作與包裝[J].科技風,2008(11).
[3] 李慧.簡論電視經濟類節目的策劃[J].新聞愛好者,2008(1).
[4] 余異.淺談電視新聞評論類節目包裝[J].電視字幕(特技與動畫),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