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衛萍+朱學義
【摘 要】 《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備用金在“其他應收款”科目下進行核算,這是長期以來大中小企業一直沿襲的備用金的賬務處理方式。但是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業范圍內施行的《小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備用金在“其他貨幣資金”科目下進行核算。文章論述了備用金的實質,并根據《小企業會計準則》分析了小企業執行新準則后關于備用金的賬務處理及其帶來的財務報表的變化。
【關鍵詞】 小企業; 備用金; 其他貨幣資金; 其他應收款
一、正確認識備用金的實質
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業范圍內施行《小企業會計準則》,其主要賬務處理要求其他貨幣資金核算小企業的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證保證金存款、外埠存款、備用金等其他貨幣資金。貨幣資金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停留在貨幣形態的那部分資金。其他貨幣資金指除庫存現金和銀行存款以外的有特定用途的各項貨幣資金。
備用金是企業、機關、事業單位或其他經濟組織等撥付給非獨立核算的內部單位或工作人員備作差旅費、零星采購、零星開支等用的現金。首先,備用金主要用于企業小額零星報銷費用支出,為現金支出。從存在形態上看,它是企業以貨幣形態存在的資金。其次,各預算單位領取的備用金應按國務院頒發的《現金管理條例》進行管理,預算單位為辦理日常零星開支保存的庫存備用金一般不超過規定數額。從備用金管理的角度看,它類似于企業庫存現金的管理規定。最后,備用金應指定專人負責管理,按照規定用途使用,不得轉借給他人或挪作他用。從使用范圍看,它符合其他貨幣資金的定義。
備用金是企業改變了存放地點、限制了使用范圍的現金。
二、備用金與往來債權的屬性不符
“其他應收款”賬戶用于核算企業除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暫付款項。應收款項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同企業外部和內部單位或個人發生的貨幣、商品、勞務等方面的索取權。
在《企業會計準則》中,備用金在其他應收款下核算,即把備用金歸為企業的往來債權。債權人有權利要求債務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償還規定的債務數量,如果不能按期按量償還,那么就有權利向債務人索賠。首先,債權要求備用金領用單位對企業會計部門有在固定日期償還的義務。而實行定額備用金制度的企業,由指定的備用金負責人按照規定的數額領取,用款部門按規定的開支范圍支用備用金后,憑有關支出憑證向財會部門報銷,財會部門如數付給現金,使備用金仍與定額保持一致,并在年終或不用時再退回備用金,這個時間并不是固定的。其次,往來債權要求債務單位或個人按照等價原理進行償還,即備用金領用單位最后償還給會計部門的金額等于領用金額。而備用金領用單位從企業會計部門借到的金額包括定額備用金和在領取備用金后花費的金額,而在年末或不用時退回給會計部門的金額只有原先核定的備用金定額,二者是不等的。最后,企業在形成債權時,債權單位或個人不要求債務人單位或個人提供發票憑證等,只需按合同定時償還。而備用金領用單位是需要憑有關支出憑證向財會部門報銷的。可見備用金在“其他應收款”下核算并不符合備用金使用的經濟實質。
三、小企業備用金賬務處理
下面通過實例說明《小企業會計準則》下備用金的核算,以及小企業財務報表的變化。
例:20X2年1月5日,A公司(小企業)核定銷售部門備用金額為1 000元,以現金撥付并規定每月月底由備用金專門經管人員憑有關憑證向會計部門報銷,補足備用金。月末,銷售部門報銷日常業務支出800元。
(一)賬務處理
1.定額管理下
1月5日撥付備用金時:
借:其他貨幣資金——備用金 1 000
貸:庫存現金 1 000
月末報銷支出,補足備用金時:
借:銷售費用 800
貸:庫存現金 800
年終或不用時退回備用金:
借:庫存現金 1 000
貸:其他貨幣資金——備用金 1 000
2.非定額管理下
1月5日撥付備用金時:
借:其他貨幣資金——備用金 1 000
貸:庫存現金 1 000
月末報銷支出,補足備用金時:
借:銷售費用 800
庫存現金 200
貸:其他貨幣資金——備用金 1 000
(二)財務報表
備用金核算的變化影響企業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對資產負債表的影響表現為,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時,銷售部門的定額備用金記入“其他應收款”項目中。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時,在“其他貨幣資金”項目中核算。同時由于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后,備用金在“其他貨幣資金”下核算,即現金在貨幣資金下的科目之間進行周轉,沒有現金的流入流出,所以在現金流量表中沒有關于備用金的體現。為方便理解、簡化過程,本文只列出報表中因備用金核算不同而變化的部分。
基于上例,A公司20X2年共撥付這一筆備用金,且年終銷售部門沒有退回備用金。備用金在其他應收款下核算時的資產負債表如表1,在其他貨幣資金下核算時的資產負債表如表2。
四、結論及說明
本文認為,較在“其他應收款”下核算的規定,備用金在“其他貨幣資金”科目下核算的規定是合理的。雖然企業內部單位或個人在領取備用金時需要填寫并向企業會計部分遞交借款單,在形式上屬于一種借款行為,但是對于領用單位或個人,其不符合債權債務等額償還的經濟實質,并且備用金的存在形態、使用、管理都符合貨幣資金的要求。《小企業會計準則》對備用金在“其他貨幣資金”下核算的規定既簡化了小企業會計的賬務處理,又尊崇了會計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體現了小企業會計核算的規范性。
【參考文獻】
[1] 朱學義.財務分析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 范廣坤,邸麗.對備用金會計核算方法的建議[J].財務與會計,2001(7):19
[3] 財政部.小企業會計準則[S].財會〔2011〕17號.endprint
【摘 要】 《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備用金在“其他應收款”科目下進行核算,這是長期以來大中小企業一直沿襲的備用金的賬務處理方式。但是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業范圍內施行的《小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備用金在“其他貨幣資金”科目下進行核算。文章論述了備用金的實質,并根據《小企業會計準則》分析了小企業執行新準則后關于備用金的賬務處理及其帶來的財務報表的變化。
【關鍵詞】 小企業; 備用金; 其他貨幣資金; 其他應收款
一、正確認識備用金的實質
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業范圍內施行《小企業會計準則》,其主要賬務處理要求其他貨幣資金核算小企業的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證保證金存款、外埠存款、備用金等其他貨幣資金。貨幣資金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停留在貨幣形態的那部分資金。其他貨幣資金指除庫存現金和銀行存款以外的有特定用途的各項貨幣資金。
備用金是企業、機關、事業單位或其他經濟組織等撥付給非獨立核算的內部單位或工作人員備作差旅費、零星采購、零星開支等用的現金。首先,備用金主要用于企業小額零星報銷費用支出,為現金支出。從存在形態上看,它是企業以貨幣形態存在的資金。其次,各預算單位領取的備用金應按國務院頒發的《現金管理條例》進行管理,預算單位為辦理日常零星開支保存的庫存備用金一般不超過規定數額。從備用金管理的角度看,它類似于企業庫存現金的管理規定。最后,備用金應指定專人負責管理,按照規定用途使用,不得轉借給他人或挪作他用。從使用范圍看,它符合其他貨幣資金的定義。
備用金是企業改變了存放地點、限制了使用范圍的現金。
二、備用金與往來債權的屬性不符
“其他應收款”賬戶用于核算企業除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暫付款項。應收款項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同企業外部和內部單位或個人發生的貨幣、商品、勞務等方面的索取權。
在《企業會計準則》中,備用金在其他應收款下核算,即把備用金歸為企業的往來債權。債權人有權利要求債務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償還規定的債務數量,如果不能按期按量償還,那么就有權利向債務人索賠。首先,債權要求備用金領用單位對企業會計部門有在固定日期償還的義務。而實行定額備用金制度的企業,由指定的備用金負責人按照規定的數額領取,用款部門按規定的開支范圍支用備用金后,憑有關支出憑證向財會部門報銷,財會部門如數付給現金,使備用金仍與定額保持一致,并在年終或不用時再退回備用金,這個時間并不是固定的。其次,往來債權要求債務單位或個人按照等價原理進行償還,即備用金領用單位最后償還給會計部門的金額等于領用金額。而備用金領用單位從企業會計部門借到的金額包括定額備用金和在領取備用金后花費的金額,而在年末或不用時退回給會計部門的金額只有原先核定的備用金定額,二者是不等的。最后,企業在形成債權時,債權單位或個人不要求債務人單位或個人提供發票憑證等,只需按合同定時償還。而備用金領用單位是需要憑有關支出憑證向財會部門報銷的。可見備用金在“其他應收款”下核算并不符合備用金使用的經濟實質。
三、小企業備用金賬務處理
下面通過實例說明《小企業會計準則》下備用金的核算,以及小企業財務報表的變化。
例:20X2年1月5日,A公司(小企業)核定銷售部門備用金額為1 000元,以現金撥付并規定每月月底由備用金專門經管人員憑有關憑證向會計部門報銷,補足備用金。月末,銷售部門報銷日常業務支出800元。
(一)賬務處理
1.定額管理下
1月5日撥付備用金時:
借:其他貨幣資金——備用金 1 000
貸:庫存現金 1 000
月末報銷支出,補足備用金時:
借:銷售費用 800
貸:庫存現金 800
年終或不用時退回備用金:
借:庫存現金 1 000
貸:其他貨幣資金——備用金 1 000
2.非定額管理下
1月5日撥付備用金時:
借:其他貨幣資金——備用金 1 000
貸:庫存現金 1 000
月末報銷支出,補足備用金時:
借:銷售費用 800
庫存現金 200
貸:其他貨幣資金——備用金 1 000
(二)財務報表
備用金核算的變化影響企業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對資產負債表的影響表現為,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時,銷售部門的定額備用金記入“其他應收款”項目中。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時,在“其他貨幣資金”項目中核算。同時由于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后,備用金在“其他貨幣資金”下核算,即現金在貨幣資金下的科目之間進行周轉,沒有現金的流入流出,所以在現金流量表中沒有關于備用金的體現。為方便理解、簡化過程,本文只列出報表中因備用金核算不同而變化的部分。
基于上例,A公司20X2年共撥付這一筆備用金,且年終銷售部門沒有退回備用金。備用金在其他應收款下核算時的資產負債表如表1,在其他貨幣資金下核算時的資產負債表如表2。
四、結論及說明
本文認為,較在“其他應收款”下核算的規定,備用金在“其他貨幣資金”科目下核算的規定是合理的。雖然企業內部單位或個人在領取備用金時需要填寫并向企業會計部分遞交借款單,在形式上屬于一種借款行為,但是對于領用單位或個人,其不符合債權債務等額償還的經濟實質,并且備用金的存在形態、使用、管理都符合貨幣資金的要求。《小企業會計準則》對備用金在“其他貨幣資金”下核算的規定既簡化了小企業會計的賬務處理,又尊崇了會計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體現了小企業會計核算的規范性。
【參考文獻】
[1] 朱學義.財務分析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 范廣坤,邸麗.對備用金會計核算方法的建議[J].財務與會計,2001(7):19
[3] 財政部.小企業會計準則[S].財會〔2011〕17號.endprint
【摘 要】 《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備用金在“其他應收款”科目下進行核算,這是長期以來大中小企業一直沿襲的備用金的賬務處理方式。但是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業范圍內施行的《小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備用金在“其他貨幣資金”科目下進行核算。文章論述了備用金的實質,并根據《小企業會計準則》分析了小企業執行新準則后關于備用金的賬務處理及其帶來的財務報表的變化。
【關鍵詞】 小企業; 備用金; 其他貨幣資金; 其他應收款
一、正確認識備用金的實質
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業范圍內施行《小企業會計準則》,其主要賬務處理要求其他貨幣資金核算小企業的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證保證金存款、外埠存款、備用金等其他貨幣資金。貨幣資金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停留在貨幣形態的那部分資金。其他貨幣資金指除庫存現金和銀行存款以外的有特定用途的各項貨幣資金。
備用金是企業、機關、事業單位或其他經濟組織等撥付給非獨立核算的內部單位或工作人員備作差旅費、零星采購、零星開支等用的現金。首先,備用金主要用于企業小額零星報銷費用支出,為現金支出。從存在形態上看,它是企業以貨幣形態存在的資金。其次,各預算單位領取的備用金應按國務院頒發的《現金管理條例》進行管理,預算單位為辦理日常零星開支保存的庫存備用金一般不超過規定數額。從備用金管理的角度看,它類似于企業庫存現金的管理規定。最后,備用金應指定專人負責管理,按照規定用途使用,不得轉借給他人或挪作他用。從使用范圍看,它符合其他貨幣資金的定義。
備用金是企業改變了存放地點、限制了使用范圍的現金。
二、備用金與往來債權的屬性不符
“其他應收款”賬戶用于核算企業除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暫付款項。應收款項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同企業外部和內部單位或個人發生的貨幣、商品、勞務等方面的索取權。
在《企業會計準則》中,備用金在其他應收款下核算,即把備用金歸為企業的往來債權。債權人有權利要求債務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償還規定的債務數量,如果不能按期按量償還,那么就有權利向債務人索賠。首先,債權要求備用金領用單位對企業會計部門有在固定日期償還的義務。而實行定額備用金制度的企業,由指定的備用金負責人按照規定的數額領取,用款部門按規定的開支范圍支用備用金后,憑有關支出憑證向財會部門報銷,財會部門如數付給現金,使備用金仍與定額保持一致,并在年終或不用時再退回備用金,這個時間并不是固定的。其次,往來債權要求債務單位或個人按照等價原理進行償還,即備用金領用單位最后償還給會計部門的金額等于領用金額。而備用金領用單位從企業會計部門借到的金額包括定額備用金和在領取備用金后花費的金額,而在年末或不用時退回給會計部門的金額只有原先核定的備用金定額,二者是不等的。最后,企業在形成債權時,債權單位或個人不要求債務人單位或個人提供發票憑證等,只需按合同定時償還。而備用金領用單位是需要憑有關支出憑證向財會部門報銷的。可見備用金在“其他應收款”下核算并不符合備用金使用的經濟實質。
三、小企業備用金賬務處理
下面通過實例說明《小企業會計準則》下備用金的核算,以及小企業財務報表的變化。
例:20X2年1月5日,A公司(小企業)核定銷售部門備用金額為1 000元,以現金撥付并規定每月月底由備用金專門經管人員憑有關憑證向會計部門報銷,補足備用金。月末,銷售部門報銷日常業務支出800元。
(一)賬務處理
1.定額管理下
1月5日撥付備用金時:
借:其他貨幣資金——備用金 1 000
貸:庫存現金 1 000
月末報銷支出,補足備用金時:
借:銷售費用 800
貸:庫存現金 800
年終或不用時退回備用金:
借:庫存現金 1 000
貸:其他貨幣資金——備用金 1 000
2.非定額管理下
1月5日撥付備用金時:
借:其他貨幣資金——備用金 1 000
貸:庫存現金 1 000
月末報銷支出,補足備用金時:
借:銷售費用 800
庫存現金 200
貸:其他貨幣資金——備用金 1 000
(二)財務報表
備用金核算的變化影響企業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對資產負債表的影響表現為,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時,銷售部門的定額備用金記入“其他應收款”項目中。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時,在“其他貨幣資金”項目中核算。同時由于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后,備用金在“其他貨幣資金”下核算,即現金在貨幣資金下的科目之間進行周轉,沒有現金的流入流出,所以在現金流量表中沒有關于備用金的體現。為方便理解、簡化過程,本文只列出報表中因備用金核算不同而變化的部分。
基于上例,A公司20X2年共撥付這一筆備用金,且年終銷售部門沒有退回備用金。備用金在其他應收款下核算時的資產負債表如表1,在其他貨幣資金下核算時的資產負債表如表2。
四、結論及說明
本文認為,較在“其他應收款”下核算的規定,備用金在“其他貨幣資金”科目下核算的規定是合理的。雖然企業內部單位或個人在領取備用金時需要填寫并向企業會計部分遞交借款單,在形式上屬于一種借款行為,但是對于領用單位或個人,其不符合債權債務等額償還的經濟實質,并且備用金的存在形態、使用、管理都符合貨幣資金的要求。《小企業會計準則》對備用金在“其他貨幣資金”下核算的規定既簡化了小企業會計的賬務處理,又尊崇了會計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體現了小企業會計核算的規范性。
【參考文獻】
[1] 朱學義.財務分析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 范廣坤,邸麗.對備用金會計核算方法的建議[J].財務與會計,2001(7):19
[3] 財政部.小企業會計準則[S].財會〔2011〕17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