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立新+李澤紅+王秀月
【摘 要】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生態補償不僅限于理論層面,各地區相繼進入了實踐階段,因此相關專家學者對生態補償現象作了大量的案例調查和研究。我國的生態補償實踐主要是在流域、森林、礦產資源方面展開,且大部分的研究都是站在宏觀層面,很少涉及微觀企業層面生態補償標準的探討。文章以火力發電企業為例,從微觀企業的角度出發,運用防護費用法、影子工程法、機會成本法計量測算火電企業應承擔的生態補償標準。
【關鍵詞】 生態補償標準; 火電企業; 環境成本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實體經濟迅猛發展,出現了電力需求快速增長的現狀。我國電力以火電為主,火力發電總量占全部發電量的80%左右,但是火力發電行業卻是重污染行業,各火力發電不得不對其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失進行一定的補償。國內外相關領域已對生態標準補償的確定做了大量研究:從20世紀70年代國際經合組織和發展組織(DECE)針對生態環境問題便提出了環境“污染者付費原則”,到后來的“使用者付費”與“受益者付費”原則,再到80年代以來,很多國家和地區基于“生態系統服務付費”原則進行的流域水環境管理、自然生境的保護與恢復、農業環境保護、植樹造林、景觀保護、碳循環等方面生態補償實踐。我國關于生態補償標準的研究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主要涉及水流域、森林、礦產資源等方面。李曉光、苗鴻等論述了以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理論、市場理論、半市場理論為基礎確定生態補償標準;劉建等運用支付卡條件價值法對花崗石材行業引起的生態環境破壞損失進行估算,并以此為基準確定山東日照石材行業每年應繳納的生態環境補償費;劉玉龍等從流域整體利益最大化角度,借助邊際價值探討基于帕累托最優的新安江流域的生態補償標準等等。
上述關于生態補償標準確定的相關研究主要是基于宏觀層面,很少涉及企業微觀層面,而作為重污染企業的管理者在制定企業發展規劃時,必須考慮其生產經營所造成的環境成本,以及所承擔的生態補償額度。本文就是站在火電企業內部管理者的角度,基于生態破壞造成的收益損失,核算企業外部化的主要成本“三廢”應給予的生態補償標準。
二、生態補償標準確定的相關研究現狀
生態補償標準確定的方法與環境會計的計量方法大同小異,主要分為直接市場法、替代市場法、假想市場法三類。其中直接市場法包括防護費用法、生產效率法、機會成本法、影子工程法、人力資本法等,而替代市場法主要涉及資產價值法、工資差額法、旅行費用法,假想市場法的主要代表是意愿調查法。這些方法目前在生態補償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例如王艷、趙旭麗等(2005)運用生產效率法確定了山東省大氣污染對于農作物造成的經濟損失;運用人力資本法確定了大氣污染對于人體健康造成的經濟損失以及增加的清洗費用;韓美清、王路光等(2009)則基于虛擬影子工程法核算了河北省水環境污染的環境成本;李曉光、苗鴻等(2009)運用機會成本法估算了海南森林保護的補償標準,在此過程中還探討了時間因子與風險因子對機會成本的影響;袁廣達(2011)則從環境會計角度出發,運用灰色多層次綜合評判與模糊綜合評價確立了生態污染等級與經濟損失等級的數量函數,從而確定了市場化的生態價值補償的標準等等。
三、基于環境會計視角生態補償標準的確定方法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社會公眾對于生態環境方面的關注越來越多,作為重污染企業代表的火電企業不得不對其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失進行相應的補償。下面以火電企業的主要污染物“三廢”為例,探討其生態補償標準的確定方法。
(一)“廢氣”排放方面生態補償標準的確定方法
火電企業產生的主要廢氣有SO2、NOX、CO2、CO等,這些廢氣對大氣造成了極大的污染。對于廢氣排放應給予的生態補償額度,采用防護費用法進行核算,且核算過程中以作業成本法輔之,其中防護費用法是指利用為消除和減少環境污染的有害影響而愿意承擔的費用來衡量環境污染的損失。具體分析如下:
火電企業為消除和減少有害氣體的污染而投產脫硫機組裝機,該設備會在之后的制粉燃燒作業中用到,其在此作業中的運行費用及期間的折舊費、維修費等均屬于防護費用的范疇。又因為綠色植物能吸收廢氣中的NOX、CO2、CO,所以廠區的綠化作業所產生的相關費用也屬于廢氣污染的防護費用。綜上可將制粉燃燒作業與廠區綠化作業中的相關費用加總作為廢氣污染的防護費用,即該火電企業廢氣排放方面應承擔的生態補償額度。
(二)“廢水”排放方面生態補償標準的確定方法
火電企業的耗水量比較大,其對水質造成的污染也比較嚴重。本文從污染治理成本的角度,對于廢水污染的生態補償標準采用影子工程法間接取得,其中影子工程法的基本原理是:在環境資源被破壞后,通過人工建造或恢復一項工程來替代原來的生態環境功能,并用此工程的投資作為環境資源被破壞后的經濟損失。具體到企業廢水方面,即將企業每年產生的污水處理費用作為生態補償的標準。公式為:
N=G*(P1+P2)
其中N為年污水處理費用即企業因廢水排放應承擔的生態補償額度,G是火電企業廢水的排放量,其大抵就是生產階段水資源的使用量,P1、P2分別是污水處理廠處理價格和自來水廠采用臭氧新工藝的制水成本。
(三)“廢渣”排放方面生態補償標準的確定方法
火電企業固體污染物的排放主要涉及底灰、回收飛灰等,這些廢渣經過一定的處理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因此可采用機會成本法間接地確定廢渣排放方面的生態補償標準。機會成本法指當對環境資源的使用存在多種互斥備選方案時,選擇一種使用機會就將放棄其他使用機會,也就不能從其他方案中獲得經濟效益,因此可以將從其他使用方案中獲得的最大經濟效益作為所選方案的機會成本。具體做法就是用火電企業廢渣作為建筑材料的市場價格,乘以廢渣排放量即可。
四、案例分析endprint
(一)研究企業概況
XXX燃煤發電廠隸屬于國華集團公司,該企業采用的是單汽包、超高壓、平衡通風、自然循環、固態排渣粉爐,鍋爐配有低氮燃燒裝置,汽輪機采用了一次中間再熱、超高壓、雙抽凝汽式汽輪機組,擁有4個發電量為60 000W的鍋爐,引進價值為1 593萬元的脫硫裝置,因為規模問題未設立廢渣回收利用部。
(二)“三廢”生態補償標準的確定
1.“廢氣”排放應承擔的生態補償標準
應用作業成本法核算與廢氣處理相關的成本,使經過處理的廢氣達到合格標準,同時將此過程中產生的成本作為其防護費用,即廢氣方面應承擔的生態補償額度。建立該發電廠的作業成本庫如表1。
該電廠脫硫裝置的初試總投資成本約為1 593萬元,其中包括裝置購買費1 120萬元,建筑工程費250萬元,安裝工程費91萬元,工程技術服務費132萬元。該設備使用年限為30年,采用平均年限法提取折舊,故該電廠每年脫硫設備折舊費為53.1萬元。根據其燃煤數量、發電量及裝置的運行時間計算其年運行成本258萬元。該電廠按裝置初始投資成本的1%提取年維修費用15.93萬元。因此,該制粉燃燒作業中與廢氣排放相關的年防護費用為327.03萬元,加之廠區綠化美化作業的初始投資成本25萬元以及日后的修剪維護費用,平均每年的綠化費用約為1.13萬元。綜上可知,該廠在廢氣排放方面每年生態補償標準應確定為507.98萬元。
2.“廢水”排放應承擔的生態補償標準
據上述廢水處理作業成本庫的統計,該廠每天的廢水產生量大概為800噸,這樣算來每年廢水排放量(G)大概為28.8萬噸,制水成本P1大概為1.73元/噸,該數據源于河北省以地表水為主的自來水廠的實際調查數值,臭氧-活性碳工藝的增加成本P2大概為0.15元/噸。據此可計算出該廠廢水排放應承擔的生態補償標準:
N=G*(P1+P2)=28.8*(1.73+0.15)=54.144(萬元)
3.“廢渣”排放應承擔的生態補償標準
據相關部門調查統計,1 000W的機組每小時廢渣產生量為0.02Kg,該廠是4個鍋爐 60 000W的設備,據此計算每年產生的廢渣數量大概為41.472噸,由于這些廢渣經過一定的加工處理可作為建筑材料使用,故其存在市場價格,大概為300元/噸,因此該電廠廢渣排放方面的生態補償標準約為1.244萬元。
綜上所述,整個發電廠應負擔的生態補償額度為:507.98+54.144+1.244
=566.368(萬元)。
總之,作為微觀層面的企業在進行長期規劃時必須考慮到其所應承擔的生態補償標準,該生態補償標準的確定可借鑒防護費用法、影子工程法、機會成本法等環境成本的計量方法進行核算?!叭龔U”屬于整個第二產業的共同污染物,所以其他企業關于該方面生態補償標準的確定也可借鑒上述方法。但因本文未涉及火電企業其他方面污染所應承擔的生態補償標準確定的研究,所以對于火力發電整個企業生態補償標準的確定還有待進一步的核算與研究。
【主要參考文獻】
[1] 袁廣達.市場化的生態補償標準與補償執行機制的政策設計——基于環境會計的研究視角[C].湖北宜昌:中國會計學會環境會計專業委員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 劉玉龍,胡鵬.基于帕累托最優的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標準[J].水力學報,2009(6).
[3] 李曉光,苗鴻,鄭華,等.機會成本法在確定生態補償標準中的應用——以海南中部山區為例[J].生態學報,2009(9).
[4] 高,劉建,葛秀麗,等.基于條件價值法的行業生態補償標準研究——以山東日照花崗石材行業為例[J].安徽農業科技,2010(18).
[5] 韓美清,王路光,韓靈靈,等.基于影子工程法和影子價格法的河北省水環境污染經濟損失研究[J].中國水運,2009(2).endprint
(一)研究企業概況
XXX燃煤發電廠隸屬于國華集團公司,該企業采用的是單汽包、超高壓、平衡通風、自然循環、固態排渣粉爐,鍋爐配有低氮燃燒裝置,汽輪機采用了一次中間再熱、超高壓、雙抽凝汽式汽輪機組,擁有4個發電量為60 000W的鍋爐,引進價值為1 593萬元的脫硫裝置,因為規模問題未設立廢渣回收利用部。
(二)“三廢”生態補償標準的確定
1.“廢氣”排放應承擔的生態補償標準
應用作業成本法核算與廢氣處理相關的成本,使經過處理的廢氣達到合格標準,同時將此過程中產生的成本作為其防護費用,即廢氣方面應承擔的生態補償額度。建立該發電廠的作業成本庫如表1。
該電廠脫硫裝置的初試總投資成本約為1 593萬元,其中包括裝置購買費1 120萬元,建筑工程費250萬元,安裝工程費91萬元,工程技術服務費132萬元。該設備使用年限為30年,采用平均年限法提取折舊,故該電廠每年脫硫設備折舊費為53.1萬元。根據其燃煤數量、發電量及裝置的運行時間計算其年運行成本258萬元。該電廠按裝置初始投資成本的1%提取年維修費用15.93萬元。因此,該制粉燃燒作業中與廢氣排放相關的年防護費用為327.03萬元,加之廠區綠化美化作業的初始投資成本25萬元以及日后的修剪維護費用,平均每年的綠化費用約為1.13萬元。綜上可知,該廠在廢氣排放方面每年生態補償標準應確定為507.98萬元。
2.“廢水”排放應承擔的生態補償標準
據上述廢水處理作業成本庫的統計,該廠每天的廢水產生量大概為800噸,這樣算來每年廢水排放量(G)大概為28.8萬噸,制水成本P1大概為1.73元/噸,該數據源于河北省以地表水為主的自來水廠的實際調查數值,臭氧-活性碳工藝的增加成本P2大概為0.15元/噸。據此可計算出該廠廢水排放應承擔的生態補償標準:
N=G*(P1+P2)=28.8*(1.73+0.15)=54.144(萬元)
3.“廢渣”排放應承擔的生態補償標準
據相關部門調查統計,1 000W的機組每小時廢渣產生量為0.02Kg,該廠是4個鍋爐 60 000W的設備,據此計算每年產生的廢渣數量大概為41.472噸,由于這些廢渣經過一定的加工處理可作為建筑材料使用,故其存在市場價格,大概為300元/噸,因此該電廠廢渣排放方面的生態補償標準約為1.244萬元。
綜上所述,整個發電廠應負擔的生態補償額度為:507.98+54.144+1.244
=566.368(萬元)。
總之,作為微觀層面的企業在進行長期規劃時必須考慮到其所應承擔的生態補償標準,該生態補償標準的確定可借鑒防護費用法、影子工程法、機會成本法等環境成本的計量方法進行核算?!叭龔U”屬于整個第二產業的共同污染物,所以其他企業關于該方面生態補償標準的確定也可借鑒上述方法。但因本文未涉及火電企業其他方面污染所應承擔的生態補償標準確定的研究,所以對于火力發電整個企業生態補償標準的確定還有待進一步的核算與研究。
【主要參考文獻】
[1] 袁廣達.市場化的生態補償標準與補償執行機制的政策設計——基于環境會計的研究視角[C].湖北宜昌:中國會計學會環境會計專業委員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 劉玉龍,胡鵬.基于帕累托最優的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標準[J].水力學報,2009(6).
[3] 李曉光,苗鴻,鄭華,等.機會成本法在確定生態補償標準中的應用——以海南中部山區為例[J].生態學報,2009(9).
[4] 高,劉建,葛秀麗,等.基于條件價值法的行業生態補償標準研究——以山東日照花崗石材行業為例[J].安徽農業科技,2010(18).
[5] 韓美清,王路光,韓靈靈,等.基于影子工程法和影子價格法的河北省水環境污染經濟損失研究[J].中國水運,2009(2).endprint
(一)研究企業概況
XXX燃煤發電廠隸屬于國華集團公司,該企業采用的是單汽包、超高壓、平衡通風、自然循環、固態排渣粉爐,鍋爐配有低氮燃燒裝置,汽輪機采用了一次中間再熱、超高壓、雙抽凝汽式汽輪機組,擁有4個發電量為60 000W的鍋爐,引進價值為1 593萬元的脫硫裝置,因為規模問題未設立廢渣回收利用部。
(二)“三廢”生態補償標準的確定
1.“廢氣”排放應承擔的生態補償標準
應用作業成本法核算與廢氣處理相關的成本,使經過處理的廢氣達到合格標準,同時將此過程中產生的成本作為其防護費用,即廢氣方面應承擔的生態補償額度。建立該發電廠的作業成本庫如表1。
該電廠脫硫裝置的初試總投資成本約為1 593萬元,其中包括裝置購買費1 120萬元,建筑工程費250萬元,安裝工程費91萬元,工程技術服務費132萬元。該設備使用年限為30年,采用平均年限法提取折舊,故該電廠每年脫硫設備折舊費為53.1萬元。根據其燃煤數量、發電量及裝置的運行時間計算其年運行成本258萬元。該電廠按裝置初始投資成本的1%提取年維修費用15.93萬元。因此,該制粉燃燒作業中與廢氣排放相關的年防護費用為327.03萬元,加之廠區綠化美化作業的初始投資成本25萬元以及日后的修剪維護費用,平均每年的綠化費用約為1.13萬元。綜上可知,該廠在廢氣排放方面每年生態補償標準應確定為507.98萬元。
2.“廢水”排放應承擔的生態補償標準
據上述廢水處理作業成本庫的統計,該廠每天的廢水產生量大概為800噸,這樣算來每年廢水排放量(G)大概為28.8萬噸,制水成本P1大概為1.73元/噸,該數據源于河北省以地表水為主的自來水廠的實際調查數值,臭氧-活性碳工藝的增加成本P2大概為0.15元/噸。據此可計算出該廠廢水排放應承擔的生態補償標準:
N=G*(P1+P2)=28.8*(1.73+0.15)=54.144(萬元)
3.“廢渣”排放應承擔的生態補償標準
據相關部門調查統計,1 000W的機組每小時廢渣產生量為0.02Kg,該廠是4個鍋爐 60 000W的設備,據此計算每年產生的廢渣數量大概為41.472噸,由于這些廢渣經過一定的加工處理可作為建筑材料使用,故其存在市場價格,大概為300元/噸,因此該電廠廢渣排放方面的生態補償標準約為1.244萬元。
綜上所述,整個發電廠應負擔的生態補償額度為:507.98+54.144+1.244
=566.368(萬元)。
總之,作為微觀層面的企業在進行長期規劃時必須考慮到其所應承擔的生態補償標準,該生態補償標準的確定可借鑒防護費用法、影子工程法、機會成本法等環境成本的計量方法進行核算?!叭龔U”屬于整個第二產業的共同污染物,所以其他企業關于該方面生態補償標準的確定也可借鑒上述方法。但因本文未涉及火電企業其他方面污染所應承擔的生態補償標準確定的研究,所以對于火力發電整個企業生態補償標準的確定還有待進一步的核算與研究。
【主要參考文獻】
[1] 袁廣達.市場化的生態補償標準與補償執行機制的政策設計——基于環境會計的研究視角[C].湖北宜昌:中國會計學會環境會計專業委員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 劉玉龍,胡鵬.基于帕累托最優的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標準[J].水力學報,2009(6).
[3] 李曉光,苗鴻,鄭華,等.機會成本法在確定生態補償標準中的應用——以海南中部山區為例[J].生態學報,2009(9).
[4] 高,劉建,葛秀麗,等.基于條件價值法的行業生態補償標準研究——以山東日照花崗石材行業為例[J].安徽農業科技,2010(18).
[5] 韓美清,王路光,韓靈靈,等.基于影子工程法和影子價格法的河北省水環境污染經濟損失研究[J].中國水運,2009(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