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燕玲
【摘 要】汽車制造業與道路運輸業的繁榮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汽車逐漸家庭化,汽車在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尾氣的排放也污染著環境,汽車產業面臨環境成本的極大壓力,文章分析了汽車產業環境成本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汽車產業環境成本控制的建議。
【關鍵詞】汽車產業;環境成本;問題;建議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隨之而來的能源與環境問題逐漸凸顯。尤其近年來我國出現的持續性霧霾天氣,引發了全社會的關注,汽車尾氣排放、PM2.5等環境問題引起輿論的強烈關注。汽車行業一直是“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代名詞,污染必須由企業或早或晚付出代價。因此,汽車行業的發展必然要考慮環境成本。
1 汽車產業環境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
1.1 社會公眾參與環境監督的意識不強
環境利益是全體社會公眾共同享有的一種權利,公眾的環境權受到侵害時,在目前還無法進行有效地司法救濟,公眾不能真正的參與到政府環境保護決策的制定及其執行的監督過程中來表達其環境訴求和維護其環境權,公眾對其環境利益不知如何維權。究其原因:一是,無知識無能力,有的人不具有環保維權的知識和能力,對環境污染缺少監督關注;二是,有知識有能力,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1.2 政府對企業的約束力與支持力度不夠
對汽車行業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政府的法規對于企業環境違法事件獎懲力度不夠,對企業罰款的最高額度并沒有超過企業需要引進設備治理環境的資金。這樣,很多企業寧可繳納少數的罰款,而不是引進設備治理環境污染。同時,政府對一些環境好的企業,資金支持力度不夠,很多大型企業為了控制環境污染而引進設備,消耗資金,從而提高了產品的價格,這樣不但得不到公眾的認可,反而影響了企業的發展。
1.3 重視事后控制,忽略了事前事中控制
汽車行業實施的環境成本控制目前還處在“先污染、后治理”,即末端治理模式;對其生產過程中造成的污染進行控制,一般只是對表面上看得見污染的階段和步驟進行控制,來降低環境成本,企業并沒有將環境成本控制貫徹到生產的全過程,如材料采購階段沒有考慮綠色采購,產品研發階段沒有進行生態設計等等。許多汽車生產企業也沒有考慮到外部因素對其環境成本控制的影響,例如,外部供應商的配套產品在環境方面是否合格;使用這些外部供應商的產品是否會產生新的污染;售后環保服務階段有沒有對環境產生威脅;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回收等等。
2 促進吉林省汽車產業環境成本控制的建議
2.1 提高社會公眾參與環境監督的程度
高額的執法成本使環保部門無法獨立完成環保監督工作,要降低環境成本,必須依靠社會公眾的參與,針對這樣的情況,建議環境管理部門加強汽車產業環境污染的宣傳力度。具體來說,環保部門可以通過在汽車生產企業集中的地方張貼相關告示的方法進行環保知識與法律常識宣傳,促進職工和群眾對企業的環境污染情況進行監督,公眾的積極參與是加強地方經濟環境成本控制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2.2 政府參與對環境成本的控制
環境成本具有公共性的特點,這決定了環境成本的控制必須依靠政府的高度參與,政府要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構建一個汽車創新體系,允許、鼓勵汽車企業敢于創新、勇于嘗試,促進汽車產業的發展;同時有必要構建適當的法律制度體系,制定長期的穩定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引導汽車產業向節能環保和綜合循環利用等方面推進。地方政府可以為汽車生產及配套企業建立環境污染檔案,環保局檢查的結果、社會公眾的投訴、社會力量的監督結果等全部進入企業的環境污染檔案記錄,可以對相應的污染情況進行量化考核,例如,有群眾舉報汽車尾氣排放超標,政府環保部門一經查實,給生產該汽車的企業記相應的分值;環保局檢查企業違法記相應的分值,如果某個時間段內環境污染分值累計到某種程度,則相應執行某種處罰等,例如對其進行停產、停水、停電等處罰措施。同時加大對環境業績良好的企業激勵政策,例如可以實施污染補償,環保獎勵等。
2.3 企業加強對環境成本控制的規劃
首先,在汽車產品的設計上就應該本著生態設計的理念,將保護生態、人類健康和安全意識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即在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內優先考慮產品的環境屬性(無其害性、可回收性和可減量消耗性),并將其作為設計目標,在滿足環境目標的同時又使產品能達到應有的基本性能、使用壽命、質量等。其次,要進行嚴格的事中監督,在傳統的材料、人工、制造費用等成本控制系統基礎上,創建環境成本控制系統,增加能源、廢棄物、包裝物、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成本控制。最后,社會公眾消費與產品回收的事后反饋控制的多時間維度的全面控制。對于已經廢棄的產品,企業可以對其實施再循環與回收利用策略,從而降低廢棄產品對環境的污染,控制環境成本。
企業環境成本控制不僅僅是企業的問題,同時也是社會問題,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監督。只有建立了企業環境成本控制觀念與完善的汽車社會管理制度,汽車社會人、環境、汽車企業才會和諧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金彬.多維度環境成本控制體系探討[J].財會通訊,2010(20):93-95.
[2]劉金彬,胡世強,楊明娜,等.企業環境成本信息披露制度的創新研究[J].商業會計,2012(08):3-5.
[2]張勁松,張亦弛.基于產品生命周期的企業環境成本控制研究[J].會計之友,2011(01):31-33.
[4]李晶.企業環境成本的核算和控制[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08(12):38- 44.
[5]潘飛,潘瑩練.環境管理會計指標探討[J].會計之友,2015(14):20-24.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