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壽林
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要求
●王壽林
習主席主持軍委工作以來,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多次指出:堅持從思想上政治上建設部隊,是我軍建設的一條基本原則;要始終扭住思想政治建設不放松,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堅持不懈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官兵,持續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弘揚我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確保部隊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永葆人民軍隊的性質和本色;要緊緊圍繞實現強軍目標加強和改進軍隊思想政治建設,著力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和感召力。
隨著外部環境的深刻變化、戰爭形態的加速演進、使命任務的不斷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對象、手段、環境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只有根據時代條件的發展變化,積極應對挑戰,不斷創新發展,在政治層面上解決好舉什么旗、走什么路,聽誰指揮、為誰服務,完成什么使命、實現什么目標等根本性問題,在技術層面上解決好更新理念、健全機制、完善手段、豐富內容等關鍵性問題,才能使部隊始終保持政治上堅定、組織上鞏固、思想上統一、道德上純潔,確保槍桿子始終掌握在對黨忠誠的人手中。
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蘊涵著豐富的內容:一是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思想政治教育適應外在需求與滿足內在需求相結合,尊重官兵的主體地位,保障官兵的合法權益,發掘官兵的創造潛能,促進官兵的全面發展,在把握共性、關注主流的同時,尊重個性、包容差異,做到既教育人又成就人,使思想政治教育富有親和力和感召力。二是統籌兼顧的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包羅萬象,需要正確處理重點與全面、當前與長遠、硬件與軟件的關系,善于把理論與實踐、灌輸與疏導、啟迪與感化、教育與規范、言教與身教結合起來,做到總攬全局、科學籌劃、兼顧各方、協調發展。三是注重效益的理念。堅持察實情、出實招、求實效,切實把官兵思想覺悟的提高、部隊戰略轉型的推進、核心軍事能力的增強和戰備訓練任務的完成,作為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標準,不搞勞民傷財的達標活動,不搞沽名釣譽的形象工程,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最佳效果。四是綜合集成的理念。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過程的綜合體,其功能的發揮涉及主體的專業水平、思想方法和人格魅力,對象的思想基礎、心理素質、接受能力、進取精神、工作態度和生活狀況,內容的針對性和可信度,手段的藝術性和親和力,機制的健全程度和完善程度,環境的輿論導向、人際關系和開放程度等諸多因素。要求我們運用系統的方法來把握和運籌,通過綜合集成,實現教育資源的一體化和教育效果的最佳化。五是改革創新的理念。我軍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開展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寶貴資源,無論時代條件和內外環境怎樣變化,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服務人民的根本宗旨、政治工作的方針原則都不能丟。同時,繼承我軍優良傳統和作風并不是簡單的重復和模仿,而是在發展變化的軍事實踐中,充分領略和體現前人在艱苦卓絕的戰斗歷程中所展示的精神特質,不斷賦予優良傳統和作風以嶄新的時代內涵。
機制以配套的制度為特征,是理念向實踐轉化的中間環節。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機制,需要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一是建立統一協調的領導管理制度機制。在調整體制編制、優化資源配置、改進管理方法的基礎上,營造黨委統攬、主官掛帥、機關協同、官兵參與的工作格局和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資源共享、全員覆蓋的教育網絡,克服條塊分割、單打獨斗、多頭領導、隨意號令的弊端。二是建立及時準確的信息反饋制度機制。加快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步伐,拓寬信息交流和傳輸渠道,及時掌握部隊的思想動態、人員狀況和工作進展。疏通下情上達、上情下達的反饋路徑,定期分析思想形勢,總結典型經驗,查找問題不足,提出改進措施,以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三是建立渠道順暢的互動交流制度機制。以平等的身份、對話的方式、探討的語氣同官兵溝通思想,把必要的灌輸寓于雙向交流之中,通過雙向交流把灌輸與疏導結合起來,既講清科學道理,又為官兵提供傾訴心聲的機會,使對象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四是建立賞罰嚴明的評估激勵制度機制。從完善綜合考評體系入手,把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結合起來,把責、權、利結合起來,把制度導向、政策導向、利益導向和思想導向結合起來,使靠素質立身、憑實績進步成為部隊官兵的自覺追求。五是建立穩定可靠的經費投入制度機制。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高新技術手段的應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本越來越高,經費緊張的問題日益突出。因此,應健全隨著軍費增長和軍隊建設發展確保思想政治教育經費相應增長的制度,以法規的形式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穩定投入,為有效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作用提供充足的經費支撐。
我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水平相對滯后,客觀上要求我們著眼現實需要和長遠發展,在基礎設施、系統整合、人才儲備、標準確立和法規制定等方面科學籌劃,整體推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技術含量和科學品位,在信息掌握、情況處理、知識傳播、思想教育等方面充分發揮網絡的作用,擴大先進思想文化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受眾的廣泛性、對象的平等性、交流的互動性,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是信息資源數字化。利用數字技術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資源及信息設施進行數字化改造,建立涵蓋思想政治教育各領域的數據庫、圖書館和閱覽室,實現信息資源的廣泛共享、快速檢索、正確利用和及時反饋。二是工作平臺網絡化。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帶寬和網絡節點,擴大網絡覆蓋面和普及率,為官兵提供暢通高效便捷的服務。利用網絡推廣討論式、啟發式、開放式教育,把網絡授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把網上互動作為解決官兵思想問題的重要形式,把網絡調查作為掌握官兵思想脈搏的重要渠道,把手機短信作為開展隨機教育的重要載體,構建以信息網絡為平臺的教育模式。三是信息處理精確化。把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結合起來,實現由粗放型教育向精確型教育轉變。利用豐富的信息資源和先進的信息技術,運用統計學和概率論等方法,對官兵思想信息進行量化分析;采取抽樣調查、問卷調查等方法,對思想政治方面的數據進行采集、分類和比較,發現新問題,求解新對策。四是思想教育可視化。充分利用網絡、通信和電視互聯互通、圖文并茂、聲像一體的特點,在發揮傳統媒體教育引導功能的同時,普及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手段,使思想政治教育實現由平面到立體、由單向到多維、由靜態到動態、由呆板到鮮活的轉變,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作者單位:空軍指揮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