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宏,王海臣
(空軍航空大學基礎訓練基地,吉林長春 130022)
提升國防生第一任職能力的對策分析
林景宏,王海臣
(空軍航空大學基礎訓練基地,吉林長春 130022)
國防生的第一任職能力高低直接影響到軍隊的建設水平和國防生自身的發展方向。調研發現,部分國防生在軍事技能、管理指揮能力、體能和心理等方面的素質與現實需求存在較大差距。為提升國防生第一任職能力,既需要在地方高校本科階段加強軍政素質訓練,也需要在分流任職培訓階段強化崗位任職能力提升,實現國防生任職能力與部隊需求的無縫銜接。
國防生;第一任職能力;軍政素質;部隊需求
第一任職能力,主要是指國防生畢業到部隊后在最初崗位上擔任具體職務時所必須具備的軍政素養、知識技能和身心素質[1]。著眼國防生第一任職需要,打牢軍事基礎素質應貫穿于國防生在地方高校培養和軍隊初級院校任職培訓的全過程。
從部隊反映的情況看,國防生到部隊工作時大都具備基本的軍政素質,但與部隊建設現實需要、與合格軍官的標準要求還有一定差距,集中表現為“三偏”,即第一任職能力偏低、軍政素質整體偏弱、適應部隊周期偏長。
從調研情況看,集中反映的問題是國防生軍事基礎素質薄弱,特別是首要任職為指揮排長的國防生體現得尤其明顯。國防生軍事基礎素質薄弱具體表現在:一是盡管隊列動作有了較好的基礎,但隊列指揮能力欠缺,日常行為舉止缺乏“軍味”;二是射擊、戰術等軍事基礎科目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但動作實操難以給士兵作表率;三是軍事知識具有較強功底,并能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手段,但由于對部隊認識不深,對士兵了解不透,組織教育缺乏針對性,管理能力欠缺。之所以出現上述原因,主要是在國防生培養階段,由于受場地設施、師資力量和文化環境的影響,對國防生軍事素質抓得不緊,基礎打得不牢。同時也是與國防生培養目標不夠清晰、軍事基礎課程標準不明、考核不嚴有關。
在部隊,良好體能素質是新排長“踢好頭三腳”、贏得士兵認可和尊重的重要法寶。但從調查情況看,國防生體能素質整體偏弱。具體表現在:一是部分國防生在一些高強度的訓練課目短時間內很難適應,跟不上訓練進度,更無法給士兵作表率;二是大部分國防生作為指揮排長,抓體能訓練意識不夠,組訓能力不強;三是有少部分國防生在大強度的訓練后,軍事技能、體能成績并沒有明顯地提升,不僅沒有達到考核標準,反而造成了較大的心理壓力,甚至出現了嚴重的傷病問題,對后期任職造成了影響,難以勝任“指揮排長”職責。以上情況出現的原因既與社會大環境有關,包括迫于升學壓力大多數國防生從小學到進入高校學習期間參加體育鍛煉非常有限;也與對國防生體能訓練缺乏明確的標準要求和嚴格的考核驗收機制有關。
國防生文化層次高,對未來期待值也較高。盡管在國防生培養階段有過到部隊當兵鍛煉等機會,對部隊了一定的了解,但并不深刻,導致到部隊第一任職后出現較為嚴重的“水土不服”情況,如思想不夠穩定,心理素質不夠過硬等,主要表現在:工作上遇到問題容易理想化、情緒化,甚至動搖在部隊長期工作的信心。部分國防生不愿長期在基層工作,急于想進機關、考研上學等;部分國防生由于基礎差、進步緩慢等原因,進而懷疑自己的能力;還有部分國防生受批評后,對學習訓練產生抵觸、懼怕心理,造成較長時間的情緒低落、意志消沉,甚至出現自卑、焦慮、抑郁等心理疾患等。主要原因與國防生培養期間所處的地方高校文化與軍營文化無法有效對接,國防生對部隊認識不夠深入,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有關。
可見,國防生軍政、身心素質與初級任職能力需求均存在較大的差距,這直接影響著部隊戰斗力的生成。因此,必須要在國防生“4+1”兩個培訓階段解決國防生軍政教育訓練方面存在的問題,切實提高國防生的第一任職能力。
國防生的軍事基礎教育訓練,應圍繞國防生的培養目標,按照“緊貼實戰,靠攏部隊”的原則展開。關鍵是要把握國防生培養的頂層設計,科學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合理設計軍事基礎教育體系。按照國防生四年地方高校培養和一年軍事院校任職培訓兩個不同階段確定明確的培養目標。四年地方高校培養階段在軍事基礎方面主要打牢單個軍人的軍事基礎素質,如隊列、射擊、單兵戰術、軍事基礎體能等。在軍事院校任職培訓階段著重軍事理論知識、分隊戰術、四會教學、部隊基層管理等第一任職能力的培養。避免出現兩個階段教育訓練科目和內容交叉重疊,簡單重復。此外,還要利用好國防生分到部隊后單位組織的“新干部集訓”時機,了解部隊的光榮歷史與當前先進軍營文化,使國防生能夠更加深入了解部隊,熟悉工作環境,認清工作職責。總而言之,在國防生培養的頂層設計上,打牢國防生軍事基礎要貫徹國防生培養的全過程。
國防生軍事基礎教育訓練內容要符合部隊基層崗位的需求,既要有針對性又要有實用性,這樣才能提高其軍事素質,從而適應部隊的崗位任職能力需求。首先,要組織人員盡快制定軍事基礎教育訓練內容的課程標準。目前,依托高校在安排軍事課程教學中,感到目標不清,標準難以把握。為此,課程標準要切合依托高校與國防生的實際,做到科學、細致和易操作,使依托高校和承訓單位教有依據,國防生學有標準。其次,在軍事院校崗位培訓期間要根據信息化戰爭的作戰特點,著眼提高作戰和指揮能力,立足符合崗位任職需要有針對性地設置訓練科目。根據任職需要對國防生軍事基礎素質的要求,改進教學內容,突出訓練重點,從實戰出發,使國防生獲得系統訓練,真正達到“練為戰”的目的。
針對國防生自身特點,著眼未來崗位任職需要,采取靈活多樣的軍事課程教學方法,是解決教學時間與教學內容之間的矛盾、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保證。國防生文化素質較高,自學能力較強,思維活躍,也更加富有創造性。在四年高校培養階段以打牢單個軍人軍事基礎素質為主,教學訓練形式主要采取反復練習,不斷鞏固為主。在軍事院校任職培訓階段除采用精講、多練等傳統教學方法以外,還必須充分考慮國防生的優勢,采用更為靈活的教學方法,理論課要提倡以“指導式的自學”為主,提升國防生自主學習能力。對于軍事技能類的課程要加大實踐性教學力度,并且要將教學法相關內容融入到教學過程之中。提高國防生自身軍事技能的同時,注重其組訓、指揮、管理能力的提高,滿足其第一任職崗位的需要。此外,在國防生的軍事基礎教育訓練中,應加強國防生的心理訓練和輔導,從實戰需要出發,借鑒外軍做法,推陳出新,提升國防生處理危機的心理素質。
對依托高校進行監督與定期考核,是提高國防生培養質量的重要保證。為提高軍隊機關適時、有效地指導監督水平,應建立國防生的軍事基礎培養質量定期上報制度。由選培辦按照訓練階段與訓練內容,將國防生日常軍事基礎訓練的組織計劃、實施、考核、教學形勢分析、意見建議等信息定期上報,既作為機關掌握國防生訓練的第一手資料,也作為考評選培辦工作的重要指標。對于軍事基礎訓練中內容不落實、訓練標準不高等突出問題,組織專家協同相關業務部門,以定期檢查考核與專項考評相結合的方法,及時掌握實際情況,發現并解決問題。對于考核的情況及時講評通報,督促存在問題的單位及時整改,以保證國防生的軍事基礎教育訓練質量。
[1]曾凡筍.國防生第一任職能力訓練路線圖 [J].政工導刊,2012(5):47.
[2]潘向鋒,孫翔.提高國防生軍事基礎訓練效果的關鍵環節.指揮學報,2009(12):48-49.
[3]滕玉軍,李德平.當前國防生隊伍現狀及管理對策 [J].軍隊政工理論研究,2008,9(1):39-40.
Analysis of Methods of Promoting the Qualifications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Cadet
LIN Jing-hong,WANG Hai-chen
(Basic Training Base,Aviation University of Air Force,Changchun 130022,China)
The qualifications of national defense cadets(NDC)have a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building of the army and its own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NDC.It is found that some of NDC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ilitary skills,administration and command,physical ability and psychology in the army.In order to promote the qualifications of the NDC,not only th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quality train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when they are in the local college,but also the qualifications for the post should be attained in the training period,so as to achieve the success of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NDC to qualified soldiers.
the national defense cadet(NDC);qualification for the post;military and political qualitise;requirements of the army
G87
A
1671-1300(2014)02-0076-03
2014-04-15
林景宏 (1967-),男,吉林九臺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軍事體育教育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