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儉 高 超
著力提高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政治自覺和實際能力
●高文儉 高 超
習主席在軍隊的一次重要會議上強調指出:“著力提高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政治自覺和實際能力”。貫徹落實這一重要指示,關乎軍隊性質和宗旨的保持,關乎政治工作“生命線”作用的發揮,關乎強軍目標的實現。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著力提高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政治自覺和實際能力。
在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意識形態領域斗爭形勢尖銳復雜,特別是各種敵對勢力對我軍滲透破壞的指向愈加明確、活動愈加猖獗。霸權主義從未停止也永遠不會停止讓我們“變質”“變色”的陰謀和企圖,他們大力鼓吹“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打著所謂“民主政治”“公器公用”的幌子攻擊我們,就是妄圖動搖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把我軍從黨的旗幟下拉出去。在信息手段高度發達的今天,新媒體廣泛運用,為敵對勢力西化、分化、演化提供了便利條件。如果頭腦不清醒,聽信和傳播有害信息,政治立場逐漸動搖,就會被最終拉出黨的隊伍,成為西方敵對勢力的俘虜。為此,始終保持明辨是非的判斷力、鑒別力非常重要。堅定正確的鑒別力從何而來?就是從強有力的理論武裝來。要靠扎實的理論武裝來筑牢官兵精神支柱,抵御毒害思潮,增強鑒別力、免疫力,以理論清醒保證政治堅定。要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打牢官兵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政治根基;要把學習強軍目標作為當前理論學習的重點,用強軍目標統領官兵的思想和行動;要以走在前列的意識和標準學好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關于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用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提高官兵的思想認識;要系統學習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根本原則和制度,從歷史和現實兩個方面講清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歷史必然性和現實必要性,增進廣大官兵對軍魂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和情感認同,確保廣大官兵始終做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堅定擁護者、忠實捍衛者、模范踐行者,確保一切行動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揮。
政治立場見諸執行力,執行力反映政治立場。執行力核心是把思路、決策、規劃與部署付諸實施的能力。思路和目標確定之后,執行是決定因素,落實是根本保證。著力提高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政治自覺和實際能力,必須努力提高各級執行力,讓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的決策指示能夠不受梗阻地落實到末端;做到各級組織和廣大官兵完成黨組織交給的各項任務不能講條件、不能計得失,不能打折扣、不能搞變通,不能怕困難、不能畏艱險。提高執行力要以解決問題為牽引。解決問題的深度,反映工作落實的力度。只有把問題找準,把“靶子”立起來,執行才能有的放矢。要登高望遠看問題,善于從世界格局走向、國家大政方針、軍隊建設總體要求的高度,研究分析問題,把握發展趨勢;要緊貼實際找準問題,堅持工作問題從思想上找,下面問題從上面找,部屬問題從領導找,部隊問題從黨委機關找,切實把情況弄清、問題查實、原因找準,增強解決問題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立足自身解決問題,當前部隊建設既面臨發展機遇期,又面臨矛盾凸顯期,如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問題、體制編制問題、武器裝備問題、作風建設問題、人才建設問題、工作指導問題等等,都是對各級黨委和廣大官兵的現實考驗,只有積極主動,不等不靠,才能做到重點難點問題解決一個、能力素質提高一步、部隊建設上升一層。提高執行力要打破本本框框限制,增強學習自覺性和緊迫感,抓好信息化知識學習,廣泛汲取各類知識和先進成果,借梯登高,搞好智力儲備;要立足崗位踐行,從本職崗位做起,把能力建設與軍事斗爭準備實踐結合起來,與解決制約戰斗力生成的矛盾問題結合起來,不斷拓展領域和內容,改進方式和方法,抬高起點和標準,促進戰斗力生成提高,推動各項工作和建設創新發展。
所謂黨委公信力,是指黨委依據自身的信用所獲得的官兵公眾的信任程度,是指廣大官兵對黨委信譽的一種主觀價值判斷,它是黨委實施行政領導行為時的形象和所產生的信譽在廣大官兵中形成的心理反應。黨委制是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基本制度之一,黨委公信力直接關系到鑄魂工程的實效。影響黨委公信力的因素有很多,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堅持群眾觀點、密切聯系群眾是鞏固提高黨委公信力的根本保證和關鍵所在。要向群眾學習。黨委成員以廣大官兵為師,就能吸取無窮無盡的知識營養,以廣大官兵為鏡,就能照出黨委決策的差距問題;始終保持學習的活力,從群眾身上獲取學習的動力,做一個學習型黨委,自然會成為一個被廣大官兵信服的黨委。要把群眾放心上。黨委成員要擯棄“官本位”思想,始終把群眾當親人,用心接納群眾、用情感化群眾,放下架子、邁開步子,多到連隊班排、訓練一線去,與官兵交朋友、做知己、心貼心,真切體驗官兵的甘苦憂樂,與官兵干在一起、苦在一起、樂在一起;要把官兵的需求作為黨委的要求,樹立“魚水相依”的感情觀、“以兵為先”的公仆觀、“功不在我”的政績觀、“豁達淡然”的名利觀,真心實意為廣大官兵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要從群眾中汲取力量。一個固步自封、一切從經驗和本本出發、不思創新的黨委,公信力會逐步喪失。為此,要提高公信力,務必尊重官兵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堅持黨務公開,接受官兵監督,作決策、辦事情始終相信和依靠官兵,把領導力量與群眾力量聚合起來,把繼承傳統與改進創新結合起來,把教育官兵與組織官兵統一起來,在求實務實的創造性工作中團結官兵、贏得官兵。
著力提高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政治自覺和實際能力,不能空喊口號,不能停留在政治表態上,歸根結底要體現在核心戰斗力的提升,體現在官兵作戰本領的增強,體現在能打仗打勝仗上。我們必須確立戰斗力標準,在全軍上下形成練精兵、謀打贏的正確導向,激發廣大官兵建設部隊、獻身使命的熱情動力,朝著強軍打贏去推動和落實,努力把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的核心軍事能力提升到戰斗力標準的最高境界;必須發揮政治工作服務保證作用,拓展生命線的生長點,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中央軍委以及上級的決議、命令和指示,確保政令軍令暢通,確保全軍一盤棋,形成整體作戰合力;必須大力加強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隊伍建設,提高官兵的科學文化素質和信息化素養,大力培育戰斗精神,不斷優化構成戰斗力的人的因素;必須緊緊圍繞軍事訓練這一基本實踐活動,疏通戰斗力生成途徑,在近似實戰環境下摔打訓練部隊,堅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練、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練什么,緊貼作戰任務、作戰對手搞好使命課題訓練,確保部隊實戰能力有質的飛躍;必須勇于改革創新,大力提高科研單位的科研力,在核心戰斗力研究上取得新突破;必須適應一體化聯合作戰需求,以提高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為核心,以增強作戰力量為重點,以綜合集成建設為手段,按照總體籌劃設計,抓好分級分類建設,全面提高新型作戰力量建設水平。
凝聚力、同向力,并稱為向心力。群體向心力是一個單位團結的象征、力量的表現,是完成各項任務的重要保證。增強群體向心力,是著力提高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政治自覺和實際能力的內在要求。如果一個單位負能量盛行,嫉妒猜疑、內耗爭斗、胡亂折騰、各自為戰,那么這個單位不可能有強大的向心力,不可能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決策指示,也不可能具備強大的戰斗力。為此,必須聚合起一切向善、向上、向好的正能量,用正能量催生官兵的向心力,用正能量凝聚官兵的向心力。各級黨委領導要有主動擔當精神,在聚合正能量上帶好頭、出好力,確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鮮明導向;廣大官兵要自覺加強道德修養,過好權力關、利益關和名利關,以大局為重,以集體為要,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自覺投身強軍興軍的偉大實踐。聚合正能量還要發揮制度扶正祛邪的功能,讓任勞任怨、腳踏實地、兢兢業業干工作的,有發展有前途,切實做到有為者有位、優秀者優先、先進者先晉;讓消極怠工、茍且混日子、造謠生事的,沒市場沒空間,切實做到無為者無位、平庸者讓位、后進者后退。只要把正能量用到正道上,就會壓倒負能量,產生正效益。
【作者系軍事科學院助理研究員、65631部隊后勤部助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