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輿情觀察(總第 555期)
五月:“月宮一號”試驗成功、發現禽流感重癥化生物標志物、阿里巴巴提交IPO招股書、最小體積全自主計算機、網絡安全審查制度……
一、主要媒體報道統計表

二、主要內容
5月20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月宮一號”綜合艙內,走出3名科研人員,至此,他們在“月宮一號”內進行的為期105天的科學試驗獲得圓滿成功。
“月宮一號”全稱為“月球基地生命保障人工閉合生態系統地基試驗裝置”,它基于生態系統原理將生物技術與工程控制技術有機結合,構建由植物、動物、微生物組成的人工閉合生態系統。人類生活所必需的物質,如氧氣、水和食物,可以在系統內循環再生,為人類提供類似地球生態環境的生命保障。“月宮一號”的核心是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BLSS)。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閉環回路生命保障技術,也是人類實現在外太空長期生存的核心技術。
試驗志愿者收獲糧食、蔬菜、水果,自己進行加工并食用。同時,利用植物不可食用生物量(如秸稈)培養黃粉蟲為人提供部分動物蛋白。人的糞便、食物殘渣等廢物經過生物技術處理,也可用于植物栽培。
綜合艙中人、動物和廢物處理產生的富二氧化碳空氣經過凈化后送達植物艙,供植物光合作用;植物艙產生的富氧空氣經空氣凈化后送到綜合艙供人和動物呼吸,并提供廢物處理所需氧氣。
植物艙中植物蒸騰作用產生的冷凝水通過凈化,一部分由系統補充微量元素后送到綜合艙滿足人的生活用水,其余與凈化后的生活廢水和尿液一起用于植物栽培。
據介紹,本次長期多人高閉合度集成試驗,實現了在系統內循環再生100%的氧氣和水,循環再生55%的食物。“月宮一號”試驗系統的總閉合度達到了97%。

三、媒體聲音和觀點
“月宮一號”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世界上第三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綜合密閉試驗系統。“月宮一號”的建立使我國在生物再生生命保障領域的研究水平進入國際最先進行列,對保障我國載人登月、月球基地及火星探測等航天計劃的順利進行、保障航天員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具有重大意義。
105天的試驗獲得成功,標志著月球基地生命保障人工閉合生態系統地基試驗裝置——“月宮一號”成功完成我國首次長期多人密閉試驗。
“月宮一號”是我國首個、世界第三個類似系統,105天的密閉時間也是世界上第二長的,僅次于俄羅斯的180天。
一、主要媒體報道統計表

二、主要內容
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人類嚴重的疾病,包括急性的甚至致命的呼吸衰竭,全國上下都為這種禽類帶來的病毒感到緊張。有沒有一種標志物,可以用來判斷H7N9患者疾病嚴重程度及病情后續結果。日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感染性疾病診治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團隊發現了該標志物。科研人員研究發現:存在于血漿中的一種調節肽——血管緊張素II與H7N9患者疾病的嚴重程度及病死率高度相關,如果這一指標升高,病死率明顯增加。這一研究表明:血管緊張素II是禽流感重癥化的生物標志物,可用于臨床作為患者重癥化的預警指標,預測H7N9患者疾病嚴重程度及后果。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5月6日出版的《自然·通訊》雜志上。
論文通訊作者、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感染性疾病診治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李蘭娟院士介紹,截至目前,研究團隊通過研究證明人感染H7N9病毒與活禽市場禽分離的病毒高度同源,活禽市場是人類感染H7N9病毒的主要源頭,并提出阻止活禽市場交易是避免發生禽傳人的最有效策略。同時,研究團隊發現,H7N9禽流感病毒中的基因發生變異,使該病毒可以突破物種的障礙,從禽類傳播給人;并首次成功自主研發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開發了快速診斷試劑盒。
三、媒體(網站)聲音和觀點
中國研究者近年來在國際上發表的科研成果數量大幅增加,水平也顯著提升。一個重大的變化是,中國科研工作者不再一味追逐西方的科研方向,而開始更多地研究與自身相關的獨特的問題。本次發表的研究成果就是一個優秀的例子,它針對的問題與中國和亞洲人民密切相關。
在政府的大力資助下,中國近年來在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研究領域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快速發展。這次發表的研究成果是科研院所合作攻關取得的。
此次發現可令這種蛋白用于臨床,作為首個H7N9患者重癥化的預警指標,預測患者疾病的致命程度,這將有助于醫護人員根據病情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搶救措施,從而令治療更加可靠、有效。
一、主要媒體報道統計表

二、主要內容
阿里巴巴在北京時間7日早間在美提交了招股書。美國證監會網站掛出的阿里巴巴集團招股書顯示,此次IPO公開募資金額僅為10億美元。招股書顯示,阿里巴巴擬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或納斯達克全球市場掛牌,股票交易代碼尚未確定。外界普遍預測,在招股書當中阿里巴巴給出的只是一個名義上的計劃融資額,實際規模將在160億~200億美元之間,有望刷新美國股市歷史上的IPO規模紀錄。
阿里巴巴在美上市引發的轟動效應迅速向外波及,作為世界金融中心的香港感受尤深。因為阿里巴巴原計劃在香港上市,但因其“合伙人制度”無法為香港監管機構接受而轉投美國。阿里巴巴在美國雖然頗受歡迎,但其仍然面臨“上市三道坎”的考驗。
相比于在香港上市,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可以享受雙重股權結構和較高起價的優勢。美國的股市一直上升,阿里巴巴認為美國的起價應該比香港高很多。另外如果到美國上市則會讓阿里巴巴與Facebook等互聯網企業同臺競爭,有助其國際化進程。

三、媒體聲音和觀點
即將到來的阿里巴巴IPO,這個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標志著一個全新的中國——它不僅僅是只會對已有的創造進行制造或復制小配件和服務的國家了,它也在創新,或者可以叫做“中國式創新”。阿里巴巴IPO是一個里程碑,它將標志著中國形象的改變。
國際知名的創新企業大都在美國上市:百度、新浪、優酷、盛大、攜程,這些最有發展前景的企業在中國創造利潤,卻對美國投資者負責,中國市場的發展紅利最后變成了美國股民的投資分紅。阿里赴美IPO,A股市場和內地投資人是否成了最大的輸家呢?
要留住更多的“阿里巴巴們”,讓他們在A股市場中茁壯成長,降低門檻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還是要盡快完善各項基礎性制度,加強監管,嚴打違法違規行為,完善中小投資者利益保護制度。
一、主要內容
在“863”計劃和“核高基”的專項支持下,曙光公司成功研制出基于國產龍芯處理器的最小體積全自主知識產權計算機——曙光龍騰L200。
L200是曙光公司最新推出的一款面向桌面應用的單路計算機,采用我國獨立自主研制的龍芯3A四核/3B六核處理器。該產品支持中標麒麟、中科方德等國產桌面操作系統,從基礎架構到操作系統軟件都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曙光L200是目前我國體積最小的計算機,它的身高只有30厘米,正面寬度為9厘米,長為32.6厘米,而重量只有3.5公斤。
曙光公司成立于1995年,實現了國產高性能計算機的產業化生產,構建了集研發、設計、制造于一體的服務器產業鏈。2008年,曙光公司推出我國首款百萬億次超級計算機。2010年,又推出我國第一臺、世界第三臺實測性能超過千萬億次的“星云”超級計算機。
二、媒體聲音和觀點
L200搭配的是全國產操作系統,能夠和國內辦公軟件、數據庫軟件、中間件軟件實現兼容,結合其自身節能等優點,能夠顯著提高桌面計算機的可用性和易用性,最大限度地降低IT運營和管理維護成本,滿足日常辦公需求。
曙光龍騰服務器的成功研制能夠迅速整合“核高基”重大專項的多方面成果,推動龍芯處理器產業化的進程,對中國整個IT產業鏈的發展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

一、主要內容
為維護國家網絡安全、保障中國用戶合法利益,我國即將推出網絡安全審查制度。該項制度規定,關系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系統使用的重要技術產品和服務,應通過網絡安全審查。
網絡和信息技術產品是否安全、是否可控,事關國家安全,事關中國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不受侵犯。長期以來,少數國家政府和企業利用自己產品的“單邊壟斷”和技術“獨霸”優勢,大規模收集敏感數據,不但嚴重損害了廣大用戶的利益,而且對其他國家的網絡空間安全造成巨大威脅。近年來,我國政府部門、機構、企業、大學及電信主干網絡遭受大規模的侵入、監聽,深受其害。特別是去年6月初發生的“斯諾登事件”,為世界各國敲響了警鐘,充分印證了“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這一深刻的道理。目前,我國網民數量躍居世界第一,已成為網絡大國,加強法律制度建設勢在必行。網絡安全審查制度的出臺,將成為維護國家網絡安全最有效的法理依據,對于網絡強國建設具有重大推動作用。
我國即將推出的網絡安全審查制度,規定對進入我國市場的重要信息技術產品及其提供者進行網絡安全審查,審查的重點在于該產品的安全性和可控性,旨在防止產品提供者利用提供產品的方便,非法控制、干擾、中斷用戶系統,非法收集、存儲、處理和利用用戶有關信息,對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產品和服務,將不得在中國境內使用。

二、媒體聲音和觀點
當今世界,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我國已成為網絡大國,但還不是網絡強國,在網絡安全方面面臨著嚴峻挑戰。網絡安全是事關國家安全的重大戰略問題,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新形勢下,如何在網絡安全上努力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
我國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體制曾幾經調整,但以前都沒有上升到國家最高層面。隨著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在國家安全與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不斷提升,客觀上也要求把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作為國家的重大戰略,由黨和國家最高領導親自抓。世界上許多國家,也都將網絡安全和網絡空間發展工作作為國家的“一把手工程”。
網絡空間已經成為繼海、陸、空、天之后的第五空間,成為新形勢下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領域之一。中國作為網絡大國,立足國情,順應大勢,建立網絡安全審查制度,對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和重要系統開展網絡安全審查,可以從源頭上杜絕網絡安全風險隱患,確保公共安全和國家網絡空間安全,這對于保障用戶安全和國家安全,加快網絡強國建設進程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其它科技輿情熱點:
1.兩部委牽頭推進公共資助科研項目論文開放獲取(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科技網)
2.我國自主研發“北斗差分”定位一米之內(人民網、新華網、科技日報)
3.基礎研究該投多少錢(四問基礎研究)(人民日報、鳳凰網、中國日報網)
4.中國移動或將停止投資2G網絡(新華網、中國網、新浪網)
5.史上最嚴環保法修訂案面世(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科學報)
6.探尋納米微觀世界提升“浙江制造”名片含金量(新浪網、中國報道網、浙江在線)
7.北京地鐵全線7月有望覆蓋4G(京華日報、新浪網、中財網)
8.全國首個電動汽車示范社區落戶杭州轉塘(浙江日報、浙江在線、浙商網)
9.浙江省科技活動周啟幕(中國新聞網、浙江日報、今日早報)
10.騰訊宣布成立微信事業群(新華社、光明網、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