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強
【摘要】 目的:分析股骨頸骨折的臨床治療方案及相應的術后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本院骨科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64例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132例。治療組采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進行治療,對照組采用傳統內固定術式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術后住院時間和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并對術后人工髖關節置換翻修的原因進行分析,探討相關的翻修技術。結果:治療組的治療總有效率100%明顯優于對照組的84.8%,且治療組的術后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關于人工置換的髖關節翻修的原因,放在首位的是假體松動、假體周圍發生骨溶解,其次是人工股骨頭引起的髖臼磨損,此外尚有手術操作失誤、術后感染等原因。結論: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對老年股骨頸骨折臨床治療效果顯著,且術后并發癥少,有效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在進行翻修術的過程中,應當合理的選擇髖臼的修復、重建方法,但最重要的是保證初次手術的質量。
【關鍵詞】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 老年股骨頸骨折; 臨床效果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 Postoperative/QU Qia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01):079-081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program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 and the corresponding postoperative clinical results.Method:Two hundred and sixty-four older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 from March 2012 to March 2013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132 cases in each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traditional surgical fixation for treatment.The clinical efficacy,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comparis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 causes of revision hip replacement surgery were analyzed.And renovation related technologies were explored.Result: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reatment group was 100%,i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4.8% of the control group.Postoperative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Hip revision reasons about artificial replacement,in the first place was loosening,periprosthetic osteolysis occurred,followed by the femoral head caused by acetabular wear.In addition there were surgical procedures mistakes,postoperative infection and other causes.Conclusion:Hip arthroplasty for older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 have clinically significant treatment effect and fewer complications,can shorten the patient's hospital stay.During the process of revision surgery,it should be a reasonable choice acetabular repair,reconstruction methods,bu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initial surgery.
【Key words】 Hip arthroplasty; Femoral neck fracture; Clinical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ongkou City,Longkou 26570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01.038
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國人生活理念的改變,以及高分子生物材料的研發和臨床應用都有了長足的發展,所以,人工髖關節置換技術也在臨床醫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早期由于假體的設計、制造、材料,和當時的手術水平等條件制約,出現了脫位、假體松動、磨損斷裂、感染等問題導致髖關節的疼痛和障礙。而人工髖關節翻修術能夠有效地改善以上問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伴隨高分子生物材料的研發和臨床應用都有了長足的發展,使得人工髖關節置換技術也在臨床醫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早期由于假體的設計、制造、材料和當時的手術水平等條件制約,出現了脫位、假體松動、磨損斷裂、感染等問題導致髖關節的疼痛和障礙。而人工髖關節翻修術能夠有效地改善以上問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2]。本文對本院骨科2012年3月-2013年3月264例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術后效果及相應的置入人工髖關節翻修原因及方法進行深入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骨科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64例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132例。治療組132例患者中,男78例,女54例,年齡72~82歲,平均(74.3±6.7)歲,依據Garden分型分為:Ⅲ型70例,Ⅷ型62例;其中行單側髖關節手術者130例,行雙側髖關節手術者2例,同時,根據患者入院后所進行的常規X線平片檢查中發現,有6例患者伴隨著假體周圍骨折。對照組132例患者中,男84例,女48例,年齡73~85歲,平均(79.6±6.1)歲,依據Garden分型分為:Ⅲ型86例,Ⅷ型46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和病癥分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對照組采取傳統內固定手術方式進行治療,選取空心螺旋釘對患者股骨頸骨折部位進行內部固定,然后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科學制定相應的術后運動恢復計劃,并要求其嚴格執行;(2)治療組則采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進行治療,對患者進行單側或全髖關節置換,密切觀察患者術后情況以及相應的生命體能特征,并逐步加入相應的功能恢復鍛煉等。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的預后情況進行了跟蹤回訪,囑患者在術后3~6個月內復查X線髖關節平片,重點觀察有無骨融合,骨吸收現象,及髖臼加強環還有假體位置有無變化等,并對患者進行Harris髖關節評分。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比較 治療組的治療總有效率100%明顯優于對照組的84.8%,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例(%)
組別 優秀 較好 良好 較差
對照組(n=132) 84(63.6) 28(21.2) 10(7.6) 10(7.6)
治療組(n=132) 112(84.8) 20(15.2) 0 0
2.2 兩組住院時間及并發癥比較 且治療組的術后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住院時間及并發癥
組別 住院時間
(d) 并發癥 例(%)
感染 疼痛 骨不連
對照組(n=132) 18.2±5.8 18(13.6) 28(21.2) 13(9.8)
治療組(n=132) 10.1±3.9 0 9(6.8) 5(3.8)
2.3 手術操作失誤及感染 一般情況下,在對患者進行人工置換手術之前,一定要對患者的骨骼結構進行了解。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髖臼發育不良的患者在手術時,醫生很難找到真正的髖臼,而會以假臼錯認為真臼,造成人工髖臼安裝位置出現錯誤,也就使得人工髖關節極易出現松動的現象。術后感染是一種比較嚴重的情況,其會對患者造成極大的傷害。本次研究治療組感染人數12例,對照組感染22例,給予其常規抗菌、抗感染藥物進行治療,感染情況均得到有效控制及改善。
2.4 術后隨訪 針對兩組患者進行為期3~6個月的隨訪,平均時間為4.65個月,治療組132患者中,患者的髖關節疼痛均得到有效消除,髖關節功能恢復良好,本組12例感染病例術后髖關節疼痛消失,傷口愈合,功能恢復滿意。6例患者出現大腿前側間歇性疼痛,口服止痛藥物治療有效。Harris髖關節評分優良率在97%以上。對照組132例,112例已經可以正常生活,還有12例能夠負擔輕體力勞動,另外的8例則需要輔助工具才能行走,但已經可以自理。大部分患者在術后正常行動是沒有痛感,僅少數偶爾出現痛感,需要服用止痛藥物。Harris髖關節評分優良率在84.8%。
3 討論
本次研究發現,臨床股骨頸骨折多發于老年患者,特別是女性老年人患病率更高,嚴重影響著老年人的正常生活質量。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國人生活理念的改變,以及高分子生物材料的研發和臨床應用都有了長足的發展,所以,人工髖關節置換技術也在臨床醫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臨床針對老年股骨頸骨頸折的治療,主要采取人工髖關節置換術進行手術治療,不僅治療效果顯著,且術后并發癥產生幾率也較少,可有效縮短患者的額住院時間,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由于股骨頸骨折在中老年人群體中的高發率,近幾年來全髖關節置換術已被廣泛的運用到此類人群中。針對手術失誤這一因素,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是對假體的選擇不當,如果假體選擇不當,容易造成髖臼磨損及股骨頭假體松動。原則上,對假體的選擇應當嚴格與患者的股骨頭的大小完全一致,或者直徑稍稍小2 mm以內,如果選擇假體過大,則會造成關節間隙過窄,容易引發關節炎,活動疼痛等。如果選擇假體過小,則會造成術后髖關節局部壓力過大,加重髖關節的磨損受力。此外,在手術的過程中,還應嚴格注意操作不當的現象的發生,操作粗暴,將假體穿出骨質之外,股骨擴髓方向掌握錯誤,骨水泥技術的使用不當等現象均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造成二次手術,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和痛苦,因此,醫生在手術的過程中,一定要認真細致,動作輕柔,養成規范化的手術操作步驟[3]。
人工髖關節翻修術在臨床醫療中的廣泛應用,使得此類患者的髖關節功能得到了有效地修復及加強,解除了患者的疼痛持續強度和頻率,很好的改善了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人工髖關節翻修術的主要原理是重建髖關節的解剖結構[4-5],人工髖關節翻修術是為阻止骨量進一步丟失,使患者重新獲得具有穩定、良好功能人工關節的有效方法,而翻修時對髖臼骨缺損的合理修復非常重要。在目前臨床外科手術中,通常選擇應用骨水泥材料,而很少選擇非骨水泥材料,所以,醫務工作者要高度注意髖關節假體周圍骨組織的活動及溶解情況,如有發生,應立即把握時機,進行翻修術[6-7]。進行人工髖關節翻修術前,醫生應當做好對患者的術前評估,明確患者的疼痛部位,疼痛時間,髖關節的活動度以及相關輔助檢查情況,在患者術中,也應密切注意對髖臼骨缺損范圍的探查,此外,在對患者髖關節假體及骨水泥的取出過程中,應當注意手法和力度等技巧術中人工假體與骨水泥的取出技巧,保證不對周圍組織發生醫源性損害。同時,應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髖臼及假體。在髖臼的骨缺損問題上,可以選擇大塊髂骨,制成弓形,然后用髖臼銼修整好邊緣部分,然后將其嵌入髖臼缺損處,用螺釘加以固定,檢查有無間隙,若有,則選用顆粒骨進行填充,然后將髖臼壓緊固定。對于腔隙性骨缺損,可以直接選擇尺寸較大的人工髖關節,配合使用顆粒骨或骨水泥,非骨水泥材料進行固定[8-9]。
綜上所述,人工髖關節翻修術的治療效果比較顯著,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假體無菌性松動是引起人工髖關節進行翻修術的主要原因,在進行翻修術的過程中,應當合理地選擇髖臼的修復、重建方法,而打壓顆粒植骨聯合髖臼假體置換能合理、有效地重建髖臼骨缺損,但最重要的是保證初次手術的質量[10-11]。術前正確的判斷與設計、手術方法的正確選擇,以及成熟的手術技術和術后指導性練功與活動,是提高翻修術長期療效的關鍵因素。
參考文獻
[1]楊文華.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56例的臨床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學(下旬刊),2012,3(6):94-95.
[2]謝七成,隋金頗,葛幫榮.人工髖關節翻修重建術28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0,33(23):55-57.
[3]梁偉之,姚棟,齊峰,等.31例人工髖關節翻修術臨床分析與體會[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9,17(3):2-3.
[4]孟佳騮,鄒艷芳,鐘紅輝.全髖關節置換術58例臨床麻醉特點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4):31-32.
[5]李勇,劉興炎,田乃宜,等.老年人人工髖關節翻修臨床分析[J].中國骨傷,2007,20(11):20-21.
[6]胥伯勇,曹力,李國慶,等.人工髖關節翻修術32例臨床分析[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7,30(3):32-34.
[7]唐少軍.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治療28例合并基礎疾病老年股骨頸骨折臨床分析[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2,32(6):912-913.
[8]陳永龍,張怡五,王曉勇,等.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治療高齡不穩定股骨粗隆間骨折34例療效分析[J].重慶醫學,2013,42(8):934-936.
[9]王志剛.42例內固定術與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在老年股骨頸骨折中的效果比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5):77-78.
[10]陳星.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臨床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1,8(3):73-74.
[11]張昆,沈惠良,雍宜民.內固定和關節置換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生活質量評價[J].中華創傷雜志,2006,22(4):272-275.
(收稿日期:2013-06-28) (本文編輯:歐麗)
人工髖關節翻修術在臨床醫療中的廣泛應用,使得此類患者的髖關節功能得到了有效地修復及加強,解除了患者的疼痛持續強度和頻率,很好的改善了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人工髖關節翻修術的主要原理是重建髖關節的解剖結構[4-5],人工髖關節翻修術是為阻止骨量進一步丟失,使患者重新獲得具有穩定、良好功能人工關節的有效方法,而翻修時對髖臼骨缺損的合理修復非常重要。在目前臨床外科手術中,通常選擇應用骨水泥材料,而很少選擇非骨水泥材料,所以,醫務工作者要高度注意髖關節假體周圍骨組織的活動及溶解情況,如有發生,應立即把握時機,進行翻修術[6-7]。進行人工髖關節翻修術前,醫生應當做好對患者的術前評估,明確患者的疼痛部位,疼痛時間,髖關節的活動度以及相關輔助檢查情況,在患者術中,也應密切注意對髖臼骨缺損范圍的探查,此外,在對患者髖關節假體及骨水泥的取出過程中,應當注意手法和力度等技巧術中人工假體與骨水泥的取出技巧,保證不對周圍組織發生醫源性損害。同時,應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髖臼及假體。在髖臼的骨缺損問題上,可以選擇大塊髂骨,制成弓形,然后用髖臼銼修整好邊緣部分,然后將其嵌入髖臼缺損處,用螺釘加以固定,檢查有無間隙,若有,則選用顆粒骨進行填充,然后將髖臼壓緊固定。對于腔隙性骨缺損,可以直接選擇尺寸較大的人工髖關節,配合使用顆粒骨或骨水泥,非骨水泥材料進行固定[8-9]。
綜上所述,人工髖關節翻修術的治療效果比較顯著,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假體無菌性松動是引起人工髖關節進行翻修術的主要原因,在進行翻修術的過程中,應當合理地選擇髖臼的修復、重建方法,而打壓顆粒植骨聯合髖臼假體置換能合理、有效地重建髖臼骨缺損,但最重要的是保證初次手術的質量[10-11]。術前正確的判斷與設計、手術方法的正確選擇,以及成熟的手術技術和術后指導性練功與活動,是提高翻修術長期療效的關鍵因素。
參考文獻
[1]楊文華.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56例的臨床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學(下旬刊),2012,3(6):94-95.
[2]謝七成,隋金頗,葛幫榮.人工髖關節翻修重建術28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0,33(23):55-57.
[3]梁偉之,姚棟,齊峰,等.31例人工髖關節翻修術臨床分析與體會[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9,17(3):2-3.
[4]孟佳騮,鄒艷芳,鐘紅輝.全髖關節置換術58例臨床麻醉特點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4):31-32.
[5]李勇,劉興炎,田乃宜,等.老年人人工髖關節翻修臨床分析[J].中國骨傷,2007,20(11):20-21.
[6]胥伯勇,曹力,李國慶,等.人工髖關節翻修術32例臨床分析[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7,30(3):32-34.
[7]唐少軍.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治療28例合并基礎疾病老年股骨頸骨折臨床分析[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2,32(6):912-913.
[8]陳永龍,張怡五,王曉勇,等.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治療高齡不穩定股骨粗隆間骨折34例療效分析[J].重慶醫學,2013,42(8):934-936.
[9]王志剛.42例內固定術與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在老年股骨頸骨折中的效果比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5):77-78.
[10]陳星.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臨床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1,8(3):73-74.
[11]張昆,沈惠良,雍宜民.內固定和關節置換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生活質量評價[J].中華創傷雜志,2006,22(4):272-275.
(收稿日期:2013-06-28) (本文編輯:歐麗)
人工髖關節翻修術在臨床醫療中的廣泛應用,使得此類患者的髖關節功能得到了有效地修復及加強,解除了患者的疼痛持續強度和頻率,很好的改善了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人工髖關節翻修術的主要原理是重建髖關節的解剖結構[4-5],人工髖關節翻修術是為阻止骨量進一步丟失,使患者重新獲得具有穩定、良好功能人工關節的有效方法,而翻修時對髖臼骨缺損的合理修復非常重要。在目前臨床外科手術中,通常選擇應用骨水泥材料,而很少選擇非骨水泥材料,所以,醫務工作者要高度注意髖關節假體周圍骨組織的活動及溶解情況,如有發生,應立即把握時機,進行翻修術[6-7]。進行人工髖關節翻修術前,醫生應當做好對患者的術前評估,明確患者的疼痛部位,疼痛時間,髖關節的活動度以及相關輔助檢查情況,在患者術中,也應密切注意對髖臼骨缺損范圍的探查,此外,在對患者髖關節假體及骨水泥的取出過程中,應當注意手法和力度等技巧術中人工假體與骨水泥的取出技巧,保證不對周圍組織發生醫源性損害。同時,應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髖臼及假體。在髖臼的骨缺損問題上,可以選擇大塊髂骨,制成弓形,然后用髖臼銼修整好邊緣部分,然后將其嵌入髖臼缺損處,用螺釘加以固定,檢查有無間隙,若有,則選用顆粒骨進行填充,然后將髖臼壓緊固定。對于腔隙性骨缺損,可以直接選擇尺寸較大的人工髖關節,配合使用顆粒骨或骨水泥,非骨水泥材料進行固定[8-9]。
綜上所述,人工髖關節翻修術的治療效果比較顯著,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假體無菌性松動是引起人工髖關節進行翻修術的主要原因,在進行翻修術的過程中,應當合理地選擇髖臼的修復、重建方法,而打壓顆粒植骨聯合髖臼假體置換能合理、有效地重建髖臼骨缺損,但最重要的是保證初次手術的質量[10-11]。術前正確的判斷與設計、手術方法的正確選擇,以及成熟的手術技術和術后指導性練功與活動,是提高翻修術長期療效的關鍵因素。
參考文獻
[1]楊文華.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56例的臨床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學(下旬刊),2012,3(6):94-95.
[2]謝七成,隋金頗,葛幫榮.人工髖關節翻修重建術28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0,33(23):55-57.
[3]梁偉之,姚棟,齊峰,等.31例人工髖關節翻修術臨床分析與體會[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9,17(3):2-3.
[4]孟佳騮,鄒艷芳,鐘紅輝.全髖關節置換術58例臨床麻醉特點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4):31-32.
[5]李勇,劉興炎,田乃宜,等.老年人人工髖關節翻修臨床分析[J].中國骨傷,2007,20(11):20-21.
[6]胥伯勇,曹力,李國慶,等.人工髖關節翻修術32例臨床分析[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7,30(3):32-34.
[7]唐少軍.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治療28例合并基礎疾病老年股骨頸骨折臨床分析[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2,32(6):912-913.
[8]陳永龍,張怡五,王曉勇,等.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治療高齡不穩定股骨粗隆間骨折34例療效分析[J].重慶醫學,2013,42(8):934-936.
[9]王志剛.42例內固定術與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在老年股骨頸骨折中的效果比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5):77-78.
[10]陳星.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臨床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1,8(3):73-74.
[11]張昆,沈惠良,雍宜民.內固定和關節置換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生活質量評價[J].中華創傷雜志,2006,22(4):272-275.
(收稿日期:2013-06-28) (本文編輯:歐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