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昌
(山東省肥城市第六高級中學, 山東 泰安 271600)
垂直自然帶分布圖的判讀應用
陳 昌
(山東省肥城市第六高級中學, 山東 泰安 271600)
垂直自然帶分布圖是高中地理教學的重點和高考命題的熱點,提出從判斷山地地理位置、確定垂直帶譜的順序和數量、分析自然帶的坡向差異三個角度判讀垂直自然帶分布圖的方法,并舉例說明。
垂直分異規律;自然帶譜;判讀方法
垂直自然帶常出現于山區或高原邊緣,是由于隨海拔高度的增加導致氣溫、降水發生變化,形成自山麓至山頂的氣候、植被、土壤和自然景觀的帶狀分布特點。垂直自然帶的分布屬于從山麓到山頂的垂直分異規律,各山地自然帶出現平行于等高線方向延伸,垂直于等高線方向更替。水熱條件隨海拔高度的變化是形成垂直地帶性的基礎原因,但水分和熱量的垂直變化并不相同,從山麓到山頂,熱量條件的變化符合氣溫的垂直遞減規律(海拔每上升1000米,氣溫降低6℃);但是水分的變化卻不是上述規律的簡單重復。一般而言,山地迎風坡的降水與空氣濕度在一定高度內隨海拔的升高而遞增,之后隨海拔的升高而減少。如圖1中山地地形剖面及其對應的1月、7月平均氣溫及年降水量變化圖所示。

圖1
山地垂直自然帶分布圖因能直觀反映出中等尺度的地域分異規律,間接反映出山地的地理位置、坡向差異、氣候差異等重要知識點,因此歷來是命題熱點。為突破這一教學重點和高考熱點,在垂直自然帶分布圖判讀中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確定山地所在地理位置
在山地垂直帶譜分布圖中,最下面的自然帶稱為基帶?;鶐У臍鉁亍⒔邓纫嘏c水平地帶一致,因此其類型就是該山地所在的水平自然帶,可以按照從赤道到兩極、從沿海到內陸的分異規律確定山地所在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不同山地緯度排序時,也可根據同一自然帶分布的海拔高度確定其緯度差異,因為同一自然帶分布的海拔高度,在不同山體隨緯度增加而降低。對于中緯度山地而言,山地陽坡光照充足、熱量條件好,因此能滿足同一自然帶植被生長的海拔較高,即同一自然帶分布的海拔高度陽坡高于陰坡,假如山地的同一自然帶南坡高、北坡低,可知南坡應為陽坡,位于北半球,因此可以根據同一自然帶在陽坡和陰坡的海拔差異確定其半球位置。
例題11:下列是四座相同高度山地的垂直自然帶帶譜分布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四座山地都位于北半球
B.四座山地都位于大陸東岸地區
C.按緯度由高到低排列順序是甲丙丁乙
D.甲分布于大陸東岸,丁分布于大陸西岸
分析:甲山地的基帶為常綠闊葉林,且同一自然帶南坡高于北坡,因此位于北半球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季風氣候分布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顯著的大陸東岸地區。乙山地基帶為苔原帶,也是南坡高于北坡,屬于北半球的寒帶氣候區。丙山地基帶為針葉林帶,同一自然帶南坡高于北坡,屬于北半球的亞寒帶氣候區。丁山地的基帶為落葉闊葉林,且同一自然帶北坡高于南坡,因此位于南半球的溫帶氣候區,南半球生長落葉闊葉林的氣候是分布于大陸西岸地區溫帶海洋性氣候。除依據基帶類型確定山地的緯度外,也可根據苔原帶在四座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由低到高排序是乙丙丁甲,因此四座山地緯度由高到低排列順序是乙丙丁甲。答案選D。
2.確定山地垂直帶譜的順序和數量
因為熱量條件從山麓到山頂遞減,因此山地垂直帶譜從基帶開始,向山頂呈現出與由赤道度向兩極的水平分異規律(緯度地帶性)相似的排列特征,由此可以自下而上順次確定自然帶。但是,垂直自然帶與山地具體的緯度、海陸位置和高度、走向等特征密切相關,因此垂直自然帶也表現出某些獨特的構成,如高寒荒漠帶等山地自然帶并不在水平地帶出現。在足夠的水分條件下,山體所在的緯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對高度越大,其山麓到山頂的自然帶譜越多越完整,反之自然帶譜越少越易缺失。
例題22:下圖是珠穆朗瑪峰地區南、北坡垂直自然帶譜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

(1)圖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
A.常綠闊葉林帶、針闊混交林帶、針葉林帶、高山灌木帶
B.針葉林帶、針闊混交林帶、常綠闊葉林帶、高山灌木帶
C.高山灌木帶、針葉林帶、針闊混交林帶、常綠闊葉林帶
D.常綠闊葉林帶、針葉林帶、針闊混交林帶、高山灌木帶
(2)與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帶豐富的原因是( )
A.相對高度大,緯度低 B.坡向朝南,溫度高
C.坡度大,緯度低 D.海拔高,降水多
分析:第(1)題,圖中①②③④海拔逐漸升高,熱量條件遞減,因此自然帶由基帶的季雨林帶,依次演變為亞熱帶常綠林帶、溫帶的針闊混交林帶、亞寒帶針葉林帶和高山灌木帶,答案應為A。第(2)題,考查影響垂直自然帶譜多少的因素,從圖中可知,喜馬拉雅山的南坡緯度低,且相對高度比北坡大,自然帶分布空間范圍大,從山麓到山頂的水熱條件差異大,所以南坡自然帶豐富,答案應為A。
3.確定山地自然帶的坡向差異
受山坡朝向的影響,同一山地的不同坡向的光照、氣溫、降水等存在較大差異,因而使自然帶呈現出明顯的坡向差異。前文中“同一自然帶分布的海拔高度陽坡高于陰坡”就是熱量條件的差異,除此之外迎風坡和背風坡差異對自然帶的影響突出表現在雪線高度和森林植被的分布上。如前文例題2中的喜馬拉雅山脈南坡雪線海拔低、永久冰雪帶面積大,是因為南坡易受到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形成較多降水,積雪速度大于融雪速度;而北坡為背風坡,降水少,雪線海拔高、永久冰雪帶面積小。當然同一座山地冰川帶的高度應受熱量和水分的雙重影響,如果兩個因素疊加,會加大其高差;如果兩個因素相反,則看哪個因素所起的作用更大。如果兩坡水分差別不太大,會是熱量起主要作用;如果兩坡水分差別大,而熱量差別不太大情況下,則會是水分起主要作用。例如我國新疆的天山北坡森林茂密而南坡沒有森林植被,是因為天山南部是塔克拉瑪干沙漠,再往南是青藏高原,阻擋了來自海洋的水汽,水分條件差,沒有森林植被;而天山北部沒有大高原或山脈,可以接受來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水分條件較好,所以有森林植被。
例題33:(2013?上海地理)閱讀甲、乙兩座山脈的自然帶垂直分布示意圖,回答問題。
不同地區的氣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隨著地理位置和地勢的變化呈現出規律性的演變,從而形成紛繁復雜而又有規律的自然景觀。

(1)比較甲圖和乙圖山脈自然帶帶譜的主要差異,并判斷哪幅圖的山脈所處緯度位置較低。
(2)概述甲圖中各自然帶在山脈南、北坡出現的高度的差異,并說明原因。
(3)乙圖中,山脈在海拔4 000米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氣溫大致相當,但南坡的雪線卻低于北坡,說明其原因。
分析:從兩圖中看出兩座山脈的走向均為東西走向,坡向差異主要表現為南北坡的自然帶分布上。第(1)題,從自然帶的復雜程度、基帶差異和同一自然帶分布高度的差異三個角度可知,乙圖山脈自然帶復雜,基帶為熱帶雨林帶,同一自然帶分布的海拔低,因此其緯度較低。第(2)題,甲山位于北半球,南坡為陽坡,熱量條件好,因此同一自然帶南坡分布海拔較北坡高。第(3)題,乙山在熱帶,南北坡熱量差異小,故影響雪線海拔高度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即南坡為迎風坡。結合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可以判斷南坡降水來自東南信風從海洋上攜帶來的水汽。
答案:(1)差異:乙圖山脈自然帶帶譜更加豐富;乙圖山脈基帶為熱帶雨林帶,而甲圖山脈基帶為落葉闊葉林帶;相同類型的自然帶,甲圖山脈出現的高度比乙圖山脈低。緯度位置較低的是乙圖山脈。
(2)差異:同一自然帶出現的高度南坡高于北坡
原因:該山脈位于北半球,南坡是陽坡,由于陽坡熱量較高,因此南坡自然帶的海拔高度相對于北坡較高。
(3)該山脈位于南半球,南坡受東南信風帶的影響,為迎風坡,降水量較大,因此雪線較低。
總之,山地自然帶圖的判讀既要遵循垂直地帶性的成因、分異規律,也應當考慮到非地帶性因素對山地垂直自然帶產生影響。
(責任編校:覃麗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