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_ 茶 茶
幸福的臺灣高考
文 _ 茶 茶

臺灣的高考可以考兩次。為什么要考兩次?因為人都需要一次犯錯誤被原諒的機會,也需要一次考差了再挑戰的機會。
在臺灣,現在的義務教育是十二年制的(從小學到高中),所以大學是需要考的。以前媽媽常說,考大學是人生中的第一次挑戰。
但現在臺灣的大學實在太多了,完全供過于求,不要說那些錄取分數很低的學校,就連老牌大學未來都可能面臨招不到學生的情況。我的補習班老師甚至說過一句很沉痛的話:“同學們,至少要考上一所20年后還會存在的學校!”盡管如此,面對高考,學生們努力學習、熬夜、心情緊張、新聞節目24小時直播關注的狀況,兩岸都是一樣的。
臺灣的高中在高二時分文理組,高考時也分文理(文組學生考國文、英文、數學、歷史、地理;理組學生將歷史、地理換成生物、化學),且高考可以考兩次。為什么要考兩次?其實道理很簡單,人都需要一次犯錯被原諒的機會,也需要一次考差了再挑戰的機會。
第一次考試叫“學測”,第二次叫“指考”。這兩者除了考試科目相同以外,算分方式和難易程度都不同。
先介紹第一次考試:學測。學測的別名叫作“笨蛋學生的救星”,一個原因是學測比較簡單,計分方式也比較特別,所以可以大猜、亂猜、盡情猜;另一個原因是,在學測中常常會出現一個解釋不通的現象──成績差的學生通常都會考得很好,成績好的學生卻經常發揮失常。
學測成績不用分數來計算,而用“級分”(每一科滿分15為級分)。以某次英文成績為例:

頂標 13到15級分 83——100分高標 10到12級分 70——82分均標 7到9級分 60——69分低標 3到6級分 45——59分底標 1到2級分 10——44分
如果你考了83分,就可以達到頂標13級分;如果你考了82分,很可惜,你是12級分,屬于高標范圍,不屬于頂標。
總分怎么算呢?很簡單,就是把所有科目的級分加起來。例如:數學13級分+英文10級分+國文8級分+歷史10級分+地理11級分= 52級分(滿分75級分)。這樣的成績,算高還是低?每年考試的難易程度不同,標準也不同,只能說可能算中上水平吧。
第一次考完后,如果考得不錯,先別忙著笑,申請學校不單憑學測的考試成績,還需要準備申請材料。每個學校需要的申請材料不同,但多半都有成績單、在校活動證明、自我介紹等。申請上了就可以輕松愉快地準備步入大學生活。但如果你沒考好,覺得自己實力強又不甘心,那請你把學測的成績單扔掉,開始一個新的起點——學測兩個月后就是第二次考試——指考。也許你會問,可不可以考完兩次之后,兩個成績選一個好的?當然不行!人生沒有這么輕松的事!
對于成績差的同學來講,指考是很嚴酷的,一是指考相較學測難度會提高,二是指考有個倒扣分規則,如果某道題分值為2分,你這題寫錯不會只扣2分,而會扣2.4分或2.5分不等。所以如果你在指考時胡猜亂寫,很容易被扣到零分。
依我個人的看法,想考好指考,運氣非常重要,因為指考常常會出現一種情況——題目太難了,大家整體都胡亂猜寫。而指考不像學測一樣用級分,而是用實際分數計算,五科滿分為500分。
等到成績出來,拿到成績單后,最重要的不是到游樂園或電影院慶祝,也不是躲進棉被里痛哭,而是去補習班要一本指導填志愿的小冊子。小冊子里頭會依照學校排出一堆密密麻麻的小表格,內容大概會是這樣:

學校及專業名稱 錄取標準 上屆錄取分數T大應用管理學系 國文×1+數學×2+英文×1 240 T大英國文學系 國文×1+英文×2+歷史×1+地理×1 310
來來來,現在打開你的成績單。假如數學零分的你想選T大英文系,國文、歷史、地理都正好60分及格了,英文考了70分,請按照小冊子計算:60×1+70×2+60×1+60×1=320。每一屆考試的難易程度不同,分數線當然會不同,但恭喜你,你很有可能被錄取!也許你會問:可是數學考了0分,會不會有影響?放心,學校根本不會看!
臺灣的院系要求不同,有些外文專業對數學成績完全不要求,有些數學專業(在臺灣,數學專業文理兼收)則對歷史、地理成績沒有要求。正因為如此,指考有一大策略:專心學習自己擅長的科目,不擅長的可以先擺一邊。當然,這種做法僅限于像我這種書讀得馬馬虎虎的同學。如果你有遠大抱負,目標是臺灣大學,那每科都必須考高分。而且在臺灣報志愿一共可以選填20個志愿呢!
兵荒馬亂的志愿選填和提交申請材料會在一兩個禮拜后結束,接下來就等好消息啦!
還記得某天,和大陸室友談論臺灣的高考制度,她飽含怨氣地說:“你知道我們大學時還必須學數學嗎(她念傳播專業)?”
“讀啥數學啊?!”
“微積分。”
難怪啊,當我講到自己高三時就徹底放棄數學,最后還考進一所不錯的大學時,她臉色很難看。
各位大陸的考生們,你們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