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遠
2014年伊始,浙江省證監局對數米基金通過公司網站等渠道宣傳“數米勝百八”活動進行了處罰,對數米公司給購買貨幣市場基金產品的投資者進行收益補貼,宣傳資料中存在“最高可享8.8%年化收益”等不當用語的行為勒令進行整改。這是互聯網理財產品大戰開打以來,相關機構收到的第一張罰單,而這張罰單確實給推出大額補貼做高收益、招攬投資者的互聯網理財產品踩下了“剎車”。
從“余額寶”開創互聯網與個人金融產品的緊密結合以來,似乎一夜之間,網上層出不窮地看到很多原本與個人金融無關的公司紛紛推出了基于網絡渠道的個人理財產品,而收益率也高得令人咋舌。其中不乏百度這樣的巨頭,一時間7%、8%年化收益的理財產品屢見不鮮,且一經推出,往往一兩個小時就迅速售空。有的公司甚至推出收益高達15%的理財產品,而且都說自己“回報穩定,本息安全”。
其實,這些產品短時間內的確可以提供高收益,但根據浙江證監局的處罰依據,這往往是基金公司為了吸引客戶而用自己的錢在貼補客戶收益。一旦基金方面資金出現問題,普通投資者的資金安全是很難保障的,“跑路”的基金公司也不是沒有。作為普通投資者,在面對這么多誘惑時,不妨想一想,互聯網金融與在銀行代銷的傳統理財產品相比,從投資行為、資金用途、經理人素質等方面并無質的區別,只是信息手段和銷售渠道有些改變。
通常,收益總要與相應的風險成比例,于是整個市場是均衡的。而一旦有高收益同時風險又很低這種不均衡情況出現,就有套利機會。而在一個信息充分流通的市場中,這種機會轉瞬即逝,因為信息透明,所以當套利機會出現時,總有投資者買入而改變資產價格,隨即套利機會也就消失了。我們現行的金融投資市場不能叫信息完全透明,但套利機會也要借助計算機程序才有可能抓住。
我不知道那家承諾15%還安全收益的公司究竟有何神力。我只知道,課本上說,在信息透明的市場中套利機會不存在!所以,當你看到這樣的疑似套利機會的時候,要么這是一個信息極不透明的市場(可是分明連你都在網上看到了),要么這當中的風險超出了你的預期,或者回報的承諾有問題,或者,以上皆是。作者郵箱:bigyuanli@hotmail.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