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剛
【摘 要】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廣播面臨嚴峻挑戰和重大機遇,山東廣播電視臺經濟廣播推出微信互動平臺和手機客戶端,本文據此詳述兩者與傳統廣播及互動的功能和不同點,闡明在移動互聯時代,廣播只有與新技術融合才能獲得生機。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 智能手機 微信 客戶端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在某大商場,擺放收音機的柜臺變成了智能手機專柜,最便宜的智能手機不足千元;在某品牌汽車上,裝收音機的位置變成了觸摸屏,用戶不僅可以通過網絡收聽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千套廣播節目,并具有導航、視頻播放等多種功能……很多廣播人或許還沒有意識到,這對我們來說究竟意味著什么。事實上,技術革命的浪潮已悄然把廣播引入到一個全新的時代——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移動互聯時代。
對此,山東廣播電視臺經濟廣播(以下簡稱山東經濟廣播)進行了積極的應對。2012年,山東經濟廣播在山東省率先推出微信平臺,目前擁有3萬注冊用戶;2013年,推出山東經濟廣播手機客戶端,打造山東首家社交廣播,目前擁有4萬多用戶。媒體融合大大提升了山東經濟廣播的實力,2013年創收可望超過7000萬元,連續第四年領跑全國省級經濟廣播。
一、移動互聯,引領廣播新時代
回顧廣播發展的歷史,可謂成也技術,敗也技術。最初的無線電技術成就了廣播半個世紀的輝煌,后來電視的崛起給廣播沉重一擊,然而,程控電話的普及又讓廣播在互動中獲得新生。網絡技術特別是近年來興起的移動互聯網技術,以“一網打盡”之勢,將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等傳統媒體,置于生死攸關的十字路口。
我們認為,智能手機、平板電腦、車載電腦等移動互聯終端的迅速普及,對廣播而言既是挑戰,更是機遇,從目前形勢看,與新媒體融合正當其時。
2013年7月17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第3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4.64億,較2012年底增加4379萬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3G的普及、4G的推出、無線網絡的發展、手機應用的創新,推動手機網民數量快速提升。有數據顯示,2013年前8個月,我國智能手機出貨量達2.86億部,同比增長一倍。據預測,2013年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數將超過5億,成為全球智能手機用戶最多的國家。這一切也意味著,手機有望成為收聽廣播、參與廣播、體驗廣播的第一終端。
進入手機時代后,傳統的廣播競爭格局將會出現巨大變化。一是從區域競爭變成全球競爭。在中波(AM)、調頻(FM)廣播格局下,一個地區能夠接收到的廣播頻率一般不會超過20家。而進入移動互聯時代后,聽眾可以借助智能手機、平板電腦、車載電腦等,輕松收聽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數以萬計的廣播頻率。二是從線性傳播變成多重傳播。通過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終端,聽眾不僅可以收聽在線直播節目,還可以點播收聽往期節目。三是從聲音傳播變成多媒體傳播。通過移動互聯終端,電臺不僅可以通過聲音進行傳播,還可以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形態進行傳播。互動方式也不僅限于電話、短信,還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等方式,進行圖片、視頻互動。
以蜻蜓FM為例,2011年9月上線,目前能提供全球在線新聞、音樂、經濟、娛樂、相聲、外語、教育、都市、體育、小說、故事、戲曲、交通等3000多個廣播頻率,以及主播電臺、有聲讀物、各類播客等點播內容,24小時不間斷提供在線收聽,①用戶量已達百萬。
與蜻蜓“齊飛”的還有咕咕收音機、新浪微電臺等,都是集各家電臺之大成。事實上,現有的某個廣播頻率已變成新興“廣播大廈”的一塊磚瓦而已。
筆者大膽預言,用不了多少年,傳統的中波(AM)、調頻(FM)覆蓋將被移動網絡覆蓋所替代,傳統收音機很可能如今天的膠卷、磁帶、錄像帶,被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數字移動終端所取代。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成為廣播的必然選擇。
二、微信互動,打造廣播升級版
快捷、便攜、互動是廣播的傳統優勢。在移動互聯時代,快捷莫若網絡,便攜莫若手機,互動莫若微信。把廣播納入移動終端,進入有人體“第六感官”之稱的手機,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應用軟件,從傳統的聲音互動,變為聲音、文字、圖片、視頻的全方位互動,打造廣播的升級版是大勢所趨。下面,筆者結合山東經濟廣播的實踐,以微信為例,談一下傳統廣播與新媒體結合的新體驗。
微信在短短兩年間,用戶數已超過3億。微信既是廣受歡迎的社交軟件,也是特別適合廣播互動的交流平臺。2012年8月,山東經濟廣播與騰訊合作,推出微信公眾平臺,成為目前山東省微信注冊用戶最多的廣播媒體。目前,山東經濟廣播的《財富早班車》《新聞大屏幕》《金錢樹》等9檔節目開通微信互動,每天的微信參與量達兩千多人次,大大提升了節目的參與度、黏合度、貼近性。綜合來看,與傳統的電話、短信互動相比,微信互動有以下五個特點。
一是互動時間更加靈活。過去,節目在直播狀態聽眾才可以電話參與,節目結束,熱線互動也同時結束。微信互動則沒有時間限制,節目組可以在節目開始前數小時,用文字或語音的方式,告知聽眾即將進行的節目主題,引導聽眾參與。聽眾可以隨時發送語音留言或文字、圖片、視頻,表達自己的觀點,講述自己的感受,可謂全天候。
二是參與人數更加廣泛。電臺的熱線直播節目一般同時開通三部電話,聽眾參與踴躍時,熱線常會打不進,打進去還要長時間等待,讓很多聽眾不滿。微信互動則沒有人數限制。在直播時,成百上千的聽眾可以同時發送語音留言。在微信互動狀態下,有時一檔60分鐘的節目最多參與聽眾達到兩千多人次,近千名聽眾發來語音,這是電話互動所不可想象的。
三是內容把關更有保障。作為即時參與的熱線電話,受參與聽眾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在內容上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隱藏著重大的內容風險,此前已有諸多教訓。所以,熱線節目主持人必須精神高度緊張,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主持水平的發揮。微信互動便于內容把關,導播先對聽眾發來的語音審聽一遍,無誤后點擊鼠標,做一星號標記即可,主持人在直播間看到帶星標的語音,便可點擊播送,確保播出安全。
四是互動形式更加豐富。運用微信,除了傳統的聲音、文字互動外,還可以通過圖片、視頻雙向互動。比如,有聽眾把高速路上失火汽車的照片發到微信平臺,主持人可以看到現場情況,播報更加具體。如果聽眾想了解主持人的工作狀態,主持人也可以將直播照片推送給聽眾。
五是參與方式更加便捷。如發送語音微信,只要手按觸摸鍵即可講話,松手自動發送,減少了打字帶來的麻煩。
微信已成為廣播創新的利器。在2013年度第六屆“贏在創意全球廣播欄目大賽”中,山東經濟廣播選送的節目《微信動起來》獲得銅獎。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大賽獲獎的15個節目中,借助微信創新的達到5個,占總量的三分之一,比如《微閱讀》《“微”劇——聽戲說書品國粹》《微誠勿擾》《就是愛旅游之“微旅游”》等。
三、手機客戶端,搶占媒體融合制高點
手機客戶端是傳統媒體進入智能手機的最佳“入場券”,近年來,特別是2013年以來,國內強勢媒體紛紛推出自己的客戶端。2013年5月11日,“山東經濟廣播”客戶端一經推出,便在業內產生熱烈反響,人民網、新華網、騰訊、搜狐、網易等國內主流媒體網站和商業網站紛紛進行大篇幅報道。5個月時間,下載用戶超過4萬。與傳統廣播相比,手機客戶端具有以下優勢和功能。
一是多重收聽功能。通過客戶端,用戶既可以收聽實時播出的節目,也可以預約收聽即將播出的節目,還可以點播收聽往期的節目,消除了傳統廣播節目線性傳播稍縱即逝的“死穴”。“山東經濟廣播”客戶端上線后,除了傳統節目在“精彩點播”呈現外,還增加了有聲書、個性化節目等,可供用戶24小時隨時點播。目前,節目總量達到了100多個門類近1萬小時,“廣播超市”效應初步顯現,每天的點擊量達2萬多人次。
二是互動社交功能。用戶可以通過客戶端,隨時給節目留言,與主持人互動,關注頻率欄目微動態,查看明星主播新檔案。還可將自己喜歡的內容通過微博、微信,與親朋好友分享,新型廣播的社交功能初步顯現。
三是多態呈現功能。通過客戶端,用戶體驗的不僅是聲音,還有圖片、視頻等,也就是說不僅可以聽廣播,還可以“看”廣播。目前,山東經濟廣播與山東網絡廣播電視臺合作,對《投資麻辣燙》節目進行了廣播可視化嘗試,讓廣播走上了屏幕。山東經濟廣播舉辦的一些社會活動,比如首屆濟南泉水節直播、記者走基層等,也以視頻、圖片等形式呈現,大大豐富了廣播的表現形態。
四是無限傳播功能。傳統的廣播依靠中波、短波、調頻等傳輸,受頻率資源、信號質量的制約很大,傳播空間有限。山東經濟廣播擁有23臺發射機,覆蓋水平在山東省位居前列,但省內仍有聽不到、聽不好的死角。上了手機客戶端,意味著全世界的無線移動發射塔都被我所有。從客戶端后臺流量統計看,目前“山東經濟廣播”的用戶遍及全國30多個省市區,境外用戶點擊量也呈上升狀態,過去不可能覆蓋到的地方,都有了山東經濟廣播的用戶,比如:截至2013年9月,湖北用戶的累積收聽點擊量達到了18萬人次之多。
五是分眾服務功能。目前,大眾傳媒進入分眾化時代,一張節目單難調眾口。推出客戶端后,頻率可以制作專供客戶端播放的個性化節目,供用戶點播。廣播發燒友也可以把自己制作的節目放到客戶端上,供大家分享。目前,山東經濟廣播與共青團山東省委、山東省學聯聯合推出《廣播夢想秀》節目,打造大學生實踐基地,引領廣播進入自媒體時代。高校廣播愛好者可以把自己制作的廣播節目放在客戶端上,供大家分享。先期推出的《我是未來歌手》《梓曰》等節目很受青年學生歡迎,點擊量居前。另外,運用客戶端,聽眾可以聽廣播、掙積分、贏取平板電腦等大獎,讓廣播變得很“好玩兒”。
六是創新孵化功能。傳統的廣播節目改版,一般都需要反復論證,層層審批,必須拿出時段,投入人力、物力。一些好的設想,可能因沒有時段而被扼殺在搖籃中。反之,一旦新節目上馬,即便不理想,也要持續一段時間,不能想撤就撤。在廣播客戶端時代,主持人有了好的思路,馬上就可付諸實施,因為客戶端有無限空間,不受時間、時段限制,這樣,客戶端就成為節目創新孵化的平臺。“山東經濟廣播”手機客戶端投入使用5個月,主持人在業余時間推出了一批個性化的節目,比如《星海音樂船》《沒事偷著樂》《正在上映》《隨意登臺》《商標傳奇》《謠言粉碎機》等,客戶端的創新孵化功能初步顯現。在新一輪節目調整中,點擊量高的客戶端節目,便可“升帳”為正式節目。
總之,隨著媒體融合的快速推進,稍縱即逝的傳統廣播時代將漸行漸遠,關于廣播的概念也會有顛覆性的變革:大眾傳播會變成分眾傳播,區域傳播會變成世界傳播,約定收聽會變成點播收聽,聽眾會變成客戶,聽廣播會變成用廣播、玩廣播、做廣播……只要在媒體融合中抓住機遇,新廣播時代就一定能夠贏取未來。
(作者單位:山東廣播電視臺經濟廣播)
(本文編輯:呂曉虹)
注 釋
①百科名片:http://baike.baidu.com/view/62422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