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收藏占藝術品市場60%以上
2013上海國際收藏論壇于日前舉行,并首次發布《中國機構收藏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去年以來,國內的企業收藏資金增幅較大,全年大約在450億元左右,企業藏家購買力占整個藝術品市場的60%以上。收藏已經成為一些企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投資回報率甚至高于其主業。
故宮“爛尾樓”將建外國文物館
“故宮中的延禧宮原來是從‘水族館變成‘爛尾樓的,未來計劃將其改造成外國文物館。”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日前在浙江寧波召開的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學術研討會上表示,此舉填補了中國沒有外國文物館的空白。據了解,故宮東六宮之一的延禧宮在清朝時常著火,后末代皇帝于此處修建養魚池,又在池上修建“靈沼軒”,俗稱“水晶宮”。但是到了1909年,因國庫空虛,水晶宮尚未完工就被迫停建,變成了“爛尾樓”。單霽翔說:“這組中西合璧的院落在故宮建筑群里略顯突兀。因此,我們計劃將其建成故宮的外國文物館?!?/p>
京城現“雷人”生肖銅像
近日,位于北京舊鼓樓大街、具有700年歷史的古廟宏恩觀經過修繕,正式變身為藝術機構英國(北京)亞洲藝術藏品館。與揭幕儀式一同亮相此處的是英籍華僑捐贈的“十二生肖”銅像展。據國家博物館有關專家介紹,這套十二生肖為清末民初鑄造的民間藏品。但許多業內人士和網友卻并不買賬,甚至將其與冀寶齋的“雷人”藏品相提并論。此次展出的“十二生肖”銅像由獸首、人身、底座三部分組成,銅像高為170厘米至200厘米,如此體量巨大的銅像,更是引發網友對于鑄造者何等“土豪”的調侃。
山西晉城非文保古建可認領
山西省晉城市政府日前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及古建筑保護工作的意見》,要求市級搶救性文物經費財政預算每年不少于2000萬元,并面向社會認領縣保文物點和未列入文保單位的古建筑。據介紹,認領人在認領期間,要承擔文物的維修和維護費用,保持文物古建筑的風貌。同時,古建筑認領要明確文物保護單位的用途,可以居住、作為游覽場所和博物館。如用于其他用途,應當由縣級文物主管部門征得上一級文物行政部門同意后批準實施。
珠算入選非遺卻遇傳承難
近日,珠算成功入選“非遺”,引發了一場如何傳承的討論。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舉辦的一次座談會上,有專家建議,為激發學習興趣,可以把珠算和平板電腦游戲結合起來,開發一種打算盤游戲。這一建議得到了一些人士的支持,但也有人對此表示不同看法,認為游戲化了的珠算,其承載的文化功能會有很大損失。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呂品田認為,珠算的傳承需要手腦并用,也就是一定要親自動手打算盤。如果把珠算操作按鈕化,就無法鍛煉人的手腦配合,這樣傳承珠算的價值也就不夠豐滿。還有學者撰文指出,珠算成為非遺后,應該警惕珠算算盤化、無形有形化的狹窄保護思路。
歐洲古董藝博會暫不進京
TEFAF歐洲藝術博覽會執行委員會和理事會日前對外表示:現階段暫不具備在北京舉辦所設想的高端藝術博覽會的可行性。TEFAF2013年年初曾探討在中國舉辦一場高端藝術品博覽會。但是從反饋來看,大多數展商認為應該延緩在中國大陸舉辦TEFAF展,至將來時機成熟時再做考慮。雖然中國買家對西方藝術品的興趣和向往無疑是在增長,然而TEFAF所代表的細分藝術品門類在目前的中國仍處于培育階段。
法國名畫是否赴中國展覽引爭議
法國名畫《自由引導人民》是否應該赴中國展覽,近日在法國引發爭議。日前,法國外長法比尤斯表示,希望將這幅作品運往中國,為慶祝中法建交50周年活動增光添彩。法國文化部長菲利佩蒂認為,根據博物館專家的意見,這幅畫“非常脆弱”,目前的狀態無法赴華展出,“不過最后還是由法國總統做決定”。據了解,該畫作2013年曾被游客涂鴉,好不容易才修復好,且此畫1974年赴美展出時曾導致損壞。
退休教授欲集資保護底特律藝術品
自美國“汽車之城”底特律宣布破產以后,底特律博物館中眾多藝術品的歸宿便成為人們最關心的問題。近日,一位大學退休教授呼吁集資5億美元用以保護這些珍貴的畫作避免被拍賣,來償還底特律的高債。這位教授希望能通過削減部分底特律藝術學院教職工的退休金,來募捐到一筆資金以保護博物館中的珍貴畫作。這一無私舉動感動了許多人,底特律各界人士紛紛響應,表示會設法為留存底特律的文化珍品盡一份力。
聲音 VOICE
“第三方估值是個很不成熟的領域”
藝術品價格巋然不動,得益于來自世界各地收藏家的需求。但藝術品不是一個標準化的產品,估值常常會產生非常大的分歧。長期從事關于藝術品估值服務的中央美術學院客座教授龔繼遂認為,“估值要和套現渠道、交易平臺相結合。所謂第三方估值是一個很不成熟、有很多潛在問題的待研究的領域?!?/p>
“不要把裝幀完整的宋元古籍拆散了拍賣”
“古籍普查重要發現暨第四批國家珍貴古籍特展”正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展出。中國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古籍館館長張志清坦言,古籍普查登記得益于很多私人藏書單位的踴躍申報,如最近剛拍出2600多萬元的北宋刻本《禮部韻略》就是私人藏家在普查登記中,專門送到國家圖書館來修復的。他還特別強調,“有些拍賣公司不要把一些裝幀完整的宋元古籍拆散了分著拍賣,這樣完全損毀了原有裝幀,拆散后的價值或許不如未拆的”。
“文物非常多,管不過來”
河南登封市的萬嵩寺是清康熙年間修建的一座寺院,2009年被列為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然而,如今的寺院已破敗不堪,大殿的屋頂塌掉了三分之一,墻角也出現巨大的縫隙,后墻上還有一個大洞。整個建筑早已成為危房,搖搖欲墜。對此,登封市文物局辦公室主任景利超說:“登封市文物局辦公經費十分有限,更重要的是,在登封市,文物非常多,管不過來,萬嵩寺還排不上號”。
“德國圣誕老人文化正遭到美國威脅”
近日,德國一家博物館申請將德國圣誕老人列入教科文組織的文化遺產名錄,稱“起源于德國的圣誕老人文化正遭到更現代化的美國圣誕老人的威脅”。據了解,現代圣誕老人形象源自19世紀中葉德國慕尼黑一本雜志上的一張圖片,上面是一個穿著連帽外套的笑哈哈的男子扛著圣誕樹走在雪中。幾十年后,一位德國漫畫家在移民美國后將圣誕老人帶到了那里,并通過自己的繪畫使其形象更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