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從伶,陳忘名,張連軍,*
(1.連云港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江蘇 連云港 222042;2.江蘇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江蘇 南京 210001)
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的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風險評估
華從伶1,陳忘名2,張連軍1,*
(1.連云港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江蘇 連云港 222042;2.江蘇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江蘇 南京 210001)
當前,我國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面臨著嚴峻的形勢,該項工作的風險包括產品風險、隊伍風險以及其他風險。利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分析方法,結合風險分析原理和危險評估指數,建立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風險量化評估的方法,可科學判定工作風險大小。對連云港口岸進出口紫菜監管工作進行了評估,縱向比較了連云港地區近3年來進出口紫菜監管工作風險的量化值,通過舉例表明該模型在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方面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和前景。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危險評估指數;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風險;評價模型
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風險指的是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出現工作質量事故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包括進出口食品對消費者造成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傷害、環境傷害、動植物疫情傳播的危害、工作程序或結果不正確給對外貿易關系人造成的損失、對本國政府和本國產品的國際聲譽造成的負面影響、對政府主管部門社會形象造成的負面影響等。
從定義來看,工作風險受到產品風險、隊伍風險、相關法律法規體系、食品安全監管體制、貿易關系、市場因素、國內外政治因素等的影響。其中,所謂產品風險,指的是進出口食品對消費者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傷害的概率和嚴重程度以及進出口食品違反進口國強制性技術性法規、標準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它是影響工作風險的重要因素。所謂隊伍風險,是指從事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人力資源不能滿足工作需要對工作質量造成影響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隊伍風險包括以下情形:人力資源數量不足、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工作能力、責任心不能滿足工作需要,或者因工作人員與監管對象存在不正當的利益關系而影響公正執法等,隊伍風險是工作風險的主要因素。因此,總的來看,監管工作風險主要包括產品風險,隊伍風險和其他風險這3類。
當前,我國進出口食品安全面臨著嚴峻的國際和國內形勢,食品安全事件頻發,且影響面較大。例如德國發生的進口草莓中毒事件嚴重影響了我國的出口草莓產業,之后一段時間內我國出口的草莓一律檢驗諾如病毒,到目前為止,仍然要進行抽檢。這一環節增加了產品放行時間、和企業成本,對我國的食品品質和國際聲譽也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作為監管方的檢驗檢疫部門能有一套完整的工作風險評估體系,依據此體系對進出口食品安全作出科學的定量和定性評估,從而采取相應措施,將對監管工作大有裨益。沈進昌等[1]結合粗糙理論的權重確定法和常規的模糊綜合評價法,建立了進出口食品風險綜合評價模型,并以炒河鰻舉例說明,但該模型僅能用于對不同風險因子的嚴重性定性評估,不能綜合地給出工作風險大小;針對食品安全風險量化,國內研究者提出了食品安全指數的概念,賀雄宙[2]采用這一方法對上海世博會期間食品安全問題進行監控,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然而該方法對風險分析并無深入的探究;而在風險分析方面,謝麗芬等[3]全面分析了東莞市進出口食品監管風險,包括種植養殖環節食品安全問題,生產經營企業誠信缺失等,并從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深入開展專項整治等方面提出了降低風險的一系列措施。在這些基礎上,本文將借助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對該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1.1 基本原理
TOPSIS法[4]是根據有限個評價對象與理想化目標的接近程度進行排序的方法,是在現有的對象中進行相對優劣的評價。理想化目標有兩個:一個是肯定的理想目標或稱最優目標,一個是否定的理想目標或稱最劣目標,分別用理想解和反理想解表示,然后分別計算各評價目標與理想解和反理想解的距離,獲得各目標與理想解的貼近度,按理想解貼近度的大小排序,以此作為評價目標優劣的依據。貼近度取值在0~1之間,該值愈接近1,表示相應的評價目標越接近最優水平;反之,該值越接近0,表示評價目標越接近最劣水平。這一方法明顯提高了多目標決策分析的科學性,準確性和可操作性。1.2 應用情況
該方法目前在廠址選擇[5]、風險評估[6-7]、安全生產[8]、供應商選擇[9]等眾多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張先起等[10]成功地利用TOPSIS法對邯鄲市化工區地下水質污染情況進行分析,根據計算數據對污染情況分級。該方法在食品衛生方面的應用也有所報道,梁祖美等[11]運用TOPSIS法統計分析了福建莆田市1996—2001年的食品衛生監督數據,并成功地對這5年間食品衛生監督質量水平進行綜合比對評價;陳孟裕等[12]也曾利用美國軍工標準建立了出口食品農產品風險評價體系,但其研究并未對進出口食品的風險因素具體深入分析,也未做進一步的研究論述;郭愛明[13]利用TOPSIS法的基本原理和數學模型,研究了最適于該食品企業的生產決策,使利潤得到了最大化。在風險量化方面,袁博等[14]采用改進的TOPSIS法對5種不同的航空裝備研究技術方案的風險進行了量化研究,并根據風險大小確定了較為優化的技術方案。
當前,在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領域,檢驗檢疫機構對監管工作風險的研判主要是依靠定性判斷。為科學定量地評價工作風險的變化,并清晰地認識這一變化趨勢,進而采取更加合理的前提方案或糾偏措施來降低進出口食品監管工作風險,保障進出口食品安全,本文試圖將TOPSIS法應用于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風險評估中,將二者有機結合,并建立評估模型,從而為檢驗檢疫機構評估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風險提供一種科學方法,以期在風險決策時能將所有不確定性范圍的信息考慮在內[15]。其基本步驟如下幾點。
2.1 成立工作風險分析專家小組
根據GB/T 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食品鏈中各類組織的要求》[16]中關于食品安全專家小組組長和人力資源的要求,風險分析專家小組至少應由以下人員組成:組織內分管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領導;法制專家;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鏈的各類業務專家,包括食品原料初級生產的安全控制(如種植、養殖和農業化學投入品管理)、食品加工、檢驗、檢疫、檢測、食品風險分析和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專家等;工作流程監管和官方證書簽發管理方面的專家;人力資源管理和紀檢監察方面的專家等。若本單位或部門缺乏某方面的專家時,可以從相關科研院所、大專院校、行業協會或企業聘請外部專家。
2.2 由風險分析專家小組確定進出口食品工作風險,并進行分類
專家小組整理近年來進出口該類食品的進出口貿易和監管情況,例如檢出的超標情況、監管隊伍人員和資質變化情況、以及企業和國際市場變化情況的數據,以使評估建立在廣泛的數據基礎上。
2.3 對風險因素量化評估
風險分析專家小組在對這些數據全面分析的基礎上,對每一個風險因素進行量化評估,評估的依據是美國軍工標準MIL-STD-822C[17]。
該標準風險評價由危害嚴重性和危害發生的概率等級組合而成,用半定量打分法構成風險評價指數矩陣和風險評價準則,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危險評價指數Table 1 Risk assessment codes
以該指數矩陣將風險評價進行科學量化。其中A、B、C、D、E表示危害發生概率,Ⅰ、Ⅱ、Ⅲ、Ⅳ表示危害的嚴重性,具體如表2、3所示。

表2 危險概率等級分析Table 2 Analysis of hazard probability levels

表3 危險嚴重等級分析Table 3 Analysis of hazard severity levels
之后根據評估結果建立原始數據矩陣。設有m個評價對象(用于比較和研判的工作風險),n個評價指標(即風險因子),則評價對象的多指標評價矩陣X=(Xij)nm。其中(i=1,2,…,m;j=1,2,…,n),Xij表示第i個評價對象的第j個評價指標的評價值。該矩陣模型如下:

矩陣中任一個元素xij∈[1,20],其中20為風險因子最高值,1為最低值。需要說明的是,在評價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風險中,為了使該模型便于計算到最優解和最劣解的距離,使不同產品在不同情況下的工作風險評估有相同的參考值,更具有可比性,規定矩陣Xij的第一行為風險最小的情況,即數值全部為20;矩陣最后一行為風險最大的情況,即數值全部為1。
2.4 同趨勢化處理,構造規范化矩陣構造根據公式(1)進行。

從而形成規范化矩陣Zij=(Zij)mn,然后根據規范Zij,確定評價對象各指標的最優解和最劣解,即為矩陣Zij各列最大值和最小值構成的最優和最劣向量,分別記為Z+=(Zmax1,Zmax2,Zmax3,…,Zmaxm),Z-=(Zmin1,Zmin2,Zmin3,…,Zminm)。一般情況下Zij的第一行和最后一行即為最優解和最劣解。由于本研究在對風險因子打分的時候,風險專家小組已綜合考慮各個指標的權重,因此未計算加權矩陣[18]。
2.5 計算到理想解的距離并綜合評價
計算規范化矩陣Zij中各方案到理想解的距離Di+和最劣解的距離Di-,然后計算各樣本點與理想解的接近度Ci。Ci值越大,效益越好,表明離最優解越小,風險就越小。這樣,就可以按照Ci來量化地反映某種食品進出口監管工作風險的大小,并加以比較分析。Di+和Di-以及接近度Ci的計算公式如下:

計算過程可在Excel中快速完成。
本文為貼近實際,結合日常工作舉例分析。連云港市進出口紫菜涉及到近百家企業,2012年的進出口額約為5億人民幣,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并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然而近年來,隨著養殖海域的污染加重,紫菜產量和市場行情的變化等等,進出口紫菜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風險也發生了一些變化。通過該評價體系的應用,即可定量反映近3年來進出口紫菜監管工作風險的變化情況。應用步驟如下。
3.1 風險評估小組的建立
結合實際情況和現有人力資源,建立風險評估小組,由分管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領導任組長,組員包括一線監管人員、檢測人員、HACCP體系專家、法制和紀檢專家、紫菜養殖和生產加工企業主等,以確保對進出口紫菜風險評估的科學性。
3.2 整理和分析進出口紫菜風險因子和近年來的行業風險數據
3.2.1 連云港進出口紫菜的風險分類

表4 進出口紫菜風險分類Table 4 Risk classification of import and export laver
3.2.2 2010—2012年連云港市進出口紫菜的風險和貿易變化情況
負責該項目的南京農業大學國家信息農業工程技術中心教授程濤介紹說,基于糧食作物生長監測診斷結果形成的處方圖,配套相應的作業機具,就可以進行作物精確變量播種與施肥,實現糧食作物的信息化、定量化、智能化高效管理。多地實踐證明,應用該技術可以克服傳統看苗診斷方法的專家依賴性強、田間作業效率低、資源利用率不高等問題,在氮肥減量的基礎上還實現了水稻小幅增產,并且在大面積作物生產管理中具有明顯的規模化優勢。

Table 5 2010—2012年連云港市進出口紫菜風險變化情況Table 5 Change in risks of import and export laver during 2010—2012
由表5可知,在產品風險方面:總體上近3年來連云港市進出口紫菜不合格的批次在增多。一是每年都存在微生物超標的情況,且批次呈上升趨勢,2012年甚至出現了致病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陽性。二是2012年檢出2批次的重金屬超標,主要是針對出口到歐盟、新加坡,以及馬來西亞這些對鎘有較高要求的國家。三是2012年檢出2批進口批次的添加劑(聚二甲基硅氧烷)超標(a4),而該物質根據GB276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不允許使用,為此,國家質檢總局發布2012年第166號風險預警,要求各口岸加強對韓國進口水產品的檢測,凡該類物質陽性的均不得進口。
在隊伍風險方面:監管人力資源數量基本沒變化,而且隨著參與課題立項的增多,隊伍業務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同時隨著國家質檢總局和江蘇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陸續出臺和完善相關監管工作規范,工作依據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明確。但新進人員也會由于不熟悉業務造成一定風險。
在其他風險方面:在2012年,一是中日領土爭端不斷升級,這給中日貿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風險;二是由于氣候的變化使紫菜產量減產超過40%,這對國內外紫菜價格和供求關系造成了較大的影響;三是實施了新的《紫菜原藻養殖基地備案細則》和《干紫菜等級標準》,在紫菜交易會以及企業定期監管時加強了對企業體系文件和記錄的審查;同時,2012年監管人員積極指導有意愿的企業提高管理和檢測水平,整改存在的不符合項,從而上升為一類企業,這些措施也相應降低了部分風險。
但是,從近年來進出口紫菜貿易數據來看,伴隨著風險的增加,進出口紫菜的批次,數量和金額基本都呈增長態勢。即行業迅速發展的同時,監管工作風險也在增加。
3.3 風險系數
由風險評估小組依據MIL-STD-822C對每個風險進行量化評估,得出最終風險系數。風險評估小組在會商的基礎上分別對每個因素綜合打分,并據此建立多指標評價矩陣X=(Xij)nm。其中,i表示評估的對象,即不同年份的監管工作風險;j表示評估對象的某個因素。因此矩陣從第二行至倒數第二行,Xij表示的是第i年監管工作風險的第j個因素打分情況,而矩陣第一行和最后一行為固定值。
根據以上風險和貿易變化情況,由風險評估小組結合多年一線實際工作情況,對這些風險因素進行打分量化,科學評估每個風險的系數,經過打分統計,建立的多指標評價矩陣如下:

3.4.1 計算矩陣數據
在本研究中,風險指數越大,工作風險越小,對結果有正影響。采用公式(1)進行規范化處理,經計算得到的規范化矩陣為:

3.4.2 確定最優解和最劣解
由于原始矩陣Xij第一行和最后一行分別為最優情況和最劣情況,因此計算得到的規范化矩陣Zij第一行和最后一行分別為最優解和最劣解,分別記為:
Z+=(0.728 4,0.583 5,0.630 3,0.614 3,0.525 0,0.566 4,0.525 0,0.678 0,0.744 3,0.676 5,0.585 5)
Z-=(0.036 4,0.029 3,0.031 5,0.030 7,0.026 3,0.028 4,0.026 2,0.033 9,0.037 2,0.033 8,0.029 3)3.5 計算到最優解和最劣解的距離以及與最優解的貼近度
根據以上數據和公式(2)、(3),計算最優情況和最劣情況,以及2010—2012年風險評估向量到最優解和最劣解的距離,并依據公式(4)計算與最優解的貼近度。計算數據如表6所示。

表6 計算結果Table 6 Results of calculation
3.6 結果分析
通過以上風險評估將風險量化,并計算得到表6的結果,該表科學呈現近年來進出口紫菜監管工作風險變化情況。通過結果發現,2010—2012年的Ci值總體上呈下降趨勢,且2012年的Ci值遠小于2010年和2011年的數據,同時2011年Ci值相比2010年略有增加,但增幅不大。綜合分析認為2010—2012年連云港市進出口紫菜行業的監管工作風險在呈增大趨勢,且2012年工作風險增幅較大,這提醒監管人員,盡管相對于其他動物源性水產品來說,進出口紫菜風險稍小,但不可忽視的一點是,必須重視近年來風險的快速增加,需要對整個工作鏈進行風險排查,并對關鍵風險因子采取更加嚴格的措施來降低進出口紫菜工作風險,進而采取更加合理的前提方案或者糾偏措施來降低進出口紫菜監管工作風險,保障進出口紫菜的安全。
TOPSIS是一種成熟的統計學計算方法,將該方法應用到日常進出口食品監管工作中,是一種方法的創新,為監管工作提供了科學的數據支撐,這種量化的風險數據使我們對進出口食品監管工作風險變化情況了然于胸。該評價體系結合了風險評估和TOPSIS的優點,既可以通過Ci值的大小反映出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風險的總體評價,也可以通過風險評估給出所有風險因子的風險系數,因此可將二者結合從宏觀和細節方面選擇措施對工作風險加以控制。
4.1 依據該評價方法體系建立精細化管理模式
根據該評價體系計算得到的Ci值用以判斷某類商品監管工作風險,Ci取值在0~1之間,該值越大說明越安全,風險越小。每一次影響食品安全的因素其影響程度都不同,相應的Ci值也不同,因此,可根據Ci值的大小確定選擇何種監管措施。具體到某類商品而言,可將Ci值科學的劃分為幾個區間,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判斷每個區間相應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風險程度,當Ci值超過某一閾值的時候,應當在日常分類管理的基礎上采取相對寬松或者相對謹慎的監管方式,或者為監管方提供預警,表明該食品進出口監管工作風險處在臨界值。具體到實際應用中,各個監管部門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對工作風險進行動態評估,并設置一系列可以接受和不可接受的數據,然后分別計算其Ci值,將該值作為閾值。這一模式的建立為監管方采取何種程度的監管措施提供了科學的數據支撐,從而實現精細化科學管理。
4.2 風險因素評估打分的科學性有待進一步研究提高
在依據美國軍用標準對眾多風險因素分別評估打分的時候,由于專家小組對風險的認識不同以及知識的局限性,必然會存在一定的主觀性和局限性。要克服這一問題,一方面需要對風險因素的信息進行全面的整理;另一方面需要專家小組注意溝通協調、集思廣益。同時,采取科學的評估方式也至關重要,可以采取德爾菲法[19]等科學的評估方式,評估方式的選擇需要在今后的理論和實際工作中做深入研究。
[1] 沈昌進, 杜樹新, 羅祎, 等. 進出口食品風險綜合評價模型[J]. 科技通報, 2012, 28(5): 180-191.
[2] 賀雄宙. 食品風險指數在世博餐飲食品安全保障中的分析[J]. 上海預防醫學雜志, 2011, 23(6): 292-294.
[3] 謝麗芬, 何輝, 衛熾華, 等. 東莞進出口食品安全風險分析與對策[J]. 檢驗檢疫學刊, 2009, 19(5): 72-75.
[4] 夏紹偉, 楊振斌. 系統工程概論[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1995: 213-215.
[5] DENG Yong. Plant location selection based on fuzzy TOPSIS[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06, 28(7): 839-844.
[6] WEI Yongqing, LIU Peide. Risk evaluation method of hightechnology based on uncertain linguistic variable and TOPSIS method[J]. Academy Journal, 2009, 4(3): 276-282.
[7] TSAUR R C. Decision risk analysis for an interval TOPSIS method[J].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2011, 218(8): 4295-4304.
[8] WANG Lijie, SHAO Xiangli. Study on the safety production evaluation of the coal mine based on entropy-TOPSIS[J].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hina), 2010, 16(3): 284-287.
[9] WANG Jiawen, CHENG C H. Fuzzy hierarchical TOPSIS for supplier selection[J]. Applied Soft Computing, 2009, 9(1): 377-386.
[10] 張先起, 梁川, 劉慧卿. 基于熵權的改進TOPSIS法在水質評價中的應用[J].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07, 39(10): 1670-1672.
[11] 梁祖美, 楊震川. TOPSIS法在綜合評價食品衛生中的應用[J]. 現代預防醫學, 2004, 31(2): 275-277.
[12] 陳孟裕, 高保力, 毛唯君. 出口食品農產品檢驗檢疫風險評價體系的建立[J]. 檢驗檢疫學刊, 2011, 21(4): 49-52.
[13] 郭愛明. TOPSIS法在食品生產方案決策中的應用[J]. 食品科學, 1994, 15(1): 3-5.
[14] 袁博, 王瑛, 王送. 基于改進TOPSIS方法的航空裝備預研項目技術風險評估[J].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 2011, 7(1): 34-37.
[15] 劉為軍, 魏益民, 郭波莉, 等. 食品安全風險管理基本理論探析[J].中國食物與營養, 2011, 17(7): 8-10.
[16] 中國標準化委員會. GB/T 22000—2006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食品鏈中各類組織的要求[S]. 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06.
[17] Department of Defense Standardization Bureau. MIL-STD-822C Military Standard System Safety Program Requirements[S]. Washington: Department of defens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 1993.
[18] 于復坤. 檢驗檢疫核心過程質控模式設計及質控水平評價研究[D].南京: 南京理工大學, 2010: 29.
[19] 許謹, 顏敏, 朱晶, 等. 食品安全指數模型的建立及初步驗證[J]. 中國衛生資源, 2008, 11(3): 125-128.
Supervisory Risk Assessment of Import and Export Food Safety Based on TOPSIS
HUA Cong-ling1, CHENG Wang-ming2, ZHANG Lian-jun1,*
(1. Lianyungang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Lianyungang 222042, China; 2. Jiangsu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Nanjing 210001, China)
Currently, the safety supervision of import and export foods in China is facing a grim situation. The supervision involves production risk, team risk and other risks. Using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as an ideal solution (TOPSIS) method, based on risk analysis and risk assessment code, a 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 method can be developed for the safety supervision of import and export foods. The supervision work of import and export laver at the Lianyungang port was assessed, and the quantitative data 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were compared. The model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is highly effective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nd has promising prospects.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as an ideal solution; risk assessment code; import and export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risk; assessment model
TS207.7
A
1002-6630(2014)09-0142-05
10.7506/spkx1002-6630-201409029
2013-05-19
華從伶(1985—),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進出口水產品檢驗檢疫和監督管理。E-mail:lygspyk@163.com
*通信作者:張連軍(1971—),男,高級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為進出口食品檢驗檢疫和監督管理。
E-mail:lygspy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