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江
摘要:《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振興,全民有責。以提高質量為核心,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以促進公平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加快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邁進。推動教育事業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科學發展,堅持育人為本,按照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必須始終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教育改革的戰略目標: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為貫徹實施《綱要》,全國上下各地如火如荼地進行了新課程改革,對作為新課程實施者的教師,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本文現就新課程背景下物理教師應該具備的素養,進行一些探討。
關鍵詞:新課改;物理教師;素養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中學物理教育要讓學生學習系統的物理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品味,應該改變以往被動接受知識陳舊的學習方式,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在新課程教學中多用探究式和發現式的教學方法,倡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勇于提出問題。物理教師在教學時,要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既能實現物理知識的掌握,使物理課程以學生學習為本,又要訓練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筆者認為中學物理教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提升自己的素養
一、豐富的知識素養
中學物理教師應具有精深的物理專業知識和扎實的物理基礎知識,應對整個物理學進行系統地學習,了解物理學的科學發展史,掌握經典物理、相對論物理以及現代物理學的思想和研究方法。會運用物理的方法處理問題,如對稱性的考慮和守恒量的利用、量綱分析、數量級估計、極限情形和特例的討論、簡化模型的選取,以至概念和方法的類比,實驗操作基本常識等等。在掌握物理學知識的基礎上,掌握專業知識,不僅要具有豐富、扎實的專業知識底蘊,而且應該具有在科學體系中把握自己專業知識的能力。在教學中,能夠把知識活化,真正實現科學知識、理論實踐、知識與人生的統一,充分發揮學科知識全面育人的價值。隨著新課改的到來,中學物理教師更應該加深自己的物理知識素養。新課程要求教師必須掌握教育科學的理論和技巧,要求物理教師必須熟悉物理學的歷史和現狀。同時教師要適應當前學科分化與綜合的需要,從學科交叉、學科對比、學科滲透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啟發教育。只有知識面廣了,在教學過程中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精神。教師要深鉆細研,使自己要有精深的物理學科專業知識和廣博的相關知識,知識量多了,才能使教學活動充滿生命和活力,了解最新科研成果和發展趨勢。
二、全方位的能力素養
在教學中,教師應側重提高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實施新課程,這是當代教師能力的重要標準和集中體現。新課程要求教師從知識的傳播者變成課程的構建者,學生從知識的接受者變成知識的構建者,也就是要將傳統的教學過程變成知識的形成和構建過程,要體現主導和主體的關系。為此,物理教師應具有物理觀察與實驗能力、開發課程資源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新課程要求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態置身于教學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對自身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探究,對積累的經驗進行總結,使學生形成規律性的認識,從而對教學過程不斷地進行優化。新課程要求物理教師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物理課堂教學中,能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將微觀現象宏觀地表現出來,瞬間現象轉化為較長時間的變化過程,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一些現象和規律,加快課堂教學節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三、健全的職業道德素養
教師的職業道德表現為敬業、愛生、為人師表。敬業,即熱愛物理學科教育,對所從事的工作有強烈的自豪感、光榮感和責任感,以喜愛專業、忠于職守的高尚情感去感染學生。愛生就是充分地尊重學生,由衷地熱愛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真心關愛。為人師表是教師以身作則,用自身作為榜樣教育學生,自身的一言一行都應成為學生的表率,做到為人處事要誠實,待人接物要謙虛,處理問題要公平,言談舉止要文明。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以確立教師威信與親和力,有利于教育活動的開展。教師在學生面前必須始終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榮譽,做到不因有所得而得意忘形;不因有所失而愁眉苦臉;不因困難而手足無措,也不因挫折而精神不振,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對事業的熱愛,從而對學生的理想觀、世界觀、人生觀潛移默化地起到積極的影響作用。新課程還強調教師間的經驗交流和總結,要求物理教師具有良好的交往與合作能力,使師生之間建立穩固的情感關系,從而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教育境界。和諧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只有教師具備了一定的交往與合作能力,才可能有效地指導學生之間的合作,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教師可信、可靠、可敬、可親。新課程要求物理教師要善于在交往中增進情感。教師在和學生相處時必須多一些朋友式的傾聽,進而強化和鞏固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師要多一些平等式的理解,多一些民主式的交流,培養學生正確的團體意識。
總之,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以身作則,通過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養去感染學生,有效地進行素質教育。只有在教師充分地認識到學科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才能以自己深厚的情感去感染學生,才能在物理教學中把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素質教育融為一體,從而藝術性地完成素質教育滲透的任務。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