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莉
(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寧波 315100)
新媒體眾多,而時下最為流行的有微博、微信等,作為新媒體之一的微博,截至2013年3月底,新浪微博注冊用戶數增長到5.36億,比2012年底增加6.6%,微博日活躍用戶數比2012年底增長7.8%,達到4980萬。微博等網絡新媒體改變了人們的傳播方式和交流方式,大學生也成了微博用戶的主要群體,這給我們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應用提供了全新視角。
寧波市八所高職院校都已開通學校官方認證微博,并有校團委等職能部門開通的官方認證微博。最早開通校方微博的是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通過一年的試運行,于2010年11月正式開通。而在之后的2011年里,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寧波大紅鷹學院陸續開通微博,2012年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也隨即開通,2013年浙江醫藥高等??茖W校、寧波教育學院以及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相繼開通微博。

表1 截至2013年10月23日高校粉絲數

表2 截至2013年10月23日高校發布微博數
從表1和表2不難看出,越早開通微博的高校,關注的粉絲數也越多,但并非所有高校都與其微博數成正比。
高職院校利用微博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其教育對象就是高職高專學生,所以微博的粉絲數相當重要。只有有了“觀眾”,高校才能夠去實施思想政治教育。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的官方微博辦得相當成功,自上而下,不但有校方的微博,還有各職能部門、各分院的微博,已形成較好的聯動效應。但很多高校都是先開通學校的官方微博之后,因微博多顯嚴肅,以校方的通知、新聞等形式為主,有種微博等同于網站的現象。因此,微博信息更新慢、內容少,與學生的互動差。一旦這種形象深入人心,就很難吸引學生,即使分院或其他組織再開通微博的話,粉絲也很難培養起來。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先從學校的一個二級學院試點獲得成功。一屆學生數差不多500人的二級學院于2010年開通微博,目前粉絲已超1500人。在此二級學院成功試點后,校團委于2013年初也開通了微博,粉絲數瞬間達到3000多人。同時,其他二級學院與各班級也紛紛開通微博,在保證微博粉絲數的前提下,雖然學校于2013年10月才開通校方的官方微博,但短短幾天時間形成粉絲幾百人。
學校微博作為頂層設計,需要有底層基礎作為鋪墊,所以可創建各職能部門、分院等微博,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權威部門,如學生處、團委。像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微博都有各部門微博的鏈接。寧波大紅鷹學院和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不僅有各職能部門的微博鏈接,還有校領導微博的鏈接,形成了一非常系統的體系,學生一旦有什么需求,就可以找到專屬的部門或是領導咨詢,第一時間解決問題。與此同時,某一部門的最新信息發布,就可以被轉發到學校微博,省去人為搜集相關信息的環節,方便快捷地被更多學生所接收。
從各高校的微博建設看,與學生密切相關的幾個部門所開設的微博,如校團委等粉絲數還不一定比學校的少,有些關注的粉絲數反而更多,微博發布的頻率也很快,互動非常良好。我們從中可以發現,日常學習生活中與學生接觸較多的部門,容易吸引學生的關注,方便利用微博這一網絡平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有了“觀眾”,還需要專業的“輸出者”。在微博體系構建之后,隊伍建設尤為關鍵。高校微博的管理部門多為宣傳部門,管理者都是教師,由于微博的開放性,一旦信息發布就會使所有人看到,無任何屏障,所以由教師來把控微博這一宣傳教育的窗口,以免“走錯方向”是毋庸置疑的。正是如此,隊伍中需要選拔一批不僅具有深厚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功底,還須具備心理學知識、網絡知識的教師,既能跟上時代的步伐,順應潮流,又能跟學生平等交流、良性互動,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盡早發現問題,做好疏導和教育的工作。
但是,我們在工作中會發現這樣的問題,如浙江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的微博于2013年9月4日發完微博至10月23日就再無更新,僅靠教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將優秀的學生干部、網絡人才等優秀學生吸納到微博建設者的隊伍中來。學生的優勢在于,有時間、有能力做好日常的維護,并能從學生的需求出發,挖掘學生中所熱議或關注的話題,策劃、組織開展各式的微博話題討論或活動,引起粉絲關注,形成互動,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伤麄冊陂_展工作之前,必須有專業的培訓,包括如何措辭、可以回復哪些問題、發現哪類狀況應向老師匯報、適合轉發哪些信息等相關內容,因為學生的能力畢竟有限,應將適合的工作交待給他們,發揮他們的積極作用。此外,還得將他們負責的工作進行分工,專人負責,責任到人,一旦發現問題還能追根溯源。
高校通常會對微博在校內進行宣傳,希望師生來關注,形成一定量的粉絲??墒窃诜劢z關注微博之后,管理者很少會去關注他們的粉絲,從各高校的粉絲數和關注數來看,懸殊非常大。如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粉絲1000多,關注才52,若不關注學生的微博,我們如何獲得他們的動態信息?所以管理者不僅要與學生互粉,還要留下“足跡”,即加以評論。一是可以瀏覽學生們的微博信息,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二是可以及時給予正確價值觀的引導,控制謠言或違法圖片等的轉發和擴散;三是對于學生所困惑、迷茫的問題,可以第一時間進行疏導、開解;四是緩解管理者高高在上的形象,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增加親近感,為以后的思想政治工作搭橋鋪路;五是在不斷的互動中贏得學生的信任,然后將這部分學生發展為我們的“隊伍”,幫我們關注其他同學的微博,發現問題及時匯報。
在微博內容的選取上,需要具有實際性和互動性??v觀高校所發布的微博,如就業指導方面的信息、專業學業方面的資訊等較為實際的訊息,學生關注度較高,轉發量也較大。我們就可以趁勢進行就業觀等方面的教育,使得學生主動吸收、不斷內化。當然,要想學生參與度更高,內容必須具有互動性,組織開展學生可以參與的微博活動,比如話題討論、活動倡議、評選投票、微電影等,每當設置“轉發此微博并@**位同學,能獲得**”時,學生的熱情異常高漲,如果我們能利用好這點,結合有意義的活動內容,一定能取得較好的活動效果。
從微博的教育形式來講,首先,外部灌輸式教育與學生的自覺性相結合。很多高校所開設的欄目,如微文化、城院心語、晚安紡服、早安寧職等發布一些名人名言、勵志短句,雖然這些博文幾乎沒有評論或是轉發,但是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通過灌輸性的教育,能培養學生的自覺性,注重個體內化。其次,啟發式教育。高校針對社會熱點或學生所關注的問題,在微博上發起話題討論、投票,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和思考習慣,并在學生思考陷入迷?;騼呻y狀態下,管理者適時“啟”之“發”之,能使受教育者“如醍醐灌頂”,頓然醒悟,從此對思索出的人生道理銘記于心,沒齒難忘。如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所發起的“中國夢、衛院夢、我的夢”大討論,在微博上闡述自己的夢想、理想;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對“畢業紀念品是土豪金的畢業杯還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戒指”征求學生的意見,體會到的是學生對母校濃濃的感恩之情。再次,無形的教育。這點其實在高校的微博運營中,常常看到的教育形式,即運用喜聞樂見的手段組織創意活動或榜樣式的教育,使學生不知不覺地受到良好人格和思想品德的影響和感染,進而建立正確、科學的人格和思想品德。如寧波大紅鷹學院組織的“我心目中的好老師”,轉發評論相當多,大家在評價好老師的同時,也能夠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發起的“光盤行動”,提倡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發起對因臺風菲特致特大洪水災害的余姚災區進行捐款捐物及志愿者發動的倡議,學生們都非常積極踴躍參與。最后,適當的強迫性。微博的自由度很大,若不評論或轉發,管理者無法知曉學生是否看了此微博內容,是否達到教育的目標。所以,在必須接受教育的內容方面,可以采取適當的強迫性,要求學生必須評論相關內容,以達到學習的目的。就高職學生實習階段的時事政策、黨性等學習,由于無法統一時間召集,可以通過微博的多媒體形式收看視頻,或黨小組內討論學習等等,做到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完成同樣內容的學習。
[1]郝勝杰.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應對“微博”的挑戰[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0,14(2):48-52.
[2]王雪婷.高校微博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4(11):130-132.
[3]劉建民,王嘯.寧波高校官方微博傳播實踐考察[J].寧波教育,2012(12):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