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濟南分行 丁 巖
信用卡是銀行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居民使用最廣泛的電子支付工具之一,在刺激居民消費、拉動內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隨著社會信用環境建設的不斷完善和信用卡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 信用卡業務創新發展,助推經濟社會發展作用明顯。
在我國,專門規范信用卡業務的法規制度和規范性文件較少,一般將信用卡業務納入銀行卡業務管理制度一并規范。
(一)基礎制度日益健全。1999年,《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頒布,這是我國第一部全面規范和調整銀行卡業務的部門規章。2010年,《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發布,將從事銀行卡收單業務的第三方支付機構納入中國人民銀行監管框架。2011年,《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出臺,從業務準入、發卡和收單業務管理、監督管理等方面,對信用卡業務進行了規范。2013年,《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相繼發布實施,對規范收單機構經營行為、維護銀行卡市場競爭環境奠定基礎。這些基礎制度的出臺,對嚴格市場準入,規范信用卡受理市場,推動信用卡業務健康持續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監管制度持續強化。2006年,中國人民銀行和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共同發布了《關于防范信用卡風險有關問題的通知》, 對如何規范信用卡發卡和受理行為進行了強調。2009年,中國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公安部、工商總局聯合下發《關于加強銀行卡安全管理預防和打擊銀行卡犯罪的通知》,并配套下發了有關貫徹實施意見,對銀行卡發卡、受理和交易的各個環節進行了規范,有效促進了發卡銀行和收單機構信用卡業務安全管理能力和風險防控水平的提高。2014年,中國人民銀行下發《關于加強銀行卡業務管理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銀行卡發卡和收單環節要求,規范銀行卡業務管理,維護銀行卡市場秩序。
(三)配套司法解釋不斷完善。2005年,刑法修正案(五)進一步提高了信用卡犯罪刑罰標準。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關于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信用卡虛假申請、信用卡詐騙、信用卡套現等犯罪活動的具體法律適用標準進行了明確。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下發《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了明知他人實施詐騙犯罪,為其提供信用卡幫助的,以共同犯罪論處。和信用卡業務相關的司法解釋的完善,提高了信用卡業務犯罪成本,增強了對不法分子的震懾力。
(一)發卡規模穩步增長。截至2013年末,全國累計發行信用卡3.91億張①,較2012年末增長18.03%,信用卡發卡量持續平穩增長。信用卡人均持卡量為0.29 張,較2012年末增加0.04 張。全國僅北京和上海的人均信用卡持卡量超過1張,分別為1.63 張和1.30 張。信用卡發卡量與地區經濟發展情況密切相關,經濟發達地區信用卡發卡市場活躍。從行別看,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仍然是信用卡發卡市場的主力軍。
(二)受理環境持續改善。截至2013年末,全國聯網POS和ATM分別為1063.21萬臺和52.00萬臺,較2012年末分別增長49.37%和25.12%。每臺POS和ATM 對應的信用卡數量分別為37 張和752 張,較2012年末分別減少10 張和45 張。信用卡受理環境持續完善,信用卡應用商戶數量不斷擴大。截至2013年末,全國銀行卡跨行支付系統聯網商戶763.47萬戶,較2012年末增長57.98%,涉及范圍除賓館、酒店外,還包括日用百貨、超市、加油站、旅游景點等民生支付領域。
(三)信用卡交易規模不斷擴大。截至2013年末,全國信用卡授信總額和期末應償信貸總額分別為45723.56億元和18423.61億元,較2012年末分別增長31.17%和61.80%。卡均授信額度為1.17萬元,較2012年末增長11.43%;信用卡授信使用率為40.29%,較2012年末上升7.62個百分點。從行別看,股份制商業銀行、國有商業銀行信用卡授信使用率較高;從地區看,福建、廣東授信使用率較高。
(一)信用卡業務監管體制有待進一步理順。截至目前,信用卡業務主要監管部門尚未明確,中國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分別依據相關法律規章,履行信用卡業務監管職責。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管協調機制,行政資源浪費與監管真空并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信用卡業務的持續快速發展。一方面,兩部門都在開展對信用卡業務的監督管理,但對部分業務的監管方式和監管力度的看法不盡相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監管效率和監管權威。另一方面,雙頭監管格局難以實現對信用卡所有業務環節的無縫監管,可能造成對部分風險點的監管真空,也在一定程度上延滯了相關法規制度的出臺和完善。
(二)信用卡業務法規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隨著信用卡業務的快速發展,信用卡普及率不斷攀升,信用卡市場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和新現象,但我國尚未頒布實施專門規范信用卡業務的法律法規。在法律級次較高的部門規章中,《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由于制訂年份較早,很多內容已與目前業務實際不相匹配,《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未形成涵蓋外包服務機構、特約商戶、銀行卡跨行清算機構等信用卡業務主體的監管規則體系。其他規范性文件法律效力不高,缺乏相應的罰則,對信用卡市場參與主體的約束力較小,相關司法解釋雖然加大了對信用卡犯罪的打擊力度,但在國內信用卡犯罪日趨突出的背景下,未解決懲治信用卡犯罪的全部問題,特別是信用卡新型詐騙問題。
(三)信用卡業務經營模式有待進一步完善。信用卡作為個人消費信貸產品和消費結算中間業務的工具,是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和信用信貸業務的重要載體,但我國相當一部分信用卡經營機構尚未培育形成具有本機構特色的經營模式,信用卡信用支付功能未充分發揮。信用卡產品同質化嚴重,創新不足,各發卡行在進行信用卡產品研發和營銷時,往往以產品為中心,缺乏對目標客戶的深入細致分析,未能充分把握客戶需求發展趨勢,導致一些細分產品的吸引力無法長期保持。同時,由于缺乏對信用卡專有品牌的持續宣傳和維護,客戶黏度和忠誠度普遍較低。
(四)信用卡業務安全管理有待進一步強化。隨著我國信用卡業務的快速發展,信用卡套現、偽卡欺詐等風險案件呈高發態勢,信用卡業務安全管理形勢嚴峻。一方面,部分發卡銀行為追求短期經濟利益,違背根據持卡人信用情況確定授信額度的原則,重復授信嚴重。超出持卡人償還能力的風險授信,不但造成了信貸資源的浪費,也加大了銀行可能面臨的信用風險。另一方面,在越來越多的支付機構進入收單市場,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的情況下,部分收單機構未嚴格落實商戶實名制審核要求,導致風險事件頻發。此外,隨著快捷支付需求的增長,信用卡支付呈現出“無卡化”趨勢,傳統的面對面有磁有密支付模式逐步向非面對面無磁無密支付模式轉變,客觀上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隱患。
(一)理順信用卡業務監管體系。中國人民銀行負有“維護支付、清算系統的正常運行”的法定職責,在支付清算領域具備較強的技術和信息優勢,在信用卡業務創新和發展方面具有很強的影響力。2008年,中國人民銀行三定方案也在實質上賦予了中國人民銀行作為信用卡業務主要監管部門的職責。宜通過立法形式進一步明確中國人民銀行對信用卡等零售支付的監管主體地位及相應監管職能,同時細化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對信用卡的具體監管職責,從制度上促進信用卡業務的全流程無縫監管的實現。
(二)完善信用卡業務法律體系。從信用卡市場發展成熟的國家看,信用卡業務的健康有序發展與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密不可分。以美國為例,美國關于銀行卡管理的基本法律比較多,包括《誠實信貸法》、《公平信用報告法》、《公平債務催收作業法》等,對規范授信、平等授信和保護個人隱私權等方面進行了規定,這些法律構建了美國信用卡業務快速發展的法律環境。建議借鑒美國等信用卡業務發展成熟國家的經驗,盡快建立和完善信用卡相關法律法規,推動《銀行卡條例》出臺,提升我國信用卡業務管理法律層級。同時,建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針對信用卡新型詐騙出臺司法解釋,明確基于信用卡賬戶的非面對面欺詐屬于信用卡詐騙犯罪,提出規范授信、平等授信的要求,明確非法套現行為特別是新技術手段下的信用卡套現的構成要件和處罰標準,完善單位觸犯信用卡犯罪刑罰規定,加大對信用卡套現和信用卡詐騙的威懾、打擊力度。
(三)營造推進信用卡業務發展的政策環境。韓國通過政府施行全面干預,實現了信用卡業務的跨越式發展。可以借鑒韓國經驗,大力發展和推廣公務卡,拓展銀行卡受理區域和行業范圍,加大銀行卡受理機具布放力度,加快我國信用卡業務發展。同時,政府出臺相關財政稅收政策,進行稅收減免和返還,將信用卡產業節約的社會交易成本所創造的價值,提供給參與各方共享,鼓勵刷卡消費,促進信用卡產業進入良性發展軌道。此外,持續推進農村支付服務市場建設,改善農村地區支付環境,逐步激發農村地區非現金支付服務需求,推動金融機積極開發和推廣符合“三農”需求和特點的信用卡產品,整合各方資源推動農村地區受理市場建設,促進農村地區信用卡業務快速發展。
(四)創新信用卡業務經營模式。信用卡業務能否長遠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信用卡業務的收益能力。推動信用卡業務持續發展,需要提升信用卡業務的收益能力。一是鼓勵循環業務與分期業務結合,實現對不同持卡人的靈活定價。對客戶需求進行細分,提供不同功能和價格機制的信用卡產品,既滿足低風險偏好客戶的信貸需求,又使銀行能夠較好地控制風險,形成風險與收益的合理匹配。二是靈活設置信用卡透支期限,滿足持卡人個性化需要和財務安排。例如可從交易日次日起按照消費貸款利息計息,避免客戶因未在免息還款期內還款而承擔較高的罰息。三是積極推動信用卡服務創新,為客戶提供各項消費數據分析、刷卡定制、移動支付等增值服務,提升服務水平,增強消費者刷卡體驗,實現持卡人、商戶、銀行和相關產業鏈多方共贏。
(五)加強信用卡安全管理。安全是信用卡業務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應高度重視信用卡發卡環節的賬戶實名審核和收單環節的商戶實名制審核,采取親訪親簽等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止不法分子通過虛假申請卡片或POS 機實施違法犯罪活動。密切跟蹤、關注新興信用卡業務,秉持“防范風險與鼓勵創新相統一”的原則,在規范發展的前提下鼓勵信用卡業務創新,給社會公眾提供更為安全、便捷的支付服務。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整合金融、公安、工商、稅務、交通、海關、法院等各部門信息,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有力防范和打擊信用卡違法行為。此外,持續加強信用卡安全使用方面的宣傳教育,引導持卡人增強安全用卡意識和能力,維護持卡人的合法支付權益。

注釋:
①除特殊說明外,本文數據均來源于《支付業務季報.2013年.第四季度》,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編,中國金融出版社,2013.4。
1.歐陽衛民.2011.支付與金融.中國金融出版社。
2.彭小軍.2010.轉型時期中國信用卡發展路徑探索.中國信用卡,1。
3.魏鵬.2011.從國外銀行卡產業發展看中國信用卡業務核心競爭力的提升.銀行卡研究資訊,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