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明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王紅敏
(一)“營改增”稅務制度的主要內容。所謂的“營改增”稅務制度,就是將營業稅改為增值稅的一種稅務制度。其主要內容是將一些行業中原有征收營業稅的應稅項目改為征收增值稅,從而通過對增值部門稅務的征收,來減少企業重復納稅的問題,減輕企業的稅務負擔,對企業發展特別是服務行業的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營改增稅務制度在交通運輸業與現代服務業兩個行業中開始展開,從當前發展現狀來看,其對小型企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企業原有征收5%的營業稅,通過營改增之后,稅率可以降到3%左右,從而推動了小型企業的不斷發展。
(二)“營改增”稅務制度的實施意義。營改增稅務制度最為明顯的意義在于政府對小型企業發展的推動與扶持,對企業稅務負擔的有效緩解。其實施意義主要存在兩個方面。首先,營改增稅務制度的實施有利于企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對于服務業這類新型產業來說,全額征稅會造成企業稅務過重,影響企業的長期發展。其次,營改增稅務制度的實施能夠有效推動我國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在原有的稅務制度下,企業產品出口不會有退稅政策,使得產品競爭力減小,而營改增之后,稅務制度開始與國際接軌,從而推動企業產品出口及企業多元化發展的進行。
(一)服務業定價機制發生變化。就服務業來說,由于影響因素眾多,定價制度較為靈活,因此稅務制度的改變會對服務業定價制度造成一些影響。在營改增之前,在服務業,向企業所征收的營業稅稅率為5%的服務項目,而在營改增之后,需要對扣除營業稅的部分征收6%的增值稅。從理論上來說,企業要想獲得同等的利潤,就必須將價格提升1.1%。因此,對于企業是否要提升價格來增加收入,需要企業在財務管理及經營過程中對眾多因素進行分析后決定。
(二)稅款計算方法發生變化。營改增實施后,企業在開展對外業務收入時會產生增值稅銷項稅額,在企業的日常采購,如對企業固定資產的購置、設計制作服務的支出等,在與供應商交易時,一般可以獲得增值稅發票。而對于發票上的稅務通常可以通過銷項稅去掉進項稅的計算方式來進行抵扣,這與原有的營業稅依據收入比例來進行納稅的方法有所不同。另外,企業在給顧客開出增值稅發票時,稅控系統會根據增值稅稅額來對銷項稅額進行計算,從而對企業的應繳納稅款的計算及稅款的時間確定造成影響。同時,對于開出營業稅發票而沒有得到匯款的顧客,當營改增實施之后,顧客也會考慮到進項稅抵扣,要求將營業稅發票改開為增值稅發票,從而造成當期企業稅款計算出現混亂。
(三)適用稅率及計稅基數發生變化。作為服務業的納稅主體,咨詢服務業在營改增之前,其納稅方式采取征收5%營業稅率的方式來進行,但在營改增之后試點企業采取6%的增值稅率實施征稅。倘若考慮消除進行抵扣所造成的影響,營改增的實施使得服務業的稅負比例提高1%,但是具體還得看企業可以進行抵扣的進項稅稅款為多少。但從計稅基數來看,營業稅的計稅基數為營業額,而增值稅的計稅基數為企業銷售時發生的銷項稅扣除采購中產生的進項稅的差額。
(四)企業財務分析方式發生變化。根據目前的會計準則,在對企業損益表中的主營業務收入進行核算時,其是包含營業稅含稅收入額的,但在營改增之后,對主營業務收入的核算就應該為去除稅后收入額。當企業實際稅負額度變化不大時,即使企業的凈收益數據所受影響不大,企業的利潤率數值也會隨著主營業務收入額的變化而上漲。另外,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由于增值稅不在損益表中反映出來,因此在財務處理上所采用的記賬方式也會發生變化,這些變化都會對企業的財務報表中的數據結構及企業財務分析數據造成影響。
(五)企業對發票的管理與使用發生變化。企業對外服務所產生的銷項稅額與購買商品與服務時產生的進項稅額,影響企業增值稅繳納金額的產生。因此相比較而言,稅務部門在進行稅務稽查時對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要比營業稅發票的管理要更為嚴格。企業在對增值稅發票進行使用、管理與開具的時候,都需要根據《刑法》條例做到嚴格執行,偽造與非法出售增值稅發票的行為將會受到有關部門的相應處罰。
(一)對“營改增”稅務項目進行有效的考量。企業在進行財務管理時,需要對營改增的項目實施仔細考量,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對優化單位進行必要修改,并提供營改增的詳細內容,從而對項目進行進一步研究。在對稅務支出進行探究之后,通過對設備、材料及方法的更新,減少稅款,增加企業的實際效益。
(二)通過內部控制及成本優化來節約成本。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內部機構進行合理的優化與配置,從而增加財務管理的有效性,降低財務成本,通過人員的合理安排,將企業的工作效率發揮到最大化,避免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混亂情況。
(三)提升財務及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企業在實施財務管理時,在完成人員配置工作之后,需要對財務人員的綜合能力加以培訓,并能夠對營改增的具體內容與兩種稅務制度之間的差別進行學習。另外,在培訓過程中還需要通過對財務及成本的有效監督與審計,從而避免人為過失因素在工作中的出現。
(四)通過績效考核來提高員工工作效率。通過績效考核制度與責任制度的有效實施,能夠提高財務人員適應營改增稅務制度的積極性。在實行績效考核制度時,需要將績效與員工的收入聯系到一起,從而提高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員工的責任感,使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更加有效、精準地進行,從而做到對企業利益的有效維護。
(五)對增值稅發票的有效管理。普通發票與增值稅發票的不同不僅僅體現在業務方面,還體現在稅務憑證的作用上。相比較而言,增值稅發票具有稅負連續性,將商品的生產與銷售各個環節聯系到一起,因此對發票的管理、開具、作廢等各個環節都較為嚴格。因此,在營改增稅務制度實施過程中,企業要加強對增值稅發票的管理與使用,不論是財務部門還是其他相關部門,都需要在增值稅發票的各個環節中做到足夠的重視。
營改增稅務制度從企業收入、利潤、稅金等各個方面出發,對企業的財務管理有很大程度的影響。雖然通過試行的實踐表明,以服務業為代表的大多數試點企業在營改增稅務制度中受惠,但是仍舊存在一些企業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對營改增稅務制度還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因此對于企業來說,要在實施財務管理中對營改增稅務制度做到充分認識,從而采取有效措施,幫助企業的快速發展。
1.程雙華.2013.淺談營改增對建筑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會計師,3。
2.孫艷.2013.淺析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財經界(學術版),6。
3.尹旭.2013.淺談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以及加強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