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武漢航道工程局 張紅漫
慈善組織是非營利組織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整個社會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一些發達國家,慈善組織擁有著很高的社會地位,人們對其擁戴程度也很高,這與其完善的管理體制和服務理念以及實際作出的貢獻是密不可分的。但是,目前在我國,慈善組織是一個備受爭議的社會組織,頻頻曝出的財務問題不禁讓社會大眾去質疑它在我國的存在性,同時這些財務問題的曝光也引發了人們的恐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了我國慈善事業的發展。那么慈善組織為什么會出現各種財務問題?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呢?
(一)慈善組織財務報告的使用者。財務報告的使用者可以分為內部使用者和外部使用者,內部使用者主要是內部的管理者;外部使用者則比較多,包括政府部門、捐贈人、受益人、社會公眾等。慈善組織的外部使用者尤其是捐贈人和政府部門會更關心財務報告,更關心資金的安全和使用情況等。
(二)慈善組織財務報告的目的。財務報告是財務信息的一個載體,它對于財務信息的使用者來說非常重要。外部信息使用者通過對財務報告的分析可以了解企業或其他組織的財務運行狀況。對于慈善組織而言,外部信息使用者尤其是資金的捐贈者對慈善資金的使用情況非常關注,而慈善組織的財務報告是他們了解財務信息的一個關鍵渠道。慈善組織與企業在性質上有本質區別,但是兩者的財務報告要達到的目的卻有相似之處。慈善組織財務報告的目的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面。第一,反映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慈善組織的資金來源于政府和社會公眾,慈善組織的管理者并不擁有資金的所有權,其在組織中是因受資金捐贈者的委托而管理資金,管理者履行職責的效率和效果對資金的所有者很重要。為了了解管理者履行其職責的情況,財務報表是提供這方面信息的一個重要途徑,其中,反映管理者業績的會計信息是必不可少的。第二,向財務報告的使用者提供有效信息從而有助于其進行決策。這里的使用者既包括原有的捐贈者,也包括潛在的捐贈者。這些信息包括服務成本、服務或產品的質量、資金的使用和變動情況等。對于現有的捐贈者而言,他們需要從財務報告中了解這些信息來決定是否繼續其慈善行為;對潛在的使用者而言,這些信息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決策,即他們會捐贈資金給那些運營情況好、服務周到、受贈者反映良好的慈善組織,而對那些私吞善款或者運營效率低下、受贈者反映不良的慈善組織視而不見。
(三)慈善組織財務報告的內容。慈善組織財務報告的內容包括資產負債表、業務活動表、現金流量表、職能費用表、財務報表附注和其他財務報告。資產負債表也叫財務狀況表,與企業類似的是,慈善組織的資產負債表也反映資產、負債以及凈資產的類別和數量,不過其在資產、負債以及凈資產類別的具體界定上面有特殊的地方。例如,對于受贈所得的圖書等非資金項目,慈善組織要單獨將其作為文物文化項目進行列報。業務活動表反映了一個會計期間內慈善組織的運營情況,它包含該組織在這個會計期間的收入、費用和凈資產的變動情況,因此,業務活動表與企業的利潤表類似,但也有特殊的地方。例如,業務活動表沒有利潤項目,對于收入和費用共同作用的結果在凈資產中反映。慈善組織的現金流量表與企業的現金流量表在編制原理和方法上面很相似。職能費用表是慈善組織與企業財務報表的最大不同點。在企業中,費用直接在企業的利潤表中反映。慈善組織之所以把職能費用單獨反映在一張報表上面,這與它的性質和使命是密不可分的。慈善組織作為非營利性組織,每一項資金的使用尤其是內部管理者的花費是備受關注的,因為使用不得當很容易惹人非議,從而制約慈善組織的發展。職能費用表把慈善組織的費用分類進行了列示,方便人們了解這些費用的使用情況。
(一)管理效率低。慈善組織的財務報告頻頻出現問題與其混亂的內部管理制度是密不可分的。慈善組織缺乏像企業那樣有效的內部治理結構,其內部管理的行政色彩很濃厚,在決策方面往往是某些重要職務的人員說了算,缺乏健全有效的決策體系。另外,組織結構不健全也使得管理成本高,與國外的慈善組織運營成本相比,我國的管理成本是很高的。在混亂的管理制度下,相應的財務制度也弊端重重,慈善組織內部的這些缺陷使得其運營效率低、資金得不到高效率的使用,出現財務問題更是可想而知。
(二)缺乏公信力。缺乏公信力是目前中國慈善組織普遍面臨的一個問題,人們對慈善組織的不信任會直接加重人們對其公布的財務報告的不信任度。公信力是慈善組織贏得社會公眾信任、獲得善款的一個重要條件。慈善組織的資金除了有一部分是來自政府以外,還有很大一部分資金是來自于社會公眾的自愿捐贈行為,有善心的人們總是希望捐出去的資金能夠被合理地運用到需要幫助的那些人身上,而不是被不懷好意的人肆意揮霍。我國的慈善組織發展歷史比較短,組織結構還不健全,在監督機制不能有效發揮作用的情況下,那些自律性不高的慈善組織很容易背離公益目的,有些權力大的管理者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此外,有些慈善組織與商業組織發生合作關系,讓原本的非營利組織又擁有了一定的營利色彩,這難免會讓慈善組織在復雜的身份中迷失方向。
(三)財務報告質量低。目前,有一部分慈善組織采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是《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有一部分則采用《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兩套會計制度對于財務報告的編制要求不統一。實務中,慈善組織編制的財務報表漏洞百出,有的是因對準則的理解不當導致,有的則是很明顯的低級錯誤,這些問題的存在很難讓人從中獲取有用的財務信息。
(一)加快慈善組織的管理體制改革。慈善組織本應是民間力量自發形成的公益性組織,但是在我國慈善組織的行政色彩比較濃厚,政府對慈善組織的干預較多。因此,為了解決管理效率低下的問題,首要步驟是淡化慈善組織的行政色彩,政府要逐漸減少干預,增強慈善組織的自我管理意識和能力。此外,慈善組織可以借鑒企業的經營管理制度并聘請職業管理人員從事管理工作,建立良好的內部治理結構,從而確保慈善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
(二)建立全方位的監管模式。慈善組織的資金來源于各種渠道的捐贈,為了高效使用慈善資金,監督體制至關重要。慈善組織的監督工作比企業更復雜也更重要,它不僅需要內部機構的監督,更需要外部組織的監督。在企業的內部治理結構中,監督部門往往發揮不了實質性的作用,在慈善組織中更是這樣。因此,外部監督必須起到應有的作用。為了減少慈善組織與社會公眾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現象,有必要建立一套由法律、政府、媒體以及社會輿論構成的監督體系,對慈善組織的活動進行評估與問責。
(三)加強內部控制,規范財務報告制度。相關部門需要完善慈善組織的立法工作,建立統一的財務報告制度,從而給財務報告的編制提供制度保障。同時,良好的制度還需要內部機構的配合來付諸實踐,內部機構的有效運轉是提供高質量財務報告的必備條件。此外,有必要引入外部審計部門來解決慈善組織財務報告質量低下的問題。目前,慈善組織的財務報告并沒有要求注冊會計師進行審計,如果引入獨立第三方對慈善組織的財務報告發表審計意見,將會減少財務報告質量低下的問題。
1.耿瑋.2011.非營利組織財務報告及信息披露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
2.劉亞莉、王新、魏倩.2013.慈善組織財務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因素與后果研究[J].會計研究,1。
3.路文婷.2014.慈善組織內控與審計制度的問題與對策[J].新會計,2。
4.易金翠.2012.公益慈善組織有效信息披露機制的思考——基于信息需求者視角[J].會計之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