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中共一系列反腐動作傳遞了鮮明的信號:“打虎”無禁區(qū)。
2013年12月29日,四川省政協主席李崇禧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調查。李是當月第6位接受調查或被處理的省部級官員,是繼蔣潔敏、李東生之后被查處的第3位正部級官員,同時是2012年以來繼李春城、郭永祥之后四川省被調查的第3位省部級官員。隨著他的被調查,十八大以來落馬的省部級官員增加到了18人。
除了四川之外,此輪反腐的另一個腐敗重災區(qū)是中石油。隨著中石油集團原副總經理兼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永春、中石油副總裁兼長慶油田分公司原總經理冉新權、中石油原總地質師兼勘探開發(fā)研究院院長王道富、中石油集團原副總經理李華林、中石油昆侖天然氣利用有限公司原總經理陶玉春的先后被調查,原中石油總經理、國資委主任蔣潔敏也隨之落馬。蔣是十八大后首個受調查的中央委員,他的落馬,使得“打虎”提速。
這場“反腐風暴”的力度遠超人們的想象。年末,中共中央印發(fā)了《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2017年工作規(guī)劃》,并發(fā)出通知,要求各地區(qū)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zhí)行。
《規(guī)劃》再次強調,今后五年仍將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這個論調也是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一貫的要求。2013年1月22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中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從嚴治黨,懲治這一手決不能放松。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不論其職務多高,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決不是一句空話”。
12月20日,中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披露公安部原副部長李東生接受調查的消息。兩天后的12月22日,該網站刊文《重溫毛澤東反腐倡廉思想:從我做起 懲腐不貸》,此文轉發(fā)自當天的《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隨后的一天,網站又刊發(fā)了來自陜西省紀委的文章《讓延安精神在新時期反腐倡廉建設中再放光芒》。
回顧中共黨史上的反腐,1926年中共中央擴大會議上發(fā)出的《關于堅決清洗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可以說是中共第一個反腐文件,文件這樣表述,“在這革命的潮流仍在高漲的時候,許多投機腐敗的壞分子,均會跑在革命的隊伍中來,一個革命的黨若是容留這些分子在內,必定會使他的黨陷于腐化,不特不能執(zhí)行革命的工作,且將為群眾所厭棄。所以應該很堅決地洗清這些不良分子。”作為一名革命黨,對于腐敗分子是毫不留情的清除,這種思路一直延續(xù)到建國之后。1952年中共天津地委書記劉青山、天津地區(qū)行專員張子善因貪污等罪行被判死刑,此案被稱為新中國第一大案。
新時期的中共領導人,如何在承繼革命時代反腐方式的基礎上應對新的形勢,則不僅需要反腐手段的完善,更要思維方式的調整。2013年,中共中央一步步創(chuàng)新并實踐自己的反腐新思路。從“八項規(guī)定”,到中央巡視組,再到“七項整治”等,都顯示了新一屆領導集體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的決心。縱觀這些舉措,確實發(fā)揮了應有的作用,也在致力于克服運動式反腐的弊端,尤其是《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2017年工作規(guī)劃》,更是向制度反腐邁進的一大步。
中國的反腐大業(yè),可貴之處在于有民意支持,若抓住機會,在法治框架內,完善制度反腐機制,將是執(zhí)政黨對全面深化改革期許的回應。
可以預見的是,進入2014年,中共領導層的反腐敗行動是不會減弱的。而且正如專家分析的,就目前的情形來講,舉報途徑已非反腐機制的瓶頸,民眾的知情權是在以制度來保證落實的,因為知情權是制約權力的一劑良藥。
對此,《規(guī)劃》做了相關規(guī)定,包括嚴格落實《黨政機關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條例》以及國家工作人員因公臨時出國(境)、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黨政機關樓堂館所建設和辦公用房清理等方面的制度規(guī)定,完善公務用車配備使用管理辦法,規(guī)范并嚴格執(zhí)行領導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切實解決違反規(guī)定和標準享受待遇等問題;還包括修訂《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試行)》,完善領導干部報告?zhèn)€人有關事項制度,推行新提任領導干部有關事項公開制度試點,制定配偶已移居國(境)外的國家工作人員任職崗位管理辦法。
以科學的態(tài)度完善反腐機制,是新一屆領導集體的新思路。引人注目的是,《規(guī)劃》還對于改革中共的紀律檢查體制做出了新的部署,包括改進中央和省區(qū)市巡視制度,推動中共的紀律檢查工作雙重領導體制具體化、程序化、制度化等。“打老虎”讓民眾收獲信心,而身邊腐敗現象減少乃至消失,才能真正讓民眾更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