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孫立晨,張國鋒
·教學科研·
PBL教學模式在中藥成分分析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李敏,孫立晨,張國鋒
采用PBL教學模式應用于中藥成分分析實驗教學,以提高教學質量,增加學生的獨立性和創新性能力。
中藥成分分析;實驗教學;PBL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是由美國神經病學科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學醫學院首先試行的一種教學模式。PBL法的特點是以學生為主體,在任課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行提出問題、搜集資料、分析歸納、得出結論的過程,學會如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1]。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師生之間只是傳授者與吸收者之間單向傳輸與被動吸收的教學方法,PBL能更有利于發揮學生個性,極大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中藥成分分析》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運用物理、化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中藥成分,以達到控制中藥質量的一門學科[2]。與其他課程不同,中藥成分分析是一門特殊的應用學科,具有發展進步的特性。其工作依據《中國藥典》不斷更新,質量控制方法飛速發展,使得統編教材的實驗教學內容常表現出一定的滯后性。目前,中藥成分分析課程及實驗所用教材是參考2005年版《中國藥典》編寫的,部分內容已較為陳舊,與現行版藥典不符。
為順應時代需求,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已成為社會對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重新定位。針對以上問題,對《中藥成分分析》實驗教學進行了改革研究,嘗試將PBL教學法引入實驗教學。
1.1 研究對象
以我校藥學院2011級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1班和2班的學生為教學研究對象,共64人。
1.2 研究方法
(1) 教材: 2個班均使用郭玫主編的《中藥成分分析》第一版,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
(2) 授課方式: 根據教學目標和任務,結合中藥成分分析在本專業應用的情況,根據各章節的特點來選擇教學方法,如中藥成分的鑒別、檢查、含量測定和質量標準制定等,運用PBL教學法。
中藥成分分析課程的重點即是中藥材質量標準的制定,故在實驗教學中著重訓練學生對現行中藥材質量標準制定方法的掌握和實踐能力。我們以2010年版《中國藥典》中所收載中藥材的質量標準中還有待完善的部分作為實驗內容選擇的參考范圍,由教師指導每個小組選擇中藥材品種(如枳實、白花蛇舌草等)。確定品種后,同學課后通過數據庫、互聯網等進行資料查閱,設計該中藥材的鑒別、檢查和含量測定等質量標準研究方案。
分組: 每個班的學生自由組合成若干小組,每組5~8 個人并選定組長。
提出問題: 教師根據每個組的實際情況,向學生提出問題。
搜集資料: 學生通過互聯網、圖書館等渠道搜集資料,小組內部提出解決問題擬采用的方案。
討論: 每個小組指派一人代表所在小組采用PPT形式向全班同學報告本組搜集資料情況或組織有教師參與的組內討論。
總結: 教師根據學生匯報情況,進行總結,歸納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實驗結束后,通過課后調查了解學生對在中藥成分分析實驗教學中應用PBL教學模式的建議。調查內容包括了解該教學方法對激發同學學習興趣是否有益,是否有助于同學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否能夠增強同學的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是否有益于同學畢業后盡快適應實際工作等方面。通過學生實驗成績和調查結果來評價該教學模式在中藥成分分析實驗教學中應用的實際效果。
傳統的中藥成分分析實驗教學,所有學生均按照實驗教材固定的實驗內容和實驗步驟進行試驗。由于學生只是機械按照教材及教師所講授的內容去做實驗,未親自參與實驗方案設計,依樣畫葫蘆,只是單純的進行操作,而對其實驗原理、實驗依據等思考甚少,直接影響實驗教學的效果,更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而PBL的教學模式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團隊精神和相互協調的能力,加強同學老師間的溝通,也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大提升教學效果。
[1] 任波,張梅,范成杰.中藥制劑分析實驗PBL教學模式的研究[J].中藥與臨床,2012,3(6):49.
[2] 郭玫.中藥成分分析[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1.
(責任編輯: 胡慧玲)
Applicati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mode in experiment teaching of Chinese herb analysis
LI Min, SUN Li-chen, ZHANG Guo-fe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 Jilin 132101, Jilin)
PBL mode is used in experiment teaching of Chinese herb analysis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increase student’independen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Chinese herb analysis; experiment teaching; PBL
R 284
A
1674-926X(2014)02-015-02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中藥學院,吉林 吉林 132101
李敏(1984-),女,碩士,助教,研究方向為天然藥物化學Tel:15843288295 Email:limin1042004@163.com
201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