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藥師園地·
科學培育規范管理,建立穩步發展的臨床藥學服務團隊
——吉林大學第二醫院臨床藥學實踐
吉林大學第二醫院藥品管理部是負責全院臨床用藥管理和實施藥學技術服務的重要科室,是集藥品供應、藥事管理、臨床藥學、教學科研一體化的綜合性科室,始終以確保合理用藥為宗旨開展各項工作。
發展以人為本,人才以用為本,為了培養和造就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臨床藥學人才隊伍,根據業務范圍和實際需求,逐步設立了專科臨床藥師、信息藥師、ADR監測員、抗菌藥物監測員、績效管理員和教學科研秘書等臨床藥學崗位。并成立了由科室骨干和相關人員組成的藥物咨詢小組、處方點評小組、醫囑點評小組、質量控制小組等管理組織,承擔各項工作。
2007年開始制定臨床藥師培養計劃,擇優選拔年輕藥師開展深入臨床的藥學服務工作,現有專職臨床藥師5名,均經過衛生計生委規范化培訓,分別為急救醫學科、呼吸危重癥醫學科、心血管內科、腎病內科和腸內腸外營養專業臨床藥師。近期準備繼續培養腫瘤、小兒專業的臨床藥師。
臨床藥學人才梯隊建設關乎學科可持續發展,為逐步建立臨床藥師制度,科室為各崗位人員明確制定個性化的工作目標和發展方向,給予崗位相關的繼續教育和培訓深造機會,并定期進行崗位工作總結和綜合測評。
臨床藥師通過查房、病例討論、會診等形式直接參與藥物治療方案的制定;通過HIS系統對所在科室患者用藥醫囑進行審核,發現用藥不適宜、不規范的問題,并及時與科室溝通;通過為科室醫務人員授課和提供藥物信息咨詢服務進行合理用藥宣傳和指導;通過對在院患者進行細致的用藥指導和用藥監護,為出院患者進行長期用藥教育和隨訪,提高患者依從性,保障藥物治療的安全有效。臨床藥師除了開展個體化藥學服務,還將臨床實踐與科研相結合,進行循證藥學、藥物利用評價、藥物經濟學等相關課題研究。
近年來,臨床藥師在工作實踐中已累計完成藥物信息咨詢服務400余次,完成藥歷500余份,收集上報藥品不良反應報告1500余份,參加疑難危重患者會診50余次,為臨床科室進行合理用藥相關培訓60余次。通過積極拓展工作領域,不斷積累藥物治療經驗,努力提高專業知識水平,臨床藥師的能力素養與專業形象得到了顯著提升。
2010年我院成功申報成為衛生部臨床藥師培訓基地,獲準培訓專業分別為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ICU和縣級抗感染4個專業,截止目前已培訓30余名學員。我院成立了培訓工作領導小組,全面協調基地建設與管理;通過嚴格的新生入學資格考試,控制生源水平;通過階段考核與總結,針對不同時期的培訓學員定期糾偏和促進提高;定期舉辦臨床藥師沙龍,交流實際工作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從理論授課到臨床實踐,從過程管理到結業考核,認真執行規范化培訓要求。
臨床藥師是保障合理用藥機制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在醫療健康事業中扮演著管理者、監督者、參與者和服務者的多重角色。
建立行之有效的藥事管理綜合績效考核體系,每月將臨床科室抗菌藥物管理指標、藥占比、退藥比、門診處方點評、住院醫囑點評、ADR與安全用藥6部分內容納入統一管理,并與科室績效掛鉤。通過定期對藥物臨床應用數據進行動態監測,對可能存在異常使用的品種進行專項調查分析,并與醫務部聯合下發合理用藥溝通單,督促科室自查自糾和實施整改。
通過門診處方點評和住院醫囑點評,直接評價和監督臨床用藥情況,并將點評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與臨床科室及相關個人進行溝通反饋。院內OA網開設“藥學服務中心”專欄,發布合理用藥信息,公示藥事管理結果。引進《臨床用藥管理監控系統》,方便臨床查詢用藥信息。在掃描版說明書數據庫基礎上,開發《超說明書用藥管理平臺軟件》,實現超說明書用藥在線預警、審批、處方點評、統計評估等功能,以行政干預與技術干預相結合的管理模式,規范超說明書用藥行為。
(李 馨,付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