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淑萍 趙軍峰 柳君 王志慧 商淑霞
氣象因素與心腦血管疾病研究現狀分析
孟淑萍 趙軍峰 柳君 王志慧 商淑霞
心腦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公認的危害人類健康的一大殺手 , 而氣象條件也是誘發這類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全球氣候急劇變化的今天 , 溫室效應、空氣質量下降、霧霾等天氣狀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狀況 , 各種氣象因素與心腦血管疾病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系也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所關注。本文綜述了自 2000 年以來國內相關方面的研究 , 總結我國不同地區在不同氣象條件下 , 對心腦血管疾病的影響 , 并討論了現有問題以及未來的研究方向。
氣象因素;心腦血管 ;現狀分析
心腦血管疾病在臨床上非常常見 , 如冠心病、腦卒中等 ,是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一類疾病。據不完全統計 , 全世界每年約有 1200 萬人因心腦血管疾病失去生命 , 占總死亡人數的 25%。我國每年也約有 260 萬人死于心腦血管疾病 ,位居所有死亡病因排名的第一位。心腦血管疾病作為人類健康的頭號天敵 , 已對人們生命健康、生存質量構成巨大的威脅 , 成為嚴重的社會公共衛生問題[1]。大量的流行病學資料表明 , 氣象條件是心血管疾病重要誘發因素之一 , 因此探討氣象條件作用于心腦血管疾病的機制 , 對于開展針對性的防治措施 , 抑制病情進展、病發非常重要。
1. 1 心腦血管疾病發作季節分布 據心腦血管疾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 , 不同季節里 , 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與致死率存在明顯差異 , 因各地氣候條件不同 , 對心腦血管疾病的影響也不盡相同。以北京地區為例 , 腦卒中的發病多在冬春 ,其中春、秋兩季是出血性腦卒中高發季節 , 夏季發病率低于春秋季 , 而缺血性腦卒中則恰恰相反。一項針對武漢市區居民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呈現明顯的季節差異 , 且不同類別心腦血管病發病情況也存在差異 , 冬季腦溢血發作率相對更高 , 夏季則多見腦梗死 , 春秋兩季是冠心病、高血壓進展為臨床期的高發季節。該報告顯示武漢地區心腦血管疾病發作季節分布與北京地區存在一定的差異。
1. 2 氣溫對心腦血管疾病的影響 氣溫因素是影響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的主要的因素 , 氣溫呈現明顯的季節性、地域性變化 , 而心腦血管疾病發作呈現明顯的季節性與地域性 , 可以說氣溫是心腦血管疾病發作季節性與地域性變化的潛在影響因素。有資料顯示 , 北京、上海兩地腦卒中的發病率與氣溫變化存在一定協同 , 氣溫越低 , 兩地腦卒中發病率越高。有調查研究顯示北京地區不同年份平均氣溫與當年中老年人心腦血管死亡率存在相關性 , 研究結果表明 , 年平均氣溫下降時 , 死亡率增加。各種低氣溫天氣的出現都可以引發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蘭州市對此方面的研究結果是 , 當同一天溫差較大或氣壓變化幅度大 , 氣溫忽升忽降時 , 心血管病的發病率也較高 ,尤其是氣壓從最低值急速上升或由最高值急劇下降時 , 發病的人數會明顯增多 , 患者的病情明顯加重。
1. 3 氣壓與心腦血管疾病 有研究表明 , 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與氣壓成正比。湖北十堰患有腦出血和腦梗死的人群會在氣壓和氣壓極值不同的時候發病 , 腦出血則在氣壓高和氣壓變化較大的時候發病 , 多元回歸分析也發現 , 病發前 24 h的氣壓、病發時氣壓及當日最低氣壓的差值都可明顯影響急性腦血管病的發病。
山東煙臺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 , 當短時間內氣壓有明顯起伏或氣壓的變化在 8 hPa 以上時 , 腦血管的發病率會有明顯升高。在低壓高溫和高壓低溫兩種天氣時 , 烏魯木齊頭屯河區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最高。
2. 1 氣象因素 - 微循環影響機制 一個旨在觀察氣象條件對兔腸系膜微循環有何影響的實驗結果顯示 , 低溫組和高壓組以及同時處在高壓、低溫環境的復合1組實驗兔其腸系膜內循環均發生變化 , 主要表現為微血管收縮、毛細血管開放減少 , 微循環能力減退 , 且又以復合 1 組表現最明顯 , 其鏡下幾乎看不到毛細血管開放 , 故稱為收縮類組。而高溫組和高濕組以及高溫和高濕同時作用的復合2組的實驗結果與低溫高壓壞境組恰好相反 , 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毛細血管開放、微血管擴張表現 , 其中復合 2 組表現最為明顯 , 部分實驗對象甚至出現血流擁塞以致血管損傷 , 實驗表明溫度可對血管微循環產生影響[2]。據此 , 有學者大膽推測 , 溫度變化可影響人體微循環狀態 , 若這種變化涉及腦內 , 可致腦血管循環障礙 , 若溫度上升、室外氣壓上升 , 腦血管微血管擴張 , 損傷血管 , 體內血流循環減慢 , 可致顱壓上升 , 最終引發腦出血。若氣溫上升 , 室外氣壓下降 , 可致腦部及全身微循環障礙 ,甚至是顱內血管供血不足 , 最終引發腦梗死。
2. 2 氣象因素 - 血壓機制 有學者以易卒中型腎血管性高血壓大鼠 (RHRSP)為實驗對象 , 創造模擬不同的氣溫環境 ,觀察記錄模型卒中發病幾率與循環變化。結果表面 , 高壓、低溫組 , 心腦血管動脈硬化病變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強 , 有105 只 (38%)有自發性卒中的現象 , 并隨氣溫降低而發病率升高[3], 研究表面 RHRSP 其卒中病發率與持續低氣溫、氣溫驟降、氣壓上升、相對濕度上升存在相關性 , 但線性相關性較低 , 此四種氣象指標改變與 RHRSP 血壓變化相關性存在高度線性相關。實驗表面 , 氣溫因素并非腦卒中發作唯一因素 , 可能通過一系列復雜的作用改變機體環境 , 影響人體危險因子 , 進而影響發作幾率。
綜上所述 , 各類氣象條件對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死亡均有影響 , 特別當氣候條件突然發生變化時更是如此。但因為全國各地氣候條件不同、研究所用方法也有差異 , 常常使研究結果有很大不同。鑒于此 , 希望未來的研究人員注意氣候條件、擴大研究范圍 , 應用更加合理有效的統計方法 , 并著重研究多個氣象因素對心腦血管疾病的綜合影響。
[1]劉方 , 張金良 , 陸晨 .我國氣象因素與心腦血管疾病研究現狀 .氣象科技 , 2004, 12(25):58-59.
[2]路鳳 , 金銀龍 , 程義斌 .氣象因素與心腦血管疾病關系的研究進展 .國外醫學 (衛生學分冊 ), 2008, 3(25):45-46.
[3]楊海兵 , 沈潔 , 賈秋放 , 等 .大氣污染物和氣象因素對心腦血管疾病影響的研究進展 .中華疾病控制雜志 , 2010, 3(10):26-27.
2014-04-21]
056201 冀中能源峰峰集團總醫院心內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