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建平 孟巍 陳巍 王鑫
急性化膿性闌尾炎的術后護理分析
曲建平 孟巍 陳巍 王鑫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患者的術后護理方式。方法根據本院接收的57例急性闌尾炎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以及效果來進行探討。結果護理后, 患者的治療效果得到了強化, 獲得比較好的滿意度, 病情控制良好, 歸轉順利。結論術后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觀察和護理, 能夠促進手術治療的效果提升, 讓患者的手術治療質量更好, 病情恢復更快。
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術后護理
闌尾炎是外科疾病, 臨床診斷比較復雜, 但是治療比較簡單, 并不是嚴重的疾病, 而耽誤治療, 則會進一步發展成膿性闌尾炎[1], 這就導致手術操作的難度增加, 處理不好就會引起并發癥。現就本院的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手術患者的臨床護理進行探討, 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共收治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患者57例, 其中男32例, 女25例, 年齡17~75歲, 平均年齡48歲。發病至診斷治療時間最短2 d, 最長7 d。均有闌尾炎病史及體征, 輔助檢查支持診斷, 急性化膿性闌尾炎29例, 伴穿孔11例, 形成闌尾周圍膿腫包裹7例,其中伴腸梗阻10例。
1.2方法 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患者的術前護理主要是為手術提供準備, 術后的護理則是針對患者的康復來進行的, 鼓勵患者進行活動, 對生命體征和引流進行護理, 避免傷口感染以及并發癥產生。
1.3術后護理
1.3.1體位 患者接受不同的麻醉方式, 其可以調整臥位,等患者的麻醉完全退去后, 更換為平臥位, 方便分泌物的引流, 避免了患者誤吸導致窒息癥狀。若是腰椎麻醉, 患者需要12 h去枕平躺, 避免腦脊液外漏而出現頭痛癥狀。硬膜外麻醉患者可低枕平臥。切除闌尾炎的患者, 要是安置了引流管, 則應該半臥位休息, 避免傷口的壓力, 也能夠促進傷口的愈合, 讓炎性物質可以更好的滲出。
1.3.2監測生命體征 觀察生命體征, 每2小時測量血壓,脈搏、呼吸1次, 連續測量4次直至平穩為止。如脈搏加快或血壓下降, 則考慮有出血, 應及時觀察傷口, 及時報告醫生, 采取必要措施。
1.3.3引流管的護理 對于炎癥比較重的患者, 術后一般都有腹腔引流管及導尿管。首先, 應妥善固定引流管, 低位引流, 間歇由近端向遠端擠壓引流管, 保持引流通暢。嚴密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及量, 若腹腔引流管引流出尿液樣液體, 應警惕輸尿管損傷, 及時報告醫生。留置導尿者, 予以0.5%絡合碘抹洗尿道口2次/d, 每次抹洗應更換手套, 預防交叉感染, 并觀察尿道口有無異常分泌物。每日更換引流袋, 傾倒尿液時注意操作規范, 并準確記錄24 h尿量, 因此縮短留置導尿時間, 盡早拔出導尿管是預防尿路感染的關鍵。術后對患者給予關心和關愛, 對患者的需求進行了解, 盡可能的去滿足患者的要求。對患者進行知識普及, 告知患者急性化膿性闌尾炎的臨床演變過程以及相關知識, 對其預防和治療進行講解, 讓患者加深了解, 鼓勵患者積極治療, 讓患者能夠配合護理工作。
2.1切口感染 讓腹腔保持引流通暢的狀態, 緩解患者的疼痛感, 對皮膚附近的情況進行觀察, 如果有紅腫現象, 應該告知醫生及時處理。
2.2肺部感染的護理 腹部手術治療, 因為傷口疼痛的原因, 患者翻身、咳嗽都會增加疼痛感, 所以不敢亂動, 咽部的分泌物不能排出, 很容易出現肺部感染的癥狀。護理的關鍵:①幫助患者翻身, 鼓勵其咳痰, 進行霧化吸入治療, 促進痰液咳出。②觀察患者的體溫變化, 平均4 h就要進行1次體溫測量, 如果體溫偏高, 應該要進行降溫, 并詳細記錄。③完善基礎護理工作, 讓病床干凈舒適, 進行日常護理工作。
2.3腸梗阻的護理 腸梗阻是腹部手術后較常見的并發癥之一。采取的措施:①禁食、禁飲、胃腸減壓、抗感染、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保持引流通暢, 取半坐臥位, 減輕膈肌壓迫。嚴密觀察腹痛情況, 警惕腸梗阻的發生, 及時發現并處理;②協助并鼓勵患者多活動促進肛門排氣。
2.4腹腔出血的觀察 腹腔出血會引起患者的腹痛, 面色蒼白, 血壓降低, 因此對于這些癥狀應該要有警惕性, 讓患者平躺吸氧, 通知醫生進行檢查, 積極的治療。
護理后, 患者的治療效果得到了強化, 獲得比較好的滿意度, 病情控制良好, 歸轉順利。
闌尾炎手術的臨床成功率比較高, 可是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要求護理工作比較嚴謹[2]。通過對本院部分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患者的術后護理研究, 表明該疾病的治療是一個非常困難和復雜的過程, 手術護理既要對患者的身體情況給予關注,同時也需要對患者的心理狀態給予關注。
[1] 馬華麗, 徐紅.預防留置導尿并發尿路感染護理對策.實用中醫藥雜志, 2006, 22(2):119-120.
[2] 朱紅.實用心理護理技術.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6: 314-316.
2014-06-09]
150036 黑龍江省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