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袁圓
強化網格化管理、構建健康和諧社區
趙袁圓
網格化管理, 即根據屬地管理、地理布局、現狀管理等原則, 將管轄地域劃分成若干網格狀的單元, 并對每一網格實施動態、全方位管理, 它是一種數字化管理模式。城市網格化管理是一種革命和創新, 通過加強對單元網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 建立一種監督和處置互相分離的模式。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 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 對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南關區作為長春市的老城區和中心區, 人口密度大、流動人口多、困難人群多。特別是近年來, 隨著經濟社會深刻變革, 在社會保障、居民就業、征地拆遷、公共服務等方面問題逐漸凸顯。為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和矛盾, 南關區委、區政府積極探索、認真研究, 結合實際, 在全區開展了加強和創新社會服務管理, 提出了“在管理中突出服務, 在服務中實施管理”、“做好每一件事, 為每一名百姓服務”的管理理念, 研發了社會服務管理綜合信息系統, 實現了基礎信息數據化、事件辦理流程化、防范防控可視化、監督監管常態化、考核評價程序化、結果運用制度化、統計分析自動化。將全區57個社區、3個村, 合理劃分為501個服務管理責任網格,全區52個職能部門, 街鄉和水、電、熱、氣等公共服務企業的9大類118項工作職責和任務全部下沉到網格, 從而進一步簡化了工作流程, 提高了辦事效率。按照區委、區政府的安排、部署, 區衛生局結合工作實際, 在全系統推出了家庭責任醫生“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新舉措, 要求把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下沉到網格中, 為居民提供主動、上門、簽約式服務。
4.1抓組織領導, 夯實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基礎 為了做好家庭責任醫生網格化管理工作, 本中心牢牢學習領會市、區關于加強和創新社會服務管理講話精神, 成立了網格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 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親自抓、醫務人員具體做。建立了由區級專業技術指導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總隊、中心分隊組成的三級質控網絡, 制定了南關區永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責任醫師“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工作方案以及管理、考核辦法, 明確了團隊及隊員的工作職責、落實工作任務, 并挑選精兵強將擔任網格負責人和組成責任醫師團隊開展工作, 為網格化管理工作提供了組織、交通和制度保障。
4.2抓網格管理, 提高社區衛生服務精細化標準 永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面積1.75平方公里, 服務人口40755萬人, 職工48人, 下設1個社區服務站, 承擔永吉街道6個社區的公共衛生服務, 具體步驟如下。
4.2.1劃分責任網格, 組建服務團隊 按照“管理單元格最小化、管理服務最優化”的原則, 根據服務人口、地域分布等因素, 綜合考慮衛生服務人員數量, 中心以1000~1400左右的服務人口組成1個網格單元, 繪制成網格化地圖, 6大行政社區, 劃分了6大網格, 40個子網格。每個網格用不同的顏色標記, 組建了6支家庭責任醫生團隊, 每個團隊負責1個大網格, 平均為1500~2000余戶居民提供服務。按照“定格定人定服務”的原則, 每個小網格對應1名團隊成員負責,做到每個成員既有自己的責任網格, 又要在家庭醫生團隊中互為補充, 團結協作。通過這種網格化管理實現了“一格多員、一員多能、多員聯辦、多格聯動”的良好效果。
4.2.2與網格長、居民進行無縫化對接 建立《永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網格長對接管理明細表》, 內容包括單位、網格區域、網格編號、責任人、責任醫師等;通過這種條塊無縫化銜接把公共衛生服務管理的觸角延伸到轄區每戶居民。
4.2.3根據服務區域進行分類管理 以一個小網格建立一組檔案盒、區域網格建立檔案柜, 將健康人群和重點人群分類管理。重點人群各種健康情況用色標標識。隨訪工作完成后的臺賬以戶為單位完成記錄, 并錄入電子化檔案信息,優化管理。
4.2.4靈活機動, 合理安排服務時間 受醫務人員數量的限制, 本中心實行“一崗雙責”, 除了慢病科和預防科醫務人員專職, 其他團隊成員利用下夜班和已完成固定工作的其他時間進行公共衛生服務, 原則上服務團隊成員深入社區和按需上門服務時間, 每月累計不少于30%的工作日。既要保證服務時間, 又要保證服務質量。
4.2.5加強宣傳培訓, 強化業務指導 利用宣傳單、報刊、電視等形式開展多層次、全方位宣傳活動, 做到“三定點、四公告” 。并將責任醫生團隊的聯系卡發到網格內每戶居民,大大提高居民對家庭責任醫生網格化管理的認識和了解。在業務上, 加強對團隊成員的培訓力度, 并采取自學與集中學習等形式提高團隊人員業務水平。
4.3抓組團服務, 提升社區衛生服務綜合化水平 為了滿足網格群眾的多樣化需求, 本中心堅持“以人為本, 便利群眾”的原則, 以網格負責片區為陣地, 配備了統一的電動自行車, 巡診箱和統一的團隊隊旗等, 從團隊服務的硬件建設上達到規范;以家庭整體簽約的方式, 兼顧全體居民, 重點是老年人、慢病患者, 采取主動服務、上門服務的形式開展工作, 2013~2014年上半年累計建立居民健康檔案40755人, 接受健康教育1696人次, 0~6歲兒童國家免疫規劃接種10609人次, 0~6歲兒童健康管理1881人, 65歲以上老人健康管理2304人。
4.4抓機制建設, 規范社區衛生服務行為 網格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需要有完善的機制保證。為了更有效地落實網格化管理工作, 全區建立了衛生局、衛生服務中心、團隊三級網格服務工作責任制, 還將網格化管理工作列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 與公共衛生經費補助掛鉤。此外,本中心建立了服務信息暢通機制和溝通協作機制, 加強與街道社區的聯系, 制定了績效考核機制, 鼓勵多勞多得,優質優酬。還制定了與其相配套的績效考核方案、獎勵辦法、考核細則等。
經過2年多網格化管理探索, 在省市區各級領導的指導和支持下,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職能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得到有效落實, 居民主動簽約的人數增多, 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所提高, 群眾滿意度不斷增強, 醫患關系更加和諧。
加強網格化管理, 是創新社會服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實踐, 更是促進全區衛生事業發展的有效載體。今后衛生工作人員須進一步努力探索與實踐, 不斷提升社會衛生服務綜合水平和服務能力, 為打造幸福健康社區貢獻力量。
2014-07-22]
130041 長春市南關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