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斌
X線在強直性脊柱炎骶髂關節病變中的診斷意義分析
郭紅斌
目的探討X線在強直性脊柱炎骶髂關節病變中的診斷意義。方法選擇本院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共50例, 本組患者均行X線檢查及CT檢查。對兩種檢查方法的結果進行影像學分級。結果X線檢查結果提示:0級、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分別為6例、7例、25例、7例、5例, 所占比例分別為12.0%、14.0%、50%、14.0%、10.0%;CT檢查提示分級結果為:0級、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分別為3例、10例、31例、4例、2例, 所占比例為6.0%、20.0%、62.0%、8.0%、4.0%。X線檢查分級結果所占比例分別與CT掃描檢查結果分級所占比例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X線在強直性脊柱炎骶髂關節病中具有重要的檢查意義, 能夠為臨床診斷強直性脊柱炎提供重要影像學檢查依據。
強直性脊柱炎骶髂關節病變;X線;檢查意義
強直性脊柱炎是慢性炎癥性改變疾病, 此類疾病主要表現為中軸骨的關節發生炎癥性嘎巴, 主要累及脊柱、骶髂關節等部位, 患者主要表現為肌肉萎縮、麻木等, 癥狀嚴重的患者不能直立行走, 嚴重影響到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此類疾病正確診斷有助于及早正確實施治療措施。本文選擇本院強直性脊柱炎患者, 觀察X線檢查在此類患者中的診斷意義。現報告如下。
1. 1一般資料 所選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共50例均為本院2010年11月~2013年11期間收治病例, 上述患者均根據臨床癥狀和體征、影像學檢查等而確診, 所選患者均有腰部酸痛、髖關節疼痛、腿關節疼痛等癥狀和體征, 特別是在骶髂關節活動受限, 在夜間上述疼痛可能會加重。上述患者中男33例, 女17例, 年齡平均為57.3歲。
1. 2方法 所選的50例患者對本實驗均知情同意, 均愿意參與本實驗。兩組患者均接受腰椎X檢查及CT檢查。X線檢查:患者進行X線檢查, 分別拍攝腰椎的正、側位片、骨盆正位片。而后患者實施CT檢查, 患者取仰臥位, 身體平直下進行掃描(以患者的骶髂關節下緣為基線, 層厚為8 mm,層距為8 mm, 取骨窗W1800/L300和軟組織窗W250/L20, 進行觀察), 掃描范圍包括病灶以及病灶上方10 mm, 根據患者具體癥狀情況, 選擇胸椎、頸椎、腰椎等關節進行掃描觀察。
1. 3影像學分級 對兩種檢查方法的結果進行影像學分級。分級標準如下:患者的骶髂關節邊緣顯示清晰, 沒有顯示狹窄, 關節沒有增寬及破壞等, 評定為0級;患者骶髂關節顯示骨質疏松、骶髂關節的關節間隙有增寬表現, 骶髂關節出現輕度的骨質侵蝕, 關節邊緣較為模糊不清晰, 評定為Ⅰ級;患者骶髂關節的關節面破壞, 關節邊緣顯示模糊不清晰, 骨質有侵蝕可有囊性改變, 評定為Ⅱ級;患者的骶髂關節顯示有骨質破壞和重建形成, 關節間隙提示變窄, 關節邊緣顯示模糊不清, 有顯著的囊性改變, 評定為Ⅲ級;骶髂關節表現為硬化性改變, 關節間隙不存在或基本消失, 骨質密度顯著增加, 關節表現為硬化性改變, 評定為Ⅳ級。
1. 4統計學方法 所得的檢查結果數據在統計學軟件SPSS14.0下進行統計分析, 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種檢查方法的影像學分級情況比較
X線檢查結果提示:0級、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分別為6例、7例、25例、7例、5例, 所占比例分別為12.0%、14.0%、50%、14.0%、10.0%;CT檢查提示分級結果為:0級、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分別為3例、10例、31例、4例、2例, 所占比例為6.0%、20.0%、62.0%、8.0%、4.0%。X線檢查分級結果所占比例分別與CT掃描檢查結果分級所占比例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強直性脊柱炎是慢性進行性骨關節炎癥性改變, 主要累及脊柱、骶髂關節等部位關節。強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診斷有助于此類疾病的早期治療[1,2]。在對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斷中,除了根據臨床癥狀和體征, 還可借助于影像學檢查手段, 如X線、CT檢查等。X線檢查操作較為簡單, 在對強直性脊柱炎的檢查中, X線檢查能夠觀察到強直性脊柱炎病變的相關部位, 但對關節面的清晰程度顯示有局限性[3,4]。CT的分辨率較高, 能夠顯示關節病變, 提示關節寬窄改變情況等。本文結果顯示, X線檢查結果顯示的骶髂關節病變0級、Ⅰ級、Ⅱ級、Ⅲ級、Ⅳ級所占比例與CT檢查結果分級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說明X線檢查在強直性脊柱炎病變檢查診斷中和CT檢查有近似了臨床診斷效果, 值得借鑒。
[1] 吳二豐, 張勤麗, 李海學, 等. 髖關節撞擊綜合征X線特征及形態學參數的研究.長治醫學院學報, 2013, 6(1):460-463.
[2] 馬亞寧, 朱亞男, 李小民.早期強直性脊柱炎骶髂關節病變的X線CT和MRI對比研究.河北醫學, 2013, 1(2):3-6.
[3] 余武康, 張邦蘇, 林維. 強直性脊柱炎骶髂關節病變X線、CT診斷價值探討.中國現代醫生, 2011, 17(1):75-76.
[4] 周子和, 李國權, 朱世培.X線、CT、MRI檢查技術對強直性脊柱炎骶髂關節早期改變的敏感性研究.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 2013, 10(3):1617-1619.
473058 河南省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