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文靜
早期氣管插管搶救重度窒息新生兒護理干預體會
郜文靜
目的探討對重度窒息的新生兒進行氣管插管搶救后的護理措施。方法回顧性分析46例患有重度窒息的新生兒的搶救和護理資料。結果46例患重度窒息的患兒及時采用氣管插管的方法進行搶救并進行精心的護理, 46例患兒均全部出院。結論對新生兒加強監護, 及時的發現并處理新生兒的宮內窘迫的各種因素, 可降低新生兒發生窒息的概率。
新生兒重度窒息;氣管插管;護理
新生兒在分娩出來時, 由于各種原因導致新生兒出現呼吸障礙的病理現象稱作新生兒窒息, 能導致新生兒死亡、腦癱以及智力障礙等。有資料顯示, 新生兒窒息導致患兒死亡已經占到了新生兒死亡的25%, 同時窒息是導致智力致殘的首位原因[1]。因此, 對患窒息的新生兒進行及時有效的搶救和精心的護理, 可以降低新生兒的死亡率和預防后遺癥的產生。對南陽市中心醫院2008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46例有重度窒息的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1一般資料 本院于2008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46例患有重度窒息的新生兒, 其中, 男嬰30例, 女嬰16例,其中40例在出生1 min后Apgar評分<3分, 其余6例評分<5分, 5 min后<3分。
1. 2治療 新生兒取仰臥位, 墊高肩部使頭部保持鼻吸氣,操作者位于新生兒頭端, 將直喉鏡沿左側舌面緩慢滑入, 將舌推至左側口腔, 直到將鏡片推至尖端到達會厭軟骨處, 如遇較多分泌物時吸引干凈, 然后將鏡片輕輕提起尋找聲門裂,待聲門開放時, 將2.5~3.0 mm的導管插入氣管至管端到達聲線達到聲門水平2 cm下, 將導管緊貼于新生兒的上顎, 將喉鏡取出, 固定導管。接通呼吸囊加壓給養, 30~40次/min, 氧流量以新生兒胸廓的起伏為度。加壓給養至新生兒皮膚轉紅,開始自主呼吸后, 將氣管套管拔出, 給與一般吸氧, 如在搶救30min以上任不能自主呼吸或呼吸不規律, 缺氧明顯的新生兒則上呼吸機繼續治療。
1. 3護理 ①注意保暖 在進行整個的搶救過程中要時刻注意保暖, 在患兒娩出后及時的置于保暖臺上, 擦拭干凈體表的水分減少散熱, 以此保持患兒的最佳體溫。一般認為新生兒的體溫在36.5℃~37.5℃時耗氧量、代謝率等處于最小狀態, 也有利于新生兒的生長。②清理呼吸道 新生兒在娩出時立即用手擠壓口鼻, 降低吸入羊水的概率, 并及時的清理呼吸道, 加強呼吸道的管理。③密切觀察病情 在對患兒搶救結束后繼續給氧至青紫消失, 呼吸平穩。在巡視過程中對患兒的血氣指標及呼吸形式、頻率和精神狀態等進行密切觀察, 發現異常, 及時報告并做處理。④加強基礎護理 新生兒窒息常常伴有器官功能損壞、病情重、抵抗力差等特點,因此做好基礎的護理顯得十分重要, 每天對新生兒臍部給予酒精或碘酊擦拭, 以防止臍部感染。新生兒口腔分泌物較多,伴隨著導管的插入, 使得氣管導管與聲門下有污液積存, 極易發生感染, 因此, 應每日使用生理鹽水棉球清潔患兒口腔防止污染。堅持早晚護理, 勤換尿布、衣被等。⑤合理的喂養 新生兒窒息常會有潛在的營養失調, 并會使新生兒腸胃激素分泌異常, 胃腸功能紊亂[2]。早期母乳的喂養可以保持對腸胃道的生物刺激促進腸胃的發育成熟。
46例患有重度窒息的新生兒經氣管插管方法復蘇搶救后, 5 min Apgar 評分全部達到5分以上, 有效率達到100%, 10 min Apgar評分均達到了8分以上, 搶救成功后施行精心優質的護理, 46例患兒均全部痊愈出院。
嬰兒在出生后無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導致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和代謝性酸中毒稱為新生兒窒息, 是導致新生兒死亡和致殘的重要原因之一[3]。新生兒窒息多數是由于胎兒在宮內窘迫的延續, 用氣管插管的方法可以將呼吸道內的羊水及分泌物徹底清除, 使胎兒在第一次呼吸時防止將其吸入肺內而加重窒息。在對窒息新生兒進行護理時應將新生兒置于保暖臺上, 搶救時動作應輕柔以避免不必要的傷害, 總之,加強產前、產時的監護, 及時采取有效的正確的護理干預措施, 能有效減少新生兒窒息并改善其預后, 只有全程提高產科的護理質量, 才能減少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
[1] 邵肖梅, 葉鴻瑁, 丘小汕.實用新生兒學. 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1:222-225.
[2] 朱翠平.新生兒窒息后胃腸功能紊亂與合理喂養.中國當代兒科雜志, 2000, 2(2):126-128.
[3] 王艷喜. 86例新生兒窒息原因及防治體會.當代醫學, 2011, 17(26):71.
473009 南陽市中心醫院新生兒重癥監護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