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霞 麻秋娟 吳明俠 許閩
藥物分析實驗教學內容設計與思考
崔永霞 麻秋娟 吳明俠 許閩
作者結合藥物分析實驗教學目標及教學大綱的要求, 并結合學校實際, 探討了藥物分析實驗內容設計思路, 所開設的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項目的安排科學、合理、實用性強,有利于學生實驗動手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
藥物分析;實驗教學;創新能力
藥物分析是利用分析測試手段, 發展藥物的分析方法,研究藥物的質量規律, 對藥物進行全面檢驗與控制的科學[1]。旨在培養學生具備強烈的藥品質量全面控制的觀念, 使學生掌握藥物分析研究的方法和技能, 從而能夠勝任藥品研究、生產、供應、臨床使用及監督管理過程中的分析檢驗工作,并具備創新研究和解決藥品質量問題的思維和能力。從藥物分析的性質和教學目標可以看出, 藥物分析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 因此, 藥物分析實驗教學自然成為整個藥學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本校的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中也凸顯著藥物分析實驗課教學環節的重要性, 實驗教學學時占本課程教學任務的50%。但由于各院校實驗學時數, 實驗學生人數, 基礎實驗設施以及儀器設備種類、數量等會有很大差異, 因此藥物分析實驗教材通用性不強, 結合了本校教學實驗室的實際情況, 在有限的實驗學時內, 設計出了集科學性、合理性、高效性為一體的藥物分析實驗教學內容, 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與大家共勉。
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 在藥物分析實驗教學過程中, 把整個實驗內容分為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三個部分。以效果最大化原則, 在有限的學時內盡可能讓實驗內容豐富, 從原料到制劑, 從化學藥品到中成藥, 從體外藥物分析到體內藥物分析;實驗教學作為理論教學的延伸與補充, 實驗內容的設計應與理論相結合, 有利于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另外, 為了適應醫藥科技的發展, 為了滿足藥學專門人才培養的需要, 實驗內容的設計也需要體現實用性原則, 盡量選擇常用藥品、常見劑型、法定方法及熱點話題。
2. 1基礎性實驗 基礎性實驗也可以稱為“驗證性實驗”,目的是要求學生能夠參閱現行版中國藥典, 掌握最常用的藥品質量檢驗方法的規范化操作, 熟悉常規分析方法及儀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項[2]。比如原料藥常用的酸堿滴定法、非水溶液滴定法、典型的亞硝酸鈉滴定法、酸性染料比色法等相關實驗均有必要納入其中;還有藥物一般雜質檢查項中重金屬的檢查、砷鹽檢查等也需要強化從理論到實踐的操作和注意事項。由于課時的限制作者只摘取其中1~2個典型實驗。這部分實驗旨在體現從分析化學等專業基礎課程中學到的分析手段和方法如何服務于藥物分析專業課程, 并培養學生具有強烈的藥品分析“量”的概念, 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科研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科研作風。
2. 2綜合性實驗 綜合性實驗是實驗課內容的重點, 主要體現在藥物的綜合質量評價。考慮到對不同的分析方法的強化應用及化學藥物與中藥制劑的質量控制差異, 開設了如下實驗:復方磺胺甲惡唑片劑的質量分析, 內容包括化學鑒別法、薄層色譜鑒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分析, 作者認為此為雙波長法的含量計算的典型案例, 而放棄使用現行版中國藥典收載的HPLC的定量方法;維生素E軟膠囊的質量分析, 主要內容為利用氣相色譜法對有關物質進行限量檢查及樣品含量測定;熟知中藥制劑杞菊地黃丸的質量分析, 內容包括枸杞子藥材的薄層定性鑒別, 馬錢苷、丹皮酚的HPLC含量測定及方法學考察等。綜合性實驗的開設, 使同學對藥典的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同時可以加強學生對藥品鑒別、檢查、含量測定等結果和數據處理的綜合分析能力, 初步建立藥品全面質量控制的思路和方法, 鍛煉其全面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3設計性實驗 設計性實驗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 要求實驗室配備全面, 儀器、試劑繁雜, 實驗教師工作量較大[3]。所以由于各方面原因, 本教研室開設藥物分析課程設計性實驗起步較晚。我們的設計性實驗選擇的原則是多跟蹤社會熱點, 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目前, 本們開設的設計性實驗為:鹽酸克倫特羅(瘦肉精)的質量分析及體內分析方法的建立。實施過程為:實驗分組8人/組, 選出小組負責人;實驗題目提前一個月交給學生, 查閱文獻設計試驗方案;兩周后, 實驗教師審查方案, 并組織學生進行可行性討論, 而后重新修訂試驗方案;實驗開始前一周提交使用儀器、試劑、藥品清單及實驗時間安排, 實驗教師按照清單準備所需物品,保證實驗的順利開展;實驗開展過程中, 各學生在組長的帶領下各司其職, 實驗教師現場指導, 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試驗結束后, 各組匯總各實驗結果進行綜合評價, 寫出實驗報告。 學生從拿到課題時的無從下手、一片茫然, 到具體而又詳盡的實驗結果的提交, 對藥物質量控制的科研思路也更加清晰, 極大地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 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
該實驗教學內容是作者根據教學目標及教學大綱的要求, 又結合本院實際制定的, 經過專家論證、得到學生認可、在教學中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當然, 一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只是基礎、先進的教學模式, 新穎的教學方法的應用, 會使該課程的講授和學習都其樂無窮。
[1] 杭太俊.藥物分析.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1:1.
[2] 崔永霞, 謝彩俠, 白雁.“中藥制劑分析”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09, 28(10):106-107.
[3] 王玉華, 張敏惠, 何春龍, 等.藥物分析和中藥制劑分析實驗課教學模式的改革與思考.內蒙古醫學院學報, 2012, 34(4): 514-515.
450008 鄭州, 河南中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