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兒科低年資護士崗前應急能力培訓方法
陳麗
目的探討如何短期內提高兒科低年資護士崗前應急能力。方法對本科45名工作3年以內的護士進行崗前應急能力培訓及考核。結果培訓后護士的病情綜合觀察能力及急救應急能力、技術水平均明顯提高。結論對護士進行有計劃的崗前應急培訓, 短期內能迅速提高其綜合素質、急救應急能力, 減少護患糾紛, 提高患者滿意度。
兒科;低年資;護士;崗前;應急能力;培訓
護士應急能力是指在臨床護理工作中, 護理人員能敏銳地觀察到患者的病情變化, 并進行分析、判斷, 用熟練的技能技巧, 沉著果斷地配合搶救和護理的能力[1]。近5年來作者結合本科室工作特點制定出一套兒科低年資護士崗前應急能力培訓的方法, 并取得良好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1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科輪轉及工作的護士45名進行崗前應急能力培訓, 工作年限為0~3年, 平均(1.8±1.2)年。其中男1名、女44名, 年齡(21.6±3.6)歲, 學歷中專5名、大專39名、本科1名, 均為護士職稱。
1. 2培訓方法 ①崗前培訓:崗前培訓由護理部統一集中培訓, 內容包括:介紹醫院概況、規章制度、醫德醫風教育、核心制度、消毒隔離措施、法律法規。并對其進行護士行為規范、護患溝通技巧、臨床常見護理技術操作及護理病歷書寫等專項培訓, 培訓完成后進行考核, 直至合格。時間為7~10 d。②入科培訓:由護士長負責, 包括介紹病區環境、布局, 本科特點、物品及急救藥械的放置等, 時間為1 d。③分層培訓:由護士長根據每個人學歷、工作年限及工作能力的不同, 制定培訓計劃, 并把培訓計劃交給本科室工作至少5年以上的責任心及工作能力強的護師, 由她們擔任老師對護士進行一對一帶教。④培訓內容:a.操作技能培訓:入科前四周必需進行兒科常見技術操作培訓, 如小兒靜脈輸液、靜脈留置針、動靜脈采血、霧化吸入等技術, 先由老師示范,講解操作要點, 再在臨床進實踐操作, 直至熟練掌握。b.急救技能及儀器的使用:如心肺復蘇術、氧氣吸入、中心負壓吸引、小兒洗胃技術、復蘇囊的使用及心電監護儀、呼吸機、輸液泵的使用及保養等, 時間3~5 d。c.現場模擬搶救能力的培養:如有一呼吸心跳驟停小兒, 護士應如何處理, 以判斷其急救意識的強弱及對急救器械、急救藥物及急救技能掌握的熟練程度, 時間1~2 d。d.反應能力:培養其病情觀察能力, 重點掌握各種疾病的觀察要點, 觀察方法, 病情評估及發現異常的能力及是否能冷靜、果斷處理各種突發事件。e.各班職責及工作流程:跟老師一起參與臨床轉班四周, 迅速熟悉各班流程、病歷書寫及各項護理操作, 熟練掌握兒科常見疾病的護理。f.參加院內及科室每月組織的培訓及護理查房、病例討論、業務學習等。
1. 3考核 根據科內制定的培訓計劃, 制訂考核標準, 內容包括有三基理論、基礎操作技能、急救技術、制度職責及風險預案演示等, 理論與制度80分為合格, 操作技能85分為合格。并進行情景模擬考核, 考查護士對病情的綜合觀察及處理能力。考試成績記入檔案, 并與績效結合。對不考核不合格者要分析原因, 加大培訓力度, 直至考核合格為止。
通過對本科室低年資護士進行規范化的崗前應急培訓,使護士的技術、病情綜合觀察及急救應急能力在短期內得到迅速提高。在工作中表現得忙而不亂, 有條不紊, 動作嫻熟規范, 觀察病情細致, 突發應急能力強。患者滿意度從以前的95%提高到100%, 護士在每次院級考核及檢查中均成績顯著, 得到患者及醫院的一至好評。護患糾紛也明顯減少,近5年來重大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為0。
護士應急能力是衡量護理內涵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2]。防范護理風險和護患糾紛是醫院護理管理的重要內容, 控制或減少糾紛的發生也是體現護理管理水平和護理質量的重要標準。兒科是護理高風險科室, 而低年資護士因理論知識及技術能力掌握不牢、臨床經驗不足、病情觀察能力有限、對病房突發事件應急能力差、法律安全意識淡薄等特點, 易引起護理不良事件及護患糾紛。本科室針對這一系列問題, 成立了護士崗前應急能力培訓及考核小組 , 制訂了規范的培訓計劃, 并不斷修訂和完善培訓計劃, 對護士實行分層培訓與考核。短期內提高了低年資護士的專業知識、技術能力、風險意識、溝通能力及應急能力。減少了護患糾紛, 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增強了護士工作信心。
[1] 肖順貞.護理學研究.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56.
[2] 王靖霞, 崔麗琴.低年資護士應急能力的培訓體會.中國醫藥導報, 2010, 7(5):101-102.
435399 湖北省蘄春縣人民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