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瑞欽
(安順市關嶺縣公路養護管理所)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認識不斷深入,開始意識到公路建設對于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大了對公路建設的力度,在這種形勢下,我國的道路建設規模不斷擴大。也正是由于公路可以促進經濟發展觀念在人們思想中不斷深入,政府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上也著力于大規模建設公路。當前,我國的農村公路數量以及質量已經得以大幅度提高。據有關數據表明,截至2010年底,我國的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340萬km,鄉鎮通達率達到99.5%,農村的主要指標總體合格率達到95.9%,全國新增約80個鄉(鎮)、3.1萬個建制村通公路,新增約3610個鄉(鎮)、3.9個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而且公路等級也不斷提高,某省2008農村公路等級與里程如圖1所示。這種高速度的發展,有效的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為農民的脫貧致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由于我國農村公路較為松散,且面廣、量大,導致了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工作難度大。
圖1 2008年某省農村公路具體等級及里程
由于受到經濟條件的制約,我國的農村公路建設以及養護管理水平極不協調,區域差異非常大。我國縣鄉公路路面狀況如表1所示。這樣就導致各地對于愛路護路意識、積極性也不一致。在這種大環境下,養護管理人員對于公路的養護管理意識自然較為薄弱,存在“重建輕養”的思想,使得部分新建農村公路因管理養護不到位等原因出現破損。此外,由于對公路的養護管理意識不強,使得一些地區在養護管理人員配置上極為落后,無法適應公路養護管理的實際需要。而且農村公路普遍比較松散。在眾多因素的影響下,導致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非常滯后。
表1 我國縣鄉公路路面狀況
對于農村公路的養護主體,我國有關法律已經做了明確的指示。但是農村公路養護不力的現象仍十分嚴重。對于地方而言,許多地區并沒有明確養護主體,片面的認為農村公路養護是交通部門的份內之事,未把農村公路養護作為政府日常行政管理的工作內容。在這種情況下,導致一些本屬于鄉鎮養護管理的公路出現無人管的現象。
由于各地農村公路發展狀況不一致,導致我國很難形成統一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制,且在實施中難以得到有效落實。首先,落實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的力度欠缺,各地各級鄉鎮人民政府對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重視程度不一,落實力度還不夠,各鄉鎮不能及時組織安排清掃路面,邊坡、路肩,不能確保經常性修整。其次,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考核辦法不完善。在農村公路考核時,開展定期檢查、年終考核,往往流于形式,無法給養護管理工作形成有效的制約。
公路養護管理工作離不開資金的支持,但是對目前國內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資金的配置分析,發現有關部門對于資金的投入嚴重不足,使得正常的公路養護管理工作難以繼續。雖然有些地區制定了農村公路養護資金使用管理辦法,但縣級財政撥付的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和鄉鎮財政轉移支付資金,鄉鎮不能做到專款專用。
重點抓好對養護人員的業務培訓和養護質量工作,使其業務精,養護質量好。做到路面平整,無坑洞,坑槽,整潔無污染、無雜物、無積水。路基兩邊的雜草及時清理,缺口及時修復加固,塌方及時清理,有涵洞的地方經常維護,邊溝路肩排水暢通;在安全設施方面,護欄、標牌及時修復扶正,無缺損、無污染、護欄油漆醒目。同時繼續發揮好村級義務巡查員的作用,監督養護人員的養護工作。
“修路架橋造福社會,超限超載貽害無窮”。保護路產路權是提高公路使用壽命,確保行車安全的重要舉措。農村公路等級標準低,路基、路面結構簡易,承載能力小。隨著農村公路網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大,農村公路經常性巡查問題日漸突出。為了加大農村公路管理監督力度,做到執法嚴明公正,保護好路產路權,必須充實路政大隊力量,配備執法交通工具,加強路政人員教育培訓力度,從根本上解決路多人少,路政養護管理不到位的現象。
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離不開具體部門的嚴格執行,因此,必須要落實責任,對縣政府、交通部門、鄉鎮政府及村委會在公路養護中的職責作出明確界定。在具體工作中,始終以落實各級責任為重點,不斷建立健全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一是落實縣政府責任。縣政府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則,在原縣公路管理所的基礎上組建了鄉(鎮)交通管理站,全額事業單位。同時,嚴格按照標準,每年將農村公路日常養護費納入財政預算,足額撥付。二是落實交通部門職責。縣交通運輸局全面負責全縣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指導和監督。縣農村公路管理所負責全縣農村公路日常管理工作,組織進行養護工程招投標、發包、檢查、驗收、考核和路政執法管理。縣農村公路養護中心按照公路養護的有關質量標準和要求,具體承擔縣、鄉道公路的日常養護任務,實行企業化運作。三是落實鄉鎮政府責任。各鄉鎮政府主要負責本鄉鎮村道養護管理的監督、檢查、考核工作。各鄉鎮也成立了農村公路管理站,機構編制、辦公設施、經費預算全部到位。四是落實村委會責任。明確了各村委會為村道養護的責任主體,具體負責落實養護人員和養護方式,做好村道的日常管理養護工作。同時,針對部分路段企業廠礦較多,車流量大等具體問題,鼓勵企業出資保養公路。。
管養好農村公路,提高路況質量,為道路交通運輸提供安全、舒適、快捷、高效的道路條件,是管理養護者的主要職責。為進一步提高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質量,有關部門應當對鄉(鎮)分管交通工作的黨政領導及農村公路管理站負責人進行農村公路養護質量培訓,培訓采取聽講座及實地觀摩方式進行。通過培訓,使參會人員得到感性認識,增強業務知識,為指導農村公路養護工作打下基礎。
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需要有資金做保障。各地應當根據本區域內農村公路情況,由縣級財政每年撥付一定的款項用于農村公路養護,另外還要確保財政轉移支持資金到位,并有效監督鄉鎮真正做到專款專用。縣交通運輸局要認真履行職責,及時真實報送農村公路養護計劃,把有限資金用在刀刃上,真正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如有資金節余,則可轉為下年度繼續使用。
[1] 肖月妮.農村公路管理和養護工作的思考和探索[J].山西建筑,2007,(7).
[2] 郭法霞.我國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初探[J].河北交通科技,2006,(4).
[3] 李盛霖.在全國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公路,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