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42例新生兒顱內出血臨床分析
王芳
目的探討新生兒顱內出血的臨床特點, 提高患兒治愈率。方法回顧分析42例新生兒顱內出血的臨床資料。結果治療7 d后評價治療效果, 顯效32例, 占76.19%;有效7例, 占16.67%;無效自動出院3例, 占7.14%。結論新生兒顱內出血臨床癥狀不典型, 高危兒應早行腦CT檢查, 缺血缺氧、早產、產傷是新生兒顱內出血的常見病因。加強圍生期保健, 及時正確的治療可提高新生兒顱內出血的治愈率。
新生兒;顱內出血;病因分析
新生兒顱內出血是新生兒期常見疾病, 早產兒多見, 也是常見的嚴重腦損傷形式, 較多的導致原因是產傷和缺氧。臨床表現不典型, 缺少特異性, 漏診率較高, 病死率高, 一部分存活者有腦積水、癲癇、腦癱、智力障礙、視聽功能異常、共濟失調等后遺癥。現對本院2011年2月~2013年9月新生兒科收治的42例新生兒顱內出血病例進行綜合分析, 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2011年2月~2013年9月本院新生兒科病房收治的42例新生兒顱內出血患兒, 其中男24例, 女18例,男女比例1.33∶1, 年齡為出生至生后7 d, 發病至入院時間均不超過72 h。孕周<37周11例, 37~42周23例, >42周8例。體重<1500 g 3例, 1500~2500 g 17例, 2500~4000 g 13例, >4000 g 9例。圍生期重度窒息10例, 輕度窒息11例。孕母患妊高癥8例, 胎盤早剝2例。
1.2臨床表現 哭聲尖25例, 意識改變15例, 呼吸異常8例, 肌張力增高或降低16例, 瞳孔改變7例, 抽搐3例。
1.3輔助檢查 生后2~3 d, 所有患兒均檢查頭顱CT平掃。結果回示:蛛網膜下腔出血35例, 最多見, 硬膜下血腫4例,腦實質出血3例, 合并缺氧缺血性腦病16例。
1.4治療方法 ①保暖、保持安靜、盡量避免搬動及刺激性操作, 抬高上半身15~30°;②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保證能量及熱卡供應, 控制液體量在60~80 ml/kg;③必要時吸氧, 維持PaO2>6.65~9.31 kPa(50~70 mm Hg);④防治進一步出血:應用維生素K1針、立止血針, 一般用3~5 d;⑤控制驚厥:首選苯巴比妥, 負荷量20 mg/kg, 維持量5mg/(kg·d)分2次, 靜脈注射, 有腦水腫時給予速尿降顱內壓, 慎用甘露醇;⑥應用單唾液酸神經節苷脂針營養腦細胞治療。
1.5療效評價標準 顯效:意識障礙恢復正常, 顱內高壓癥狀消失, 肌張力基本正常, 原始反射引出正常;有效:意識障礙部分改善, 顱內高壓癥狀減輕, 肌張力輕度改善, 原始反射引出欠完全, 生命體征平穩;無效:癥狀未見明顯改善,因經濟或其他原因放棄治療。
治療7 d后評價治療效果, 顯效32例, 占76.19%;有效7例, 占16.67%;無效自動出院3例, 占7.14%。
新生兒顱內出血是新生兒嚴重的顱內疾病, 也是新生兒期比較常見的神經系統問題, 出血部位包括腦室周圍-腦室內出血、原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小腦出血和腦實質出血。近年來, 由于產科技術的提高, 產傷所致的硬膜下出血明顯減少, 而早產兒存活率明顯增高, 所以生發基質-腦室出血已成為新生兒顱內出血較常見的類型。這種類型的顱內出血, 預后差, 存活者常留有神經系統后遺癥[1]。造成新生兒顱內出血的主要病因有:①缺氧:是導致顱內出血最常見的原因。缺氧可使毛細血管的血管壁破裂受損, 血液向外滲透引起出血, 引起蛛網膜下腔出血, 缺氧如不能及時糾正, 大量顱內出血會造成嚴重后果。②早產:早產兒顱內出血的比例比較高, 多表現為腦室周圍-腦室內出血。早產兒側腦室脈絡叢和室管膜下毛細血管內皮缺乏完整基膜保護, 毛細血管不成熟, 容易斷裂, 導致腦室內出血[2], 另外正常足月兒有較完善的腦血流自主調節功能, 而早產兒的腦血流自主調節功能不完善, 增加了腦損傷的危險性[3], 早產兒凝血功能不健全也是引起顱內出血的危險因素之一。③產傷:近年較少見, 以硬膜下出血為主。④其他:新生兒肝功能不成熟、凝血因子不足, 或患其他出血性疾病, 或母孕期使用苯妥英鈉、苯巴比妥等藥物造成新生兒血小板或凝血因子減少。
綜上所述, 做好圍生期保健對防治新生兒顱內出血意義重大, 高危妊娠及時發現, 重點監測, 積極預防早產, 及時發現和正確處理圍生兒窒息, 發現宮內窘迫的產婦應盡快解除缺氧因素, 必要時盡快結束分娩, 減少胎兒窒息。提高產科技術, 避免分娩損傷所致的產傷及窒息, 盡量避免早產, 可以減少新生兒顱內出血的發生。
[1] 江載芳, 胡亞美.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454-458.
[2] 薛湘平.新生兒顱內出血病因分析.中國實用醫學, 2008, 3(10): 39-40.
[3] 李俊玲, 郝亞平, 葛惠.顱內出血早產兒24小時腦血流變化及圍產因素分析.中國實用兒科雜志, 2004, 19(6):361-362.
2014-07-03]
450007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