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勁輝
臨床護理路徑在老年性白內障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孫勁輝
目的探討對老年性白內障患者采取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治療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70例老年性白內障患者, 隨機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 每組35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護理,治療組采取系統的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 然后觀察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組患者的術后視力、不良反應發生率及護理滿意程度和對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都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老年性白內障患者采取臨床護理路徑進行治療及護理, 可以減少患者并發癥的發生, 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并改善患者視力, 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臨床護理路徑;老年性白內障
臨床護理路徑具有提高醫療質量、優化醫療流程、控制醫療成本的優點, 它是一種比較創新的醫療觀念及新型治療模式[1]。本文將探討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對老年性白內障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及其應用價值, 具體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4月診治的老年性白內障患者70例, 男40例, 女30例;年齡62~85歲, 平均年齡(68.5±7.8)歲;所有患者均經詳細檢查后確診病情, 左眼患病的有45例, 右眼患病的有25例。將70例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 每組35例, 對兩組患者采取不同的護理干預, 觀察和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結果。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干預, 包括健康教育、飲食護理及活動指導等;對治療組患者則采取我國2009年衛生部(現衛計委)制定的單純性白內障臨床護理路徑[2]進行護理干預, 具體方法如下:患者入院第1天, 接待人員應向患者介紹負責對其進行治療及護理的醫護人員, 并對患者進行入院宣傳, 然后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入院時的病情評估;患者入院第2天, 護理人員應向患者進行手術前疾病的介紹、準備及相關注意事項, 并注意對情緒激動的患者進行心理疏導, 鼓勵患者建立信心并穩定情緒;患者入院第3天, 需要對患者進行手術, 護理人員需要準備好手術前的相關器具及消毒, 并在手術中仔細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心率及胸透, 并保證患者手術時的正確體位, 若發生緊急情況時應及時采取救助措施;患者入院第4~5天, 因患者剛做完手術, 所以護理人員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眼部情況, 時刻檢查患者的眼瞼, 觀察其是否有分泌物或出現紅腫的現象, 如果出現分泌物或紅腫的現象則根據患者的病情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 并對患者講解其手術后用藥的一些不良反應和術后護理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同時注意患者的情緒有無變化, 并對消極的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患者入院第6天, 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 并告知患者出院后的飲食注意、自我眼部護理方法及清潔和其他一些注意事項。
1.3療效評定標準 對此類患者治療效果的判斷, 需根據本院自行設計的健康知識答卷的評分進行判定, 分為優、良、可、差四個等級, 患者答卷的評分13~15分的評定為優;10~12分的評定為良;7~9分的評定為可;6分及以下的評定為差。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統計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術后視力、不良反應發生率及護理滿意程度對比 對照組35例患者經手術及護理后, 視力為(0.51±0.13),出現并發癥的患者有4例, 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1.42%, 且術后患者對護理滿意的有26例, 滿意度為74.29%;而治療組的35例患者手術后視力為(0.67±0.15), 出現并發癥的患者有1例, 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86%, 且術后患者對護理滿意的有33例, 滿意度為94.29%。兩組患者對比, 治療組出現并發癥的幾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而術后患者視力恢復情況及對護理的滿意程度, 治療組明顯高于對照組, 兩組患者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對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對比 對照組35例患者對白內障健康知識的掌握呈優的有13例(37.14%), 呈良的有12例(34.29%), 呈可的有7例(20.00%), 呈差的有3例(8.57%),對健康知識掌握情況的優良率為71.43%;而治療組35例患者對白內障健康知識的掌握呈優的有22例(62.86%), 呈良的有11例(31.43%), 呈可的有1例(2.86%), 呈差的有1例(2.86%), 對健康知識掌握情況的優良率為94.29%。兩組對比,治療組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臨床護理路徑就是按照循證醫學原則[3], 把相關患者的檢查及手術等一切相關疾病的檢查程序、治療方法和護理方法, 分別按照患者入院的時間有順序、有條理的、依次進行安排和設計的一個醫療工作流程。而通過本文對兩組患者分別采取不同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對比后, 結果顯示采用護理路徑對患者進行治療、護理的治療組, 在視力、并發證的發生率及患者對護理滿意程度上都優于采用常規護理方法治療的對照組, 而且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上治療組也優于對照組。因此, 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護理質量及治療效果, 而且通過有序、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護理工作,也可以大大減少護理人員的盲目性, 在有序的工作流程中不僅輕松的將工作完成而且還提高了服務質量。護理人員有針對性的對待一些患者, 提高了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及護理意識,也促進了醫護人員與患者的良好溝通, 并加強了患者在治療中的配合性。
[1] 劉海燕.118例老年性白內障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分析.中外醫學研究, 2012(7):74.
[2] 田曉芳, 胡小英.在老年性白內障手術患者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評價.中國醫藥指南, 2011(35):460.
[3] 程蘭欽.臨床護理路徑在白內障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中國實用醫藥, 2011(16):175.
2014-08-29]
130062 長春市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