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紅
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40例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圍手術期護理
馬玉紅
目的 探討和總結使用PVP技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圍手術期護理。方法 在影像學技術配合下, 經皮向病變椎體內注入骨水泥等加固材料, 從而瞬間穩定骨折椎體, 恢復椎體生物力學強度, 避免椎體進一步塌陷, 達到消除或減輕疼痛的目的。不斷完善制定術前、術后護理措施, 并對該手術患者認真實施、觀察效果。 結果 通過對患者認真執行圍手術期護理, 術前準備充分, 術后并發癥發現處理及時, 患者效果滿意。結論 PVP技術具有創傷小、操作簡單, 即刻加固作用、止痛效果快速而有效。
經皮椎體成形術;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圍手術期護理
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是中老年人常見的骨折, 保守醫治需長期臥床, 易伴隨發生多種并發癥, 重者會致死亡。經皮椎體成形術(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是上世紀80年代由法國醫師發明的一種脊柱微創手術, 借助影像學技術, 經皮向病變體內注入骨水泥等加固材料, 達到椎瞬間穩定骨折椎體,恢復椎體生物力學強度, 從而防止椎體進一步塌陷, 消除或減輕患者的疼痛。PVP技術因具有操作簡單、創傷小、 即刻加固作用、止痛效果快速而有效等顯著特點[1], 為骨科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開辟了新途徑。本科2011 年10 月~2012年10 月對40例OVCF患者采用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患者治療效果滿意, 現將其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組40例患者, 男19例, 女21例, 年齡53~91歲, 平均年齡65歲。29例有輕微外傷史, 11例無明顯誘因。骨折部位, 其中T11、T12同時骨折的 24個, T12、L1同時骨折的 10個, 單純T12骨折的6例。主要癥狀為直立行走困難, 骨折相應部位及腰背部疼痛,無明顯神經根壓迫及脊髓損傷表現。X線檢查顯示壓縮骨折的椎體呈楔形變, 胸腰段畸形后凸,CT及MRI檢查椎體骨皮質、特別是后壁骨皮質完整。
1.2手術方法 一般采取局麻, 協助患者俯臥位, 在胸骨柄及髂前上棘水平位置墊橫枕使胸腰椎過伸。C 型臂X 線機透視定位傷椎椎弓根體表投影并做標識, 嚴格消毒鋪巾后, X線引導下由正位椎弓根的外上方進針, 確定穿刺針位置良好后, 去除針芯。調制PMMA 骨水泥使其呈粘稠狀態, 在正、側位X 線透視監控下用注射器接穿刺針注入傷椎。X 線透視見骨水泥沿骨小梁間隙浸潤, 邊緣毛刺狀至骨皮質為止, 如發現骨水泥向椎體外滲或浸潤至椎體后緣則立即停止推注。骨水泥完全硬化后, 拔出穿刺針, 壓迫止血, 貼上無菌敷貼,俯臥位觀察30 min后回病房。
1.3治療結果 本組40例患者,其中30例在術后4~12 h疼痛明顯緩解, 甚至完全消失。10例術后訴局部疼痛加重,應用非甾體類藥物治療2~3 d后, 疼痛較前明顯減輕, 下床活動時間為術后1~3 d。本組患者無其他并發癥發生。
2.1心理護理 疼痛性骨質疏松壓縮性骨折使用新型微創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治療, 由于患者多為中老年人,術前疼痛, 知識缺乏, 友擔心手術的效果及術后的恢復,對治療反應消極。通過與患者的交流, 介紹手術方式及過程, 提供心理支持和幫助, 增強個體適應能力。對患者的各種擔心予以解答, 樹立信心, 組織已做過該手術的患者講述術中感受、術后效果,幫助患者及家屬更全面地認識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使患者盡快穩定情緒,以最佳的心理狀態配合治療。
2.2體位訓練 PVP采用俯臥位進行, 高齡患者常合并心肺疾患, 術前應仔細評估患者俯臥位耐受時間。術前3~5 d開始指導俯臥位練習, 兩肩及胸各墊一小枕, 骨盆下墊一大枕,使腹部懸空利于呼吸,頭偏向一側, 從10 min增至30 min, 2次/d,增加術中體位的適應性, 確保手術順利進行。
3.1病情觀察 手術結束將患者平移至平車上返回病房,同時向醫生了解術中情況。回病房后予以心電監護6 h。基礎疾病較重, 延長觀察和監護時間至病情穩定為止。
3.2體位要求 術后第1個小時應仰臥, 第2個小時可翻身側睡, 術后3 h可協助床上坐起。以后逐漸訓練行走。坐起時要注意安全, 預防發生體位性低血壓而暈厥摔倒, 尤其是臥床時間較長的患者要加強預防。剛開始行走時身邊要有人陪同, 防止發生意外。
3.3疼痛的評估 患者手術回病房后及時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少數患者行PVP后會出現局部疼痛加重。這種疼痛常為自限性, 有時需要注射鎮痛劑或應用非甾體類藥物治療。觀察疼痛有無加劇, 如果同時伴有神經系統改變應立即查清疼痛的原因, 做CT檢查觀察有無骨水泥滲漏情況。
3.4并發癥的護理
3.4.1局部并發癥 注射骨水泥時的患者感到穿刺椎體有輕度酸脹痛, 停止注射后消失。其中有的患者出現沿相應神經根的放射痛, 大部分停止注射后消失, 少數患者疼痛持續, 應用類固醇水楊酸及抗生素治療3~4 d, 癥狀在用藥后逐漸消失。
3.4.2全身并發癥 ①一過性的發熱和神經根痛, 術后經抗炎治療2~4 d可緩解。持續神經根痛, 需再次手術摘除漏出骨水泥。②一過性疼痛加劇, 它與手術操作, 骨水泥注射、或骨水泥引起的炎癥有關。一般非甾體類抗炎藥治療, 所有的患者疼痛都在48 h內緩解。③骨水泥滲漏性疼痛:一般是骨水泥復合物漏入椎間隙、椎間孔等部位所致, 需進一步觀察, 必要時手術減壓, 預防出現下肢肌力、感覺、甚至大小便的改變。④肺栓塞:骨水泥向周圍靜脈, 尤其是椎體靜脈叢的滲漏可造成肺栓塞。密切觀察有無胸悶、心悸、咳嗽、呼吸困難、頭暈等癥狀, 進行肺部聽診, 觀察有無肺部濕啰音等情況。如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生處理, 配合醫生及時給病人做有關檢查。⑤預防穿刺部位感染:術后及時換藥, 保持穿刺部位敷料清潔、干燥, 遵醫囑使用抗生素2~3 d, 預防感染發生。⑥脊髓壓迫:術后嚴密觀察雙下肢的感覺、活動情況, 并與術前作比較, 如有異常及時告知主管醫生處理。
3.5功能鍛煉 術后功能鍛煉至關重要, 需要經過一個時期的功能鍛煉才能達到理想的程度。鍛煉的原則是早開始、循序漸進, 時間由短到長, 次數由少到多, 程度由弱到強, 適度為宜。鍛煉方法:協助床上活動→坐起→床邊站立→跨步行走。首先在床上鍛煉股四頭肌力量, 練習直腿抬高及膝關節伸直, 然后在護士協助下坐立, 床邊站起。術后3~5 d起,練習仰臥抬臀舉腹進行背伸肌鍛煉, 進一步采用俯臥位半“飛燕式”后伸脊柱進行背伸肌鍛煉。
3.6出院指導 出院后加強營養,注意勞逸結合,堅持進行腰背肌鍛煉,增加戶外活動,多接受陽光照射, 促使機體鈣質形成,并輔助鈣劑治療,術后1、3、6、12 個月復查。
[1] 陳潔, 唐香蘭, 陳傳福.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護理措施.現代護理, 2008,14(5):642- 644.
[2] 溫惠芬, 何霞笑.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護理.護理實踐與研究, 2009,6(8):57- 59.
454150 焦作煤業集團中央醫院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