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 勇孫錫蘭孫洪芳李玉昌
特約編輯:艾 華
20世紀80年代,云南省建水縣從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引進臍橙進行試驗、示范和推廣種植。多年實踐表明,建水臍橙成熟早、外觀好、品質優,在省內享有較高的知名度。不過,近年來,受多種不利因素的影響,建水臍橙種植面積銳減,產業發展形勢嚴峻。為此,相關部門必須正視現實,查找問題,依托優勢,立足縣情,攻堅克難,穩步推進臍橙產業發展,重振建水臍橙輝煌。
臍橙對光照、土壤、濕度和積溫等生態條件要求較嚴,相應的栽培管理技術要求也較高,因而建水臍橙前期推廣種植緩慢。2000年,建水縣臍橙種植面積僅133.33 hm2,產量2 000 t,產值800萬元。建水臍橙快速發展是在“十五”“十一五”期間。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果大無核、肉質脆嫩、汁多化渣、芳香濃郁和具保健功能的優質臍橙越來越受消費者青睞,市場售價高、行情好。云南省多數柑桔產區以寬皮柑桔為主,臍橙種植規模較小。對此,建水縣委、縣政府立足縣情,在“十五”期間大力調整柑桔品種結構,把做大做強臍橙產業作為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建設特色農業強縣和促進果農增收的“25310”工程項目給予扶持。此舉極大地促進了建水臍橙產業的發展,臍橙種植面積逐年增長。到2008年,建水臍橙種植面積、產量和產值分別增加到 6 200 hm2、4萬 t和 1.2億元,創歷史最高紀錄,形成了以面甸、臨安、南莊、曲江、盤江和利民等鄉鎮為主的臍橙種植帶。其中,面甸鎮連片種植面積達數萬畝,全鎮臍橙種植面積在1 333.33 hm2以上,占全縣臍橙種植面積的1/4。目前,面甸鎮已成為全縣最大的臍橙種植基地,建水也成為當時云南省最大的臍橙種植縣。
2008年初,農業部門在部分鄉鎮監測發現,部分產區有傳播柑桔黃龍病的多種蟲態的柑桔木虱及黃龍病感病植株,全縣隨即開展黃龍病防治工作。然而,縣植保站連續兩年的監測結果表明,蟲源基數仍呈上升趨勢。與此同時,受全球金融危機、四川柑桔大實蠅事件影響,柑桔市場需求銳減,銷售價格大幅下降,果農收益下滑,發展臍橙的積極性受挫。2009—2012年,云南大部分地區連續4年遭遇百年不遇的干旱,庫容蓄水持續減少,嚴重影響了建水臍橙的生產活動。受病蟲為害、價格偏低、嚴重干旱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大部分臍橙果園處于失管狀態,樹勢衰退、挖樹毀園現象時有發生。據2013年底農業部門對14個鄉鎮的調查,目前全縣臍橙種植面積僅為 766.67 hm2,僅為 2008年的12.4%。建水臍橙產業發展遭受重創,正面臨嚴峻形勢。
一是自然條件優越。建水地處低緯度高原,北回歸線從縣境內穿過,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8.7℃,極端高溫35.1℃,極端低溫-3.1℃,≥10℃年積溫6 680℃以上。年均日照2 301小時,正常年份年均降雨量800 mm,年均相對濕度71%左右,全年無霜期長達324天以上。當地光熱資源豐富、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立體氣候明顯,是臍橙種植的適宜區域。
二是區位優勢明顯。建水地處云南南部,是滇東南重鎮及交通樞紐。交通四通八達,方便快捷,國道 323 線、建(水)通(海)和雞(街)石(屏)高等級公路以及蒙(自)寶(秀)鐵路等縱貫全境。公路、鐵路北達玉溪、昆明,南通國家級口岸河口而連接東南亞各國。特別是貫穿東南亞的“泛亞”鐵路玉(溪)蒙(自)段已竣工投入使用,國際大通道逐步完善,果品通過高速公路和鐵路在2小時內即可到達越南,果品出口運輸更為方便,有利于出口創匯。
三是政策環境有利。臍橙作為當地價格相對穩定、具有一定發展潛力的優勢特色水果,被列入省、州和縣特色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先后被列為國家農業綜合開發、云南省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和紅河州農業產業培植優質臍橙基地建設項目等給予重點扶持??h委、縣政府把臍橙發展作為一項富民強縣的產業來抓,“十五”期間,縣政府為臍橙項目無償提供種苗,對項目鄉鎮和相關部門實行層層責任目標管理。“十一五”期間,把建設 1.33 萬 hm2(20 萬畝)、面對東南亞的柑桔出口基地作為今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成立項目領導小組,推行項目領導負責制,簽訂目標責任,納入干部年終考核,視考核目標完成情況,分別給予獎懲;在項目申報、政策措施、資金支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笆濉币潦?,縣委、縣政府又將臍橙產業發展列入“20萬畝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示范區”項目建設體系,為建水臍橙產業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政策環境。
四是果品品質優良。由于地理、氣候條件獨特,建水臍橙表現出優于原產地的品種特性:成熟早,同品種成熟期比省外種植區早40天以上,利民、盤江和面甸等地9月底即可上市,而且風味濃、品質優、外觀好,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達12%以上,可食率高達78%。2002年經農業部亞熱帶果品蔬菜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為優等果,2003年獲第十屆中國食品博覽會暨交易會金獎。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柑桔技術支撐體系首席科學家鄧秀新蒞臨建水考察指導,在品嘗建水臍橙后,對建水臍橙的風味、口感、外觀及早熟特性大為贊賞,稱可與贛南臍橙相媲美。
一是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經過多年的基礎設施建設,建水臍橙產區水利化程度有所提高。但是,多數臍橙都是種植在山地和坡地,水利、道路基礎設施建設仍有待完善,尤其是排灌渠道不配套,致使冬春干旱時無水灌溉,而夏秋多雨時排水不暢。基礎設施建設的短板,制約了當地臍橙產量及品質的進一步提升。
二是病蟲害發生頻繁。全縣果園管理以果農分散管理經營為主,由于果農的科技意識、經濟水平和勞動力等因素差異,在病蟲害防治上很難做到依據病蟲害發生和防治規律進行統一防治,特別是對臍橙產業發展影響較大的柑桔黃龍病,目前在國際、國內尚無根治辦法,極大地影響了建水臍橙產業的健康發展。
三是科技意識淡薄。果農文化層次、科技素質差異較大,接受科技知識能力較差,導致果園栽培管理水平總體不高。
四是組織化程度低,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滯后。建水臍橙果品銷售除果農自主銷售外,主要以個體戶收購銷售為主,產前、產中及產后等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信息滯后,制約了果品外銷及產業發展。雖然近幾年組建了“和源”“金秋”“溪邑”“百仔豐”“紅森”和“萬世一果”等果品營銷企業,但是由于企業經營規模較小、營銷網絡不完善,難以形成產業聯合體,基本上處于各自為政的無序競爭狀態,組織化程度較低。
五是種植零星分散。我國自上世紀80年代初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土地經營權承包至一家一戶,而當時多數地方為了公平起見,土地按照好、中、差三等地力搭配承包到一家一戶,這就導致每戶農戶承包經營的土地東邊有一塊,西邊有一丘,承包土地零星分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在當時極大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生產力發展;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零星分散的土地承包方式給農戶種植管理帶來不便,直接影響產業的規?;l展、產業化經營。
六是良繁體系建設滯后。建水水果種苗繁育秩序混亂,管理不規范,未具備苗木生產許可證、苗木質量合格證、營業執照等“三證”的單位、企業、個體均在進行常規繁育,良種苗木繁育體系建設嚴重滯后,市場監管難度大,無病毒苗木種植尚未得到規模推廣,病蟲害傳播蔓延難以控制,部分苗木剛種植未掛果就表現出黃龍病癥狀而不得不挖除。此外,非正規渠道引入的外地種苗,難以保證質量,導致品種混雜、成活率低。
七是產業爭地矛盾突出。由于自然條件優越,建水適宜種植的作物種類多,致使烤煙、無公害蔬菜、葡萄、石榴、臍橙、萬壽菊、優質稻、雜交玉米制種、山核桃、速生林和油茶等產業齊上陣。由于耕地面積有限,各產業之間爭地矛盾十分突出。
一是正視客觀存在的問題。2008年以來,建水葡萄、三七價格上揚,產業發展較快;而臍橙因柑桔木虱、黃龍病等病蟲害發生頻繁、難以有效控制,導致種植效益下降,果農種植臍橙的積極性嚴重受挫,一些果農放棄管理,甚至毀園挖樹。對此,各級部門、相關從業人員需要正視問題,奮發有為。
二是建立臍橙無病毒苗木繁育基地。為保證果品質量,維護果農和育種者的利益,加強良種果苗無病毒繁育是促進果業發展的重要措施。建立臍橙無病毒苗木繁育基地,培育大量的臍橙優質良種無病毒苗木來滿足建水乃至全省臍橙產業發展需求。
三是加大產業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大對臍橙產業政策、資金、技術的扶持力度,充分落實科學栽培管理技術措施,加大病蟲害的監測及防控力度,進行病蟲害統防統治。工作重點從規模發展轉移到提升質量上來,資金扶持重點從苗木補助向科技培訓、病蟲害防治、新品種引進、無病毒苗木繁育基地建設、果品營銷推介、無公害果品生產認證和果品采后處理等方面傾斜。
四是加強示范園建設。選擇基礎條件較好、農民科技素質相對較高的鄉鎮,建設一定規模的標準化示范園區,給予政策、資金、技術的扶持。積極引進種植大戶和種植能手參與示范園區建設,促進建水臍橙產業健康發展。
五是完善科技支撐服務體系??萍贾问翘岣呓ㄋ毘裙焚|量的根本。加大科研和科技培訓投入,加強科技、生產、經營和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加強與有關院校的合作與交流,爭取各種科研項目和課題,加強技術培訓、技術指導的力度和廣度,加強對病蟲害發生規律和防治方法的研究,強化病蟲害監控和防治。
六是引導土地合理流轉。借鑒外地農村土地合理流轉的成功經驗,引導、鼓勵、扶持企業、種植大戶、種植能手采取農戶加盟、“公司 +合作經濟組織 +基地 +農戶”等方式,使分散的土地向有實力、懂技術、會管理、擅經營的公司、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等集中,促進臍橙規模化發展。
七是規范苗木生產與市場管理。在建立健全無病毒良種苗木繁育體系和繁育基地的基礎上,盡快制訂、出臺 《建水縣果樹苗木管理辦法》,規范苗木管理,堅決取締無證育苗,杜絕不合格苗木流入市場,保證生產用苗優質化,為提高建水臍橙果品質量,促進產業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