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媛
個性化護理在老年肛腸術后中的應用研究分析
張淑媛
目的 探討老年患者肛腸手術的護理方法。方法 將 170 例老年肛腸手術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 各 85 例 , 觀察組采取個性化護理措施 , 包括 :術后常規護理、心理護理、出血護理、術后腹脹護理、功能鍛煉以及出院前的指導等 , 而對照組只采用常規護理。并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后的恢復情況。結果 觀察組 85 例患者中 , 創口不適消失時間分別為 :水腫 (8.2±0.5)d, 出血 (2.4±0.3)d, 創口愈合天數為 (15.5±1.1)d, 住院天數為 (16.4±0.2)d。對照組 85 例患者中 , 創口不適消失時間分別為 :水腫 (13.0±0.2)d, 出血 (3.9±0.3)d, 創口愈合天數為 (21.2±0.5)d, 住院天數為 (22.1±0.9)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 具有可比性。結論 對老年患者進行肛腸手術后 , 進行一定的個性化護理對其恢復 , 可以有效提高護理質量 , 促進患者的康復。
老年患者;肛腸手術后護理;出血;腹脹;指導
1. 1 一般資料 本院在 2012年 5月 ~2013年 3月期間收治了 170例患者中 , 年齡在 20~79歲之間 , 平均年齡 53.3歲 ,男女比例約為 2:1.5。術后對患者分別進行術后常規護理、心理護理、出血護理、術后腹脹護理、功能鍛煉以及出院前的指導等護理。
1. 2 手術方式及術后臨床表現
1. 2. 1 術前準備 術前進行常規檢查 , 排空大便 , 大便干結者可經導尿管注入 40~60 ml開塞露。注入開塞露后 5~10 min便可排便 , 護理人員及家屬需要認真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 ,取得患者的信任 , 使其積極配合治療 , 盡量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
1. 2. 2 術后發生的主要臨床表現腹脹、出血、心理壓力大等。
2. 1 術后護理常規 按照醫囑給予止血及抗感染治療。術后患者取側臥位 , 為以防出血 , 翻身時動作必須緩慢 , 4~6 h后便可下床活動 , 創面未愈合前不宜久坐、久蹲或做劇烈運動 , 以免影響傷口愈合。應注意營養 , 忌辛辣、油膩、煙酒等 ,多吃蛋白質豐富、易消化的食物 , 多吃含纖維多的食品 , 如蔬菜、水果 , 利于排便。另外 , 叮囑患者術后禁食會使傷口更難愈合。
2. 2 心理護理 給予患者足夠的鼓勵和心理安慰 , 與患者及家屬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 病痛的折磨、疾病的隱私性、對手術的不安心理、環境的變化都會使患者感到緊張 , 解除患者對疾病的過分擔憂和緊張情緒就格外重要 , 主動與患者聊天 , 介紹病房患者互相認識 , 鼓勵患者主動表述情感和需要 , 讓他們盡快結識病友、熟悉周圍環境 , 讓患者以樂觀積極的心態以及融洽的病房氛圍共同接受治療。同時護理人員要及時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 , 盡量滿足其需要。讓患者明白焦慮情緒不利于疾病的康復和治療的道理[1]。
2. 3 出血護理 創面壓迫小緊、結扎線的脫落、術后活動過度等均可引起出血。直腸癌術后 24 h內如果出血量超過300 ml時要及時報告醫生并尋找原因 , 以便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護士應加強巡視 , 密切觀察患者有無壓痛、腹痛、創口出血現象以及脈搏、血壓、呼吸等 , 并及時報告醫生 , 及時進行處理。
2. 4 術后腹脹的護理 部分患者肛腸術后會出現腹脹 , 其原因主要有 :①術后臥床時間長 , 腸蠕動差 ;②肛門填塞敷料過多過緊 , 致使肛門無法排氣 ;③局部麻醉較少 , 尤以骼麻和腰麻明顯;④過量食用奶、糖等產氣食品。可讓患者先進行腹部熱敷 , 涂抹松節油 , 也可以采用中醫治療方法 , 進行針灸 , 醫生同意后才可適當的松弛肛門填塞敷料 , 敷料填塞時間足夠后可請求醫生給予肛管排氣 , 也可叮囑患者盡早排便 , 必要時口服理氣助消化的中西藥物。
2. 5 功能鍛煉 老年人機體的各種功能基本都處于衰退狀態 , 肛門括約肌松弛 , 因此應鼓勵患者待切口愈合后進行提肛運動或肛門按摩 , 持之以恒 , 循序漸進 , 以此促進手術疤痕軟化 , 增加肛周氣血運行 , 提高肛門收縮功能。
2. 6 出院前指導 多進行縮肛運動 , 40~50次 /d, 以減少痔瘡復發。養成定時排便習慣 , 堅持每晚溫水坐浴 , 保持肛門清潔 , 使用柔軟的便紙 , 忌久坐、久立或久蹲 , 不穿緊身褲和粗糙內褲。潮濕物體或地面 , 最好選用軟坐墊 , 忌煙酒、辛辣 , 多吃水果、蔬菜等含粗纖維多的食物。
所有數據采用 SPSS13.0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 x-±s)表示 , 采用 t檢驗 , 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 , 以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 85 例患者中 , 創口不適消失時間分別為 :水腫(8.2±0.5)d, 疼痛 (7.1±0.3)d, 出血 (2.4±0.3)d, 創口愈合天數為 (15.5±1.1)d, 住院天數為 (16.4±0.2)d。對照組 85 例患者中 ,創口不適消失時間分別為 :水腫 (13.0±0.2)d, 疼痛 (9.5±0.1) d, 出血 (3.9±0.3)d, 創口愈合天數為 (21.2±0.5)d, 住院天數為(22.1±0.9)d。經對照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肛腸科就診老年人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也越來越多 ,肛門部因其非常豐富的神經和血管分布 , 以及手術麻醉的影響使得并發癥發生率極高。而處理老年患者術后并發癥則更加棘手。但以上調查結果顯示 , 對觀察組老年患者進行了詳細、認真的護理方法之后 , 統計結果明顯指出 , 采用一定的個性化護理能夠有效地緩解患者術后的不良情緒以及不良反應 , 同時對于提高患者的康復狀況也至關重要 , 能有效的縮短創面愈合及住院時間 , 且提高了護士對老年肛腸病患者的護理水平。
[1]張云 .個性化護理在老年肛腸術后中的應用 .當代護士 :學術版 (中旬刊 ), 2014(1):65-66.
2014-04-10]
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經費資助
130021 長春 , 吉林省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