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燕春
中藥配伍禁忌探略
刁燕春
目的 通過對中藥配伍的研究分析 , 總結中藥配伍應用禁忌 , 以確保用藥的合理性 , 并為安全用藥提供可靠的依據。方法 通過對藥房、門診中處方的整理研究 , 挑選出有關于中藥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的記錄 , 并對其進行分析總結。結果 在門診處方中存在中藥與成藥、西藥同時應用的情況 , 但并未寫在同一張處方上 , 此時可能存在隱性的配伍禁忌 , 這就需要醫務工作者對這種情況給予重視 , 以確保用藥的安全性。結論 中藥配伍在其臨床應用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臨床上依舊存在因配伍不當而造成醫療事故的情況 , 這就需要醫務工作者對中藥配伍禁忌充分重視起來 , 將用藥的安全性放在首位 , 做到安全用藥。
中藥配伍 ;禁忌 ;十八反 ;十九畏
中藥的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照病情需要以及中藥的藥性特點 , 有選擇性的將兩味及其以上的藥物配合使用。配伍關系包括相須、相使、相畏、相殺、相惡和相反[1]。安全性為用藥起效的首要前提 , 必須在保證用藥安全的基礎上 , 對患者進行藥物治療。這就要求對中藥配伍禁忌充分了解、掌握 ,本文即是對中藥配伍禁忌的研究總結 ,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1 半蔞貝蘞芨攻烏 烏頭類藥物 (川烏、草烏及附子 )不宜與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及同用。因烏頭中的主要成分烏頭堿具有一定毒性 , 倘若與半夏配伍應用 , 可使毒性增強 , 副作用加大。半夏本身也具有毒性 , 在與烏頭配伍應用后 , 可產生麻痹中樞神經以及末梢神經的副作用。同樣的原因 , 當烏頭與貝母相配伍時 , 可產生麻痹中樞神經的作用 ,并且貝母中含有貝母堿的成分 , 該成分具有抑制呼吸的作用。白及、白蘞、瓜蔞中的成分與烏頭同用時 , 可導致烏頭堿的活性增強 , 致使烏頭毒性增加。
1. 2 藻戟遂芫具戰草 甘草與海藻、大戟、甘遂以及芫花相反。甘草中具有甘草次酸 , 其主要功效為減少尿量以及鈉離子的排出 , 促進水、鈉離子以及氯離子在體內停留 , 并促進鉀離子的排出 , 使得血鈣下降血鈉上升 , 引起水腫 , 進而發揮抗利尿的作用。而海藻、大戟、甘遂以及芫花均為利水消腫的良效藥物 , 因此 , 當其配伍應用時將會產生相反的功效 , 從水鹽代謝角度來看它們是絕對相反的 , 不能同時應用。
1. 3 諸參辛芍叛藜蘆 參類 (人參、丹參、沙參、苦參等 )、細辛、芍藥 (包括赤芍和白芍 )均與藜蘆相反。藜蘆對黏膜具有強烈的刺激作用 , 并使其處在興奮狀態。但細辛、芍藥則有鎮靜中樞神經 , 使其麻痹、抑制 , 從而使平滑肌松弛。顯而易見 , 當藜蘆與細辛、芍藥同用時必將會發生二者功效作用相互抵消的現象。
在十九畏中 , 硫磺畏樸硝 , 原因在于硫磺在腸道中能夠反應生成硫化氫 , 并且硫化氫通過刺激腸壁導致緩下 ;然而樸硝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鈉 , 口服后不易被腸道吸收 , 長期存在于腸道內而形成了高滲溶液從而引起了機械刺激 , 達到導瀉的作用。若兩者合用 , 可想而知 , 瀉下作用加強 , 大量服用可引起胃腸痙攣 , 甚至導致機體脫水。從藥性角度看 , 二者藥性相反 , 硫磺畏大辛大熱之物 , 而樸硝為大苦大寒之物 ,寒熱不能同用。
水銀畏砒霜 , 水銀的化學成份是汞 , 砒霜的化學成分為三氧化二砷 , 兩者可以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 生成砷汞齊合金 ,使其藥效消除。巴豆畏牽牛 , 原因在于巴豆中含有大量的脂肪油 , 其有效成分為巴豆毒素 , 而牽牛中含有大量的瀉下成分 , 服用劑量過大可影響腎臟機能 , 對腎臟有刺激作用。倘若二者合用 , 瀉下利水功效將會加強 , 對腎臟的負擔將會加重 , 因此 , 臨床上慎用。
我國古代醫家把中藥的配伍禁忌總結為十八反、十九畏歌訣 , 以便人們能夠記憶掌握。基于上述總結 , 可知從單味藥到配伍應用 , 是通過很長的時間和認識過程 , 逐漸積累豐富起來的。藥物的配伍應用是中醫用藥的主要形式[2]。藥物經過配伍后 , 可以產生不同的效果 , 既有增效作用的配伍 ,又有致毒性的配伍 , 這就需要醫務人員掌握一定的配伍知識 ,并能夠對配伍禁忌有充分的了解。現如今 , 對十八反、十九畏的關注程度逐年增長 , 做好配伍禁忌的研究不僅能夠對古方有足夠的認識 , 也能夠為我國現代中藥的開發利用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通過對中藥配伍禁忌的研究 , 可以將傳統理論與現代生物技術相結合 , 對中藥配伍禁忌的研究 , 能夠更好的挖掘我國中醫藥的無限潛力。就目前來看 , 對中藥配伍禁忌的研究還不完善 , 對于醫藥工作者來說依然任重而道遠。
[1]張憲印 ,黃平 .中藥配伍禁忌淺議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 2005, 14(14):1899-1900.
[2]唐烏香 .中藥配伍禁忌探析 .河南中醫 , 2002,22(6):79.
2014-04-16]
130021 長春 ,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藥學部
吳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