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英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是產后哺乳期婦女的常見病,尤其以初產婦更為常見,通常發生在產后3~4 周和6個月后的嬰兒萌牙期,主要原因為乳汁淤積和細菌入侵,臨床表現為:寒戰、高熱、乳汁排出不暢, 患側乳房皮膚微紅、微熱,局部腫脹,可有波動性的疼痛和壓痛。不僅給患者帶來了痛苦,還可以直接影響到嬰兒健康,所以及時的治療和全面的護理至關重要,現將護理對策介紹如下。
收集本科2011年7月~2013年6月共73例患者,年齡22~34歲,平均年齡25.73歲,初產婦67例,經產婦6例,初產婦與經產婦之比約為10∶1, 和文獻報道的初產婦占90%相符[1]。產后3~4周發病的53例,6個月以后發病的20例。
①乳房發育不良,妨礙了正常哺乳。②乳汁過多或嬰兒食用太少,不能完全排空乳汁。③乳管不通暢,導致乳汁淤積,有利于細菌入侵和繁殖。④乳頭皸裂,6個月以后嬰兒開始長牙,很容易傷到乳頭,細菌沿淋巴管逆行入侵感染。⑤產婦產后機體虛弱,抵抗力下降[2]。
3.1心理護理 產婦患病后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除了自身疾病帶來的痛苦,更擔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最近一段時間不能哺乳,用奶粉喂養又擔心奶粉的質量問題,另外乳房對于女性來說是性感和女性美的一種標志,乳房的感染和膿腫和對疾病的不了解,會使患者感到心理上的抑郁。我們要理解患者的痛苦,在和患者溝通時,盡量少用醫學術語,讓患者通俗易懂,盡量消除患者的恐懼和心理負擔,保持良好的心情,積極地配合治療。和患者家屬積極地溝通,告知家屬疾病的注意事項,去了解和體諒患者此時的心理負擔,用語言安慰患者增強患者對疼痛的耐受性[3],并創造幸福的家庭氛圍。
3.2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特別是體溫的變化,患側乳房皮膚的變化。發熱是急性乳腺炎最常見的表現,如果體溫在39℃以下可以采用物理降溫,當體溫在39℃以上,并持續不降時,通報醫生,并根據醫囑采用藥物降溫,密切關注體溫的變化,做好護理記錄;盡量選用對嬰兒影響小的藥物。
3.3排空積乳 患側乳房停止哺乳,用吸奶器或成人吸出乳汁,并對患側乳房進行按摩,有節奏的反復揉捏、擠壓,使乳汁盡量排空,使腫塊變的越小越好,直到乳房變的松軟,同時用寬松的乳兜把乳房輕輕的托起。當乳房脹痛乳汁擠不出,可以用熱毛巾熱敷雙側乳房,再進行擠奶。對于乳頭皸裂的患者,必須停止哺乳,每天用吸奶器吸盡乳汁,必要時根據醫囑涂抹抗生素軟膏[4]。
3.4外敷治療 對患側乳房采用50%的硫酸鎂高滲溶液熱敷,可以擴張外周血管,加快局部血流,促進炎癥消散。將浸潤50%硫酸鎂的飽和無菌紗布,避開乳頭熱敷患側皮膚上,30~60 min/次,2次/d。對于癥狀比較輕的患者可以采用中藥外敷治療,采用大蒜和中藥芒硝以2:1的比例調和,大蒜100 g扒皮、洗凈搗爛加入芒硝50 g調成糊狀,取35 cm×30 cm的無菌紗布4塊,每塊展開重疊,將糊狀物平鋪于紗布中央,厚度約0.3 cm,面積直徑比紅腫面積直徑>2 cm即可,醫用膠布固定好,更換1次/24 h,并把乳房 用寬松的乳罩托起。
3.5抗感染的護理 需用抗菌藥的患者,早期、足量使用抗菌藥,首選青霉素類或進行細菌培養來選用相應的抗菌藥,抗菌藥可以分泌到乳汁,故不能使用對嬰兒有不良影響的抗菌藥。對于感染嚴重,切開引流的患者,幫助醫生及時更換被污染的敷料,并觀察傷口的愈合及其引流情況,由于乳汁營養豐富,利于細菌生長繁殖,所以患側乳房要停止哺乳,排空乳汁,促進傷口愈合;患側上肢避免劇烈運動,穿寬松透氣的衣物;不要在患側上肢抽血和測量血壓,避免患側肢體腫脹影響傷口愈合。
經過本科醫護人員精心努力,73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
①提倡母乳喂養,產后盡早開奶[5],讓嬰兒早吸吮、常吸吮,避免乳房過度充盈。按需哺乳,每次哺乳盡量讓乳房排空,如有乳汁淤積時,盡量想辦法使乳房排空,要改變舍不得乳汁浪費的觀念[6],也可以將乳汁擠到潔凈奶瓶中冷藏起來備用;養成嬰兒不含乳頭睡覺的習慣,以免乳頭浸潤、皸裂,使細菌更易侵入。②要保持乳頭和乳暈的清潔,在每次哺乳前都要洗凈雙手,哺乳前后要用濕毛巾擦凈乳頭,哺乳結束清潔完乳頭后,擠少量的乳汁均勻涂抹在乳頭上;如有輕微的皸裂,可以將乳汁擠到奶瓶中再喂養嬰兒。③對于乳頭內陷者,在妊娠期時就要經常擠捏、提拉乳頭。要指導孕婦做乳頭提拉練習,將兩拇指平行放于乳頭兩側或上下乳暈上,將乳頭向上、向下縱形拉開。15 min/次,2次/d。④要保持嬰兒的口腔衛生,如果發現嬰兒有口腔炎癥時,要停止哺乳,積極地治療嬰兒口腔炎,在此期間可以將乳汁擠到奶瓶中再進行喂養,待病情痊愈后在恢復哺乳。⑤產婦要保持心情愉快,產婦易患產后抑郁癥[7],分娩后的產婦感情脆弱,常表現為哭泣,對周圍的環境漠不關心等,要及時的幫助產婦積極應對壓力,耐心指導和幫助產婦護理、喂養孩子。愉快的心情有助于乳汁分泌。⑥在飲食上應該吃一些清淡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膩食物,多吃對產奶有利的食物如魚肉、絲瓜湯、豬蹄湯等,多食用一些含微量元素多的食物,喝湯汁多喝水,有助于乳汁分泌。也要適當的鍛煉身體,消耗多余的能量。
減少產婦急性乳腺炎的發病,應當非常重視對其在妊娠期健康知識宣教,指導待產婦正確的哺乳方法和怎樣去保護乳頭,特別是初產婦。急性乳腺炎經過正確的治療均可治愈的,無論治療前還是治療后,生活護理和心理護理都有重要的預防作用[8],本組患者中初產婦比較多,應考慮與產婦喂養經驗不足、喂養方式不當有密切的關系,所以加強產前培訓,對疾病預防有著重要的意義。急性乳腺炎也漸漸引起衛生部門的注意,很多的醫院都在向社會普及相關健康知識,提高孕產婦的保健意識。
[1] 王永亮,王耀田.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早期防治體會.中國現代醫生,2007,45(14):55-56.
[2] 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24.
[3] 黃菊,譚艷隙.50例急性乳腺炎的護理體會.中華現代臨床護理學雜志,2008,3(1):15.
[4] 王惠麗,尚紅梅,劉迎紅.硫酸鎂熱敷治療乳腺炎的觀察及護理.護理實踐與研究,2007,4(1):21.
[5] 喬峰,王菊香.急性乳腺炎的預防及早期護理.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3(3):154.
[6] 黃杰.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護理進展.當代護士,2010(10):4-6.
[7] 楊怡,何仲.產后抑郁癥發生情況與分娩相關因素的調查分析.實用護理雜志,2003,19(63):64.
[8] 唐秀英,羅鳳,石果,等.53例急性乳腺炎的護理體會.醫學信息,2011,24(5):1712-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