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湘文 楊雪梅
老年住院患者安全問題原因分析及對策
徐湘文 楊雪梅
目的 了解老年住院患者存在的安全問題, 以便制定對策防止患者發生意外。方法 將存在的安全問題進行統計分析, 查找原因, 制定對策。結果 老年患者發生安全問題最高的是院內感染,有16例, 占6.4%, 服藥不當的12例, 占4.8%, 跌倒/墜床的8例, 占3.2%, 壓瘡的5例, 占2.0%, 其他的7例, 占2.8%。結論 護理人員確實做好患者的安全宣教邀請患者與家屬積極參與, 保障患者的安全。
老年患者;安全問題;護理
隨著年齡的增長, 人的生理機能逐漸發生退變, 抵抗力、記憶力也明顯減退, 伴隨而來的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多。作者對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250例65歲以上的患者進行了回顧性統計分析, 以便采取對策, 防范安全,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神經內科住院250例老年患者, 其中男175例, 女75例, 年齡65~95歲,中位年齡為80歲, 診斷(第一診斷)腦卒中的143例, 腦動脈硬化的21例, 眩暈55例血管性癡呆的21例, 面神經炎的10例。
1.2方法 查閱2012年1月~2012年12月登記上報的不良事件(包括隱患事件)報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250例住院患者發生的安全問題包括:院內感染16例(6.4%)服藥不當12例(4.8%)跌倒/墜床例(3.2%)壓瘡5例(2.0%)其他7例(2.8%)
發生安全問題相關因素的原因分析:①院內感染已成為各級醫療戰線上的突出問題, 且患者年齡越大、住院時間越長, 發生的院內感染比例越高。醫院是人群密集的場所, 空氣流通差, 交叉感染的機會多, 老年患者年老體弱基礎疾病多, 戶外活動減少, 營養差, 抵抗力差, 發生感染的機率高。②服藥不當的原因主要是老年患者的記憶力減退認知能力差, 基礎病多, 服藥種類多, 忘記服藥或不能按時服藥, 有文獻報道, 老年患者忘記服藥的高達54.0%, 不能按時服藥的有25.0%[1]。或聽信廣告的宣傳, 到外面買藥吃, 或自作主張,以為臨床癥狀好轉就不用吃藥。③老年人跌倒/墜床的原因:肢體肌力減弱, 步態不穩, 使用助行器, 視力下降, 尿頻, 特別是夜尿增多, 使用鎮靜、降壓、抗心律失常的藥物。④發生壓瘡的原因是神經內科的患者偏癱臥床, 大小便失禁的多,護理不到位, 營養跟不上, 發生壓瘡。⑤其他的有管道脫落,誤吸/窒息, 意外(燙傷、走失、自殺).
對策: ① 防院內感染的對策 避免長期使用抗生素:聯合臨床藥學部門, 認真落實《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根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正確、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嚴格無菌操作及消毒隔離制度, 加強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及手衛生培訓, 積極治療基礎疾病。②服藥不當的對策 加強護士、患者、家屬的服藥安全意識的教育, 護士應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評估, 根據個體差異, 做到心中有數, 采取相應的措施, 落實雙人核對, 雙人發藥, 發藥到手, 服藥到口。同時對患者進行服藥健康知識的宣教, 講解藥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及用藥不當造成的后果, 提高他們的用藥的安全意識。③跌倒的預防對策 所有患者入院均應進行跌倒風險評估, 對65歲以上、意識障礙、肢體偏癱、視力下降、服用鎮靜催眠藥的高危患者, 啟用《跌倒護理單》, 床頭掛預防跌倒警示卡, 有針對性的落實各項預防跌倒措施班班交接, 對患者及家屬進行預防知識教育做好防范措施。④壓瘡的預防對策 對所有入院患者進行壓瘡風險評估, 有壓瘡風險的患者啟用壓瘡護理單,建立翻身卡, 定時翻身, 工作中做到六勤:勤觀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換, 積極消除誘發因素, 避免局部長期受壓, 避免摩擦力、剪切力的作用, 避免潮濕的不良刺激, 促進血液循環, 改善機體的營養狀況, 向患者和家屬進行預防壓瘡的健康教育。⑤主動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評估, 經常巡視, 保持各種管道的通暢, 防止脫管, 有吞咽困難的患者行吞咽的功能訓練, 必要時留置鼻飼管, 天氣寒冷時避免使用熱水袋、電熱毯等, 以防燙傷, 有癡呆或記憶力下降或抑郁的患者需24 h留陪護, 防意外的發生。
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 老年患者數量日益增多, 他們的安全問題應引起社會的重視, 護理人員也應加強與患者的溝通, 加強安全知識的宣教和積極的行為干預, 降低老年患者安全問題發生率, 使他們有一個幸福的晚年。
[1] 吳秋香,黃星.住院老年患者服藥過程安全管理的探討.護理管理雜志, 2005,5(5):52-53.
516002 廣東省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