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毅力 馮小娥
(山東省安丘市中醫院,262100)
項筋膜綜合征是針灸推拿科常見的一種疾病,指項淺深筋膜因為長期無菌性炎癥導致局部微循環及營養障礙而引起的以自覺頸項部酸麻脹痛緊重不適感為主要表現的癥候群。筆者自2006年以來采用鋒鉤針配合牽引療法治療本病127例,療效可靠,現總結如下。
將我院自2006年元月以來門診及病房確診患者254例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127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51例;年齡23~78歲;病程2個月~10年。對照組127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58例;年齡25~74歲;病程2個月~11年。兩組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無顯著差別。
診斷標準:主訴頸項部自覺沉困酸麻脹痛伴攣緊不適,時輕時重,不規律發作。
查體無活動障礙,無明顯固定壓痛點。
頸椎X線正、側、雙斜位攝片顯示頸椎生理曲度不同程度改變,或頸椎小關節紊亂改變,或骨質增生改變。
除外風濕性肌纖維炎、頸椎骨實質性病變,亦無其他心臟血壓血糖等不適。
治療組:鋒鉤針取大椎穴、頸夾脊穴、天髎穴(雙側)的部分或全部。備皮后常規消毒鋪巾,帶消毒手套,鋒鉤針與穴部皮面垂直進入,穿過斜方肌、菱形肌和后鋸肌,每穴呈“十”字形勾拉松解3~9下至針下無明顯堅韌阻滯感出針。以無菌棉球按壓針孔數分鐘,觀察無出血后用創可貼覆蓋,保持針眼清潔干燥,24h后揭去創可貼。鋒鉤針治療15min后給予牽引,患者頭前屈10°左右,坐位或仰臥位,力量16~28kg,以患者能耐受為宜,牽20min休息5 min,牽3次,力度逐漸加大。每5d治療一次,連續3次為1個療程,療程之間休息7d。
對照組:根據患者個體情況,隨機給予針灸推拿治療,取穴與治療組相同,手法平補平瀉,留針40min,行針5次。起針后,以常規推拿按摩手法局部治療20min,隔日1次,15d為1個療程,療程之間休息7d。
囑兩組所有患者治療期間作息規律,注意睡姿,避免勞累,勿受風寒。
療效標準:痊愈:臨床癥狀、體征全部消失,隨訪1年無復發。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或(和)1年內偶有復發。有效:臨床癥狀減輕,1年內多次復發。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1年內多次復發。
治療結果:治療2個療程和1年后分別進行療效評定。治療2個療程后治療組與對照組療效比較:治療組127例,痊愈91例,顯效33例,有效2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9.21%。對照組127例,痊愈64例,顯效28例,有效13例,無效22例,總有效率82.68%。1年后隨訪治療組與對照組療效比較:治療組127例,痊愈88例,顯效27例,有效9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7.64%;對照組127例,痊愈43例,顯效20例,有效18例,無效46例,總有效率63.78%。兩組愈顯率比較,P<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提示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
項筋膜綜合征不同于傳統分型中的頸型頸椎病,其特點是起病隱襲緩慢,呈持續性不規律發作,與不良睡姿及頸部勞損密切相關。本病屬中醫學“項強”與“痹證”范疇,多以寒濕凝滯,氣血不通為患。鋒鉤針配合牽引減壓疏通,激發諸陽經之經氣,祛寒活血化濕,調衡頸椎,療效優于對照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