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靜姝
(吉林省人民醫院綜合手術部,吉林 長春 130021)
垂體腺瘤進行神經內鏡下經蝶手術治療的圍術期護理
么靜姝
(吉林省人民醫院綜合手術部,吉林 長春 130021)
目的 總結垂體腺瘤進行神經內鏡下經蝶手術治療的圍術期護理經驗。方法 選取我院進行神經內鏡下經蝶手術治療的的垂腺體瘤患者23例,對其臨床護理做回顧性分析、總結。結果 患者在手術中均未出現嚴重的并發癥,有2例患者術后發生了慢性蝶竇炎。結論 神經內鏡下經鼻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具有簡便、安全、準確性高的優點,并且可以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了提高手術成功率、降低病死率、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應及早采取相應護理措施,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和積極防治并發癥發生。
神經內鏡;經蝶手術;垂腺體瘤;圍術期護理
垂體腺瘤原發于垂體本身,一般為良性,多見于育齡婦女。一般以額顳頭痛,視力減退及雙顳側偏盲,垂體內分泌功能障礙為臨床表現,有多種不同治療方法,但一般以手術切除為治療手段。神經內鏡下經蝶手術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臨床,并且成為腫瘤切除的首選方法。因為具有微創、視野廣闊、手術時間短、手術瘢痕不明顯,康復快、較少發生術后并發癥的優點,患者容易接受[1]。本科自2007年9月至2012年9月共行經蝶垂體瘤切除術23 例。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23例,其中男性 6例,女性17例,年齡20~58歲,平均(37±2.3)歲,病程3個月~4年,所有患者共同具有不同程度的頭痛,其中視力減退、嘔吐、惡心4例;泌乳7例;月經紊亂或閉經8例;男性性功能減退1例;肢端肥大2例。手術前均做過頭顱CT檢查:垂體瘤最小為11 mm×15 mm,最大31 mm×39 mm,內分泌功能檢查結果表明患者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異常。
1.2 入選標準
入選標準:所有患者均經過CT、MRI確診為垂體瘤。
2.1 術前護理
①一般護理:加強患者病房的巡視,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暢,保持患者的房間整潔干凈,如果發現患者發生頭痛,則需要立即通知醫師進行處理。②心理護理:垂體瘤患者因為頭痛,內分泌功能紊亂,視力下降,視野障礙,性功能障礙,不能生育,尿崩等癥狀或者擔心手術的療效、痛苦與否、安全性等,從而導致患者懷有巨大的心理壓力。針對患者的心理特點,護理人員需要耐心的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介紹此手術與傳統開顱手術的區別以及此手術獨特的優點和效果,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幫助患者樹立信心,從而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③術前準備:患者因為術后鼻腔需要用膨脹海綿填塞止血,所以術前應該告知患者填塞鼻腔的目的,并囑咐患者術后不要將海綿自行拔出。因為用膨脹海綿填塞和鼻甲腫脹,患者術前必須熟悉及熟練掌握張口呼吸的方法[2]。訓練方法為:囑咐患者將雙鼻腔捏緊,將濕紗布覆蓋在口唇上,學會用口均勻、緩慢的呼吸;每日練習2~3次,每次15 min。常規術前3 d開始遵醫囑用抗生素滴鼻、漱口,用來防止術后感染;術前1天進行剪鼻毛、清潔鼻腔等準備。因為經蝶手術容易造成黏膜損傷,所以鼻腔清潔工作應當嚴格的、規范的執行。④飲食護理:如果術后出現便秘或者打噴嚏,可能造成顱內壓升高,疾病康復緩慢,所以術前應囑咐患者多吃蔬菜、水果,以保證大便通暢,并囑患者注意保暖,避免打噴嚏,以防感冒。由于手術需要經過鼻腔,對有吸煙史的患者,應當囑咐其戒煙,忌酒,盡量使呼吸道分泌物減少[3]。
2.2 術中護理
手術開始前應該將靜脈通道開放,患者接受全身麻醉,氣管插管加靜脈復合麻醉?;颊弑3诸i部仰臥,頭向后仰30°,并30°向主刀一側旋轉。雙眼用四環素眼膏涂抹,以免消毒液損傷角膜。術中使用較多的鹽酸腎上腺素,要密切觀察心率、血壓的變化及尿液的色、量、質的變化,防止出現尿崩。了解及熟練掌握神經內鏡器械以及儀器的使用方法。內鏡前端注意不要與硬物發生碰撞,遠離刀剪及縫針的放置處。手術開始前將術中浸潤腦棉液及局麻藥配好,并嚴格區分。局麻液的配制方法是將4滴鹽酸腎上腺素加入到40 mL的0.9%氯化鈉注射液中,可以使鼻黏膜收縮,從而擴大鼻腔;黏膜的創面止血液的配制方法是將4 mg的鹽酸腎上腺素加入40 mL的0.9%氯化鈉注射液中,把修剪過的腦棉放在其中浸潤,可以壓迫止血的。因為手術中需要用到大量的腦棉,術前一定要準備充足。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密切觀察監視器,積極主動,準確傳遞手術器械,輕拿輕放。
手術中先用0.5%碘伏對顏面部皮膚進行消毒,并將0.05%碘伏紗條填塞鼻黏膜消毒,將無菌巾敷上,僅需要將前鼻棘、雙側鼻孔暴露出來。在內鏡引導下把用腎上腺素鹽水濕潤的腦棉沿著總鼻道將蝶篩隱窩、蝶篩隱窩黏膜、總鼻道及收縮中鼻甲填塞;然后通過一側鼻孔把中鼻甲推向一側或者切除,使蝶篩隱窩充分暴露,同時將手術空間敞開,如果中鼻甲殘端發生出血,可用雙極電凝器來進行電凝止血,或用腎上腺素棉條進行壓迫止血(其中保留已被切除的黏膜、中鼻甲骨質,這些是手術完畢后修復鞍底的材料)。將內鏡送至蝶篩隱窩以確定蝶竇已經開口,電灼蝶竇黏膜后,將蝶竇前壁和蝶嵴切除,在與蝶嵴結合處將鼻中隔向對側推移,用內鏡向蝶竇窺視并確定每個隱窩,電灼鞍底硬膜,然后用尖刀做“十”字狀將鞍底切開,用吸引器取瘤鉗、刮圈在內鏡下將腫瘤切除。若腫瘤較大,可在鞍內將內鏡置入,以觀察腫瘤擴展的范圍以及出血點,務必確認以及保留蛛網膜完整,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將腫瘤切除并確切止血,然后用修剪手術開始時被切除的中鼻甲組織,用EC耳腦膠把組織粘敷在鞍底缺損的地方,手術完畢后只需要在術側鼻孔處用一根凡士林紗條填塞。術后3~5 d將紗條拔除。
2.3 術后護理
患者術后需要將氣管插管拔出,為了防止誤吸,患者應平臥,頭偏向手術側,注意將口咽內分泌物及時清除。患者完全清醒,可以取半臥位,將床頭部抬高30°,這樣使顱內靜脈回流,腦水腫減輕及引出創腔內的滲出液。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意識、視力,有條件術后1~2 d可以給予心電監護。如果患者出現惡心、頭痛、嘔吐,瞳孔改變、意識障礙,視力進行性下降等正裝,多提示有顱內或創腔內有出血,應及時向醫師報告,緊急處理[4]。因為手術可能損傷鼻黏膜,鼻腔內可能見到少量血性分泌液,術后應密切觀察滲出液情況,如果鼻腔大量滲液或出血,應及時采取處理措施。可將冰袋放在患者頭部或鼻部處冰敷,使鼻部充血腫脹情況減輕。鼻周皮膚可以用生理鹽水棉球進行擦洗,并用碘伏消毒,每日4次;為了防止液體逆流導致感染,應隨時用無菌棉簽或棉球蘸吸鼻腔內的滲出液。如果患者術野創腔不再出血,可在術后3~5 d將填塞海綿拔除。
患者手術后視力障礙、頭痛、泌乳、閉經等癥狀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垂體激素水平術后基本恢復正常。僅有2例并發慢性蝶竇炎,有2例發生尿崩癥,經對癥治療后癥狀消失。
經內鏡下經蝶手術切除垂體瘤是一種顱內顯微外科手術,是一種公認的療效較好的手術方法。雖然相對來說出現并發癥的概率較低,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依然存在許多缺陷。因此,圍手術期的護理工作,對于保證手術順利進行、提高手術療效、促使患者盡早恢復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為了使患者早日恢復健康,我們應在護理崗位上給予患者全程的、分階段的幫助,并且需要在不同的階段有所側重,從而提高手術療效,減少術后并發癥,進而改善醫患關系,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
[1] 楊國憲,徐淑軍.神經內鏡在經鼻入路垂體腺瘤顯微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04,9(5):33.
[2] 鮑慧,楊慧,楊梅,等.鼻內鏡下經蝶竇切除垂體瘤的圍術期護理[J].解放軍護理志,2006,23(3): 72.
[3] 高小紅,張超,范侃金.41例神經內鏡下經蝶竇手術切除垂體瘤的護理[J].實用臨床醫學,2008,9(10): 21.
[4] 張亞卓,王忠誠.神經內鏡技術的臨床應用[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06,6(11):3-7.
R473.73
:B
:1671-8194(2014)07-02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