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愛華 馬 秋 馬麗秋
(吉林省樺甸市人民醫院,132400)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指股骨頸基底至小粗隆部位的骨折,常見于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本病的治療方法包括牽引、內固定、手術等,效果較好。然而,由于老年患者骨折后需要長期臥床,易發生褥瘡、肺炎及心血管疾病,甚至危及生命,這就要求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F將筆者對60例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共選擇60例于2013年1~11月我科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其中男25例,女35例;年齡60~82歲,平均70.5歲。全部病例均為閉合性損傷,其中跌傷30例,交通傷21例,墜落傷9例;左側骨折29例,右側骨折29例,雙側骨折2例;合并支氣管肺炎9例,高血壓病10例,冠心病5例,糖尿病8例。患者入院后即給予積極治療,其中行牽引治療者21例,行動力髖螺釘內固定治療者12例,行解剖型鋼板內固定治療者14例,行加壓滑動鵝頭釘治療者10例,行伽瑪釘治療者3例。
心理護理:由于本病起病突然,疼痛較重,加之骨折后需要住院并接受牽引或手術治療,且需長期的臥床休養,擔心骨折愈合不佳或骨骼畸形,影響日常生活等原因,導致老年人骨折后易出現恐懼、煩躁、悲觀、失望和易怒等不良心理情緒,這給治療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護士應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工作[1]。護士應態度和藹,言語柔和,與患者積極溝通,在交流中表達出對患者的鼓勵、關心和支持,向其講解有關本病的治療方法和預后等,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合理解答患者的疑問,逐漸消除患者心中的顧慮,給予心理疏導,保持正確、良好的心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
飲食護理:護士應告知患者及家屬飲食原則為營養豐富、易消化、高熱量、高蛋白、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低脂等[2],同時應根據其合并疾病情況給予指導,如合并糖尿病者應少攝入甜食,合并高血壓病者注意低鹽飲食等。另外,由于患者術后需要長期臥床,或牽引治療后身體活動受限,導致胃腸蠕動減弱而發生便秘,故應囑患者多飲水、多食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和水果,并適量攝入蜂蜜等。
牽引護理:牽引治療分皮牽引與骨牽引兩種方式,具有止痛、固定、復位、防畸形等作用。在牽引過程中,護士應密切觀察患側肢體的血運情況,每日定時檢查,確保牽引的角度、方向和力量正確無誤,同時注意是否對踝關節骨突處、足跟等部位有壓迫。另外,在行骨牽引方式時,應用高濃度酒精在鋼針處擦拭消毒,并用無菌紗布覆蓋,每日2次,以預防感染。
手術護理:手術前護士應參加醫生查房、術前討論,詳細掌握患者的病情及合并疾病情況,完善相關理化檢查,做好術前的心理疏導工作,消除患者對手術的恐懼感,同時應注意術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準備好各種急救藥品和器械等。術前2h做好術區的皮膚準備工作。手術完成后,護士應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情況,詳細記錄,同時觀察傷口是否有滲血,引流管及引血量等,如有異常情況應立即通知醫生處理。
預防并發癥:本病患者易出現多種并發癥,如切口感染、下肢靜脈血栓、褥瘡、便秘、泌尿系統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和墜積性肺炎等[3],故應做好并發癥的預防工作。護士可幫助患者抬高患肢,做股四頭肌收縮運動,進行活動膝、踝關節等措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患者做床上運動、翻身,并按摩受壓部位,避免發生褥瘡;在切口處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定時換藥,囑患者多飲水、多排尿,幫助患者進行深呼吸活動和咳嗽訓練,改善通氣功能,增加肺活量,預防各種感染的發生。
本組60例患者,經給予牽引、內固定和手術等治療后,配合護士的精心護理,全部患者均達到滿意的愈合效果而出院。
老年人發生股骨粗隆間骨折后,易出現不良心理情緒,且需長期臥床休養,并發癥較多。因此,在給予積極治療基礎上,應注意配合護士的精心護理工作,這對于幫助患者消除不良心理、促進疾病早日恢復、減少并發癥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應給予足夠重視。
[1]紀榮芝.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48例的護理[J].中國醫藥科學,2012,2(7):122.
[2]王雪榮.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護理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12,16(24):3256.
[3]劉亞輝,齊偉正.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