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歡明
浙江地級市經濟增長質量的比較分析
肖歡明
根據研究數據繪制GDP和經濟增長質量的散點圖顯示,除舟山外,其他地級市的經濟規模與經濟增長質量呈現明顯的正相關關系。經濟相對發達的杭州、寧波和溫州經濟增長質量相對偏高,而經濟欠發達的麗水、衢州和湖州,經濟增長質量明顯偏低
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從1978年到2012年,浙江GDP從124億元增加到34665億元,從全國第12位躍居至第4位。但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浙江發展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系列問題,比如增長方式粗放、產業升級緩慢、環境污染嚴重等等。浙江經濟最突出的問題,不是增速問題,而是質量和效益問題。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質量和效益問題,浙江經濟發展將始終處于不穩定、不可持續的狀態。
對經濟增長質量的分析不應局限在經濟增長的某一方面,而應貫穿經濟增長的整個過程,包括經濟增長的方式、經濟增長的結果和經濟增長的前景,僅采用單個指標測度之顯然是不合適的。本文采用綜合評價方法來測度經濟增長質量。在考慮數據可得性的基礎上,本文構建的經濟增長質量指標體系涉及經濟的增長效率、經濟增長結構的優化程度、經濟增長成果的可分享性和經濟增長的環境代價四個方面,包含13個二級指標和22個基礎指標(如圖1所示)。其中,單位GDP建設用地面積、萬元GDP能耗、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單位GDP工業廢水排放總量、單位GDP工業廢汽排放總量、單位GDP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等6個指標為逆指標。
考慮數據的可得性,本文以2002-2012年為研究時間段,所使用的指標數據主要來自2003-2013年間《浙江統計年鑒》和浙江11個地級市的統計年鑒。“建設用地面積”和“綜合能耗”指標數據不完整,分別用“建成區面積”和“工業用電量”兩指標來替代。由于各地級市未提供支出法核算的消費數據,可用各市的消費品零售總額乘以浙江省消費品零售總額與消費支出的比例來估算。部分年份缺失的數據由前后相鄰年份數據的平均值替代。為了消除不同計量單位和不同數量級別帶來的影響,在對各指標進行集成前,用同度量化方法對各指標進行處理。采用廣義指數方法對各指標進行同度量化,選擇每一指標2002年的國家平均水平值作為該指標的標準值,這樣構建的指數,不僅適合橫向比較,還可以反映該經濟增長質量的發展趨勢。
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和分層構權法相結合的方法自上而下逐一確定各層次指標的權數,并用“算術平均合成模型”對各指標進行加權合成,得到綜合評價指數,具體計算結果如表1所示。從表1可以看出,浙江各地級市經濟增長質量均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且自2002年以來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根據表1數據,2012年浙江省各地級市的經濟增長質量分為:較高類:杭州和溫州;中高類:舟山、紹興、寧波和臺州;中低類:金華、嘉興和湖州;較低類:麗水和衢州。從數值來看,各地級市經濟增長質量存在很大差異,排名第一的杭州的經濟增長質量比排名最后的衢州高出67%。
經濟增長的效率方面,排名靠前的是寧波、杭州和舟山,排名靠后的是金華、衢州和麗水。寧波的勞動效率和投資效率均明顯高于其他地級市,溫州土地利用效率最高,舟山能源利用效率最高。上述四個指標表現最差的分別是麗水、嘉興、金華和衢州。

圖1 經濟增長質量指標體系

表1 全國及浙江省11地級市經濟增長質量指數
經濟增長的結構優化方面,各地級經濟增長結構優化指數在2002-2012年期間沒有明顯上升,衢州和麗水基本沒有變化。從各地級市經濟結構調整的實施效果來看,成效并不明顯。經濟增長結構優化程度排名靠前的是溫州、寧波、嘉興和杭州;排名居后的是紹興、舟山、麗水和衢州。在經濟結構優化方面表現最突出的問題是經濟增長過度依賴投資,消費比例偏低。溫州消費率最高,但也只有62%,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甚至低于很多發展中國家。杭州、寧波、嘉興、紹興、舟山、衢州等6市的消費率水平甚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經濟增長的成果分享性方面,各地級市經濟增長的成果分享性指數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排名靠前的有杭州、寧波、嘉興和紹興,排名靠后的是金華、臺州、麗水和衢州。生活質量最高的是杭州和寧波,最低的是舟山和衢州。收入水平最高的是寧波和紹興,最低的是衢州和麗水。嘉興、舟山和金華收入分配相對公平,衢州和麗水的收入分配公平性較差。
經濟增長的環境代價方面,從數值來看,各地級市環境質量均遠遠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排名靠前的是溫州、舟山、臺州和紹興,排名靠后的是嘉興、湖州、麗水和衢州。麗水排名靠后與百姓的切身感受存在一定的矛盾,相對來說,該市的環境質量在全省還是比較靠前的。產生這一矛盾的原因是經濟增長的環境代價不僅考慮的是環境污染的絕對數量,還要考慮經濟規模的大小。以工業廢氣排放為例,1992-2012年期間,麗水工業廢氣排放總量全省最小,但在除以GDP以后得到單位產出工業廢氣排放總量卻相對偏高。

圖2 經濟規模與經濟增長質量的關系
在繪制GDP和經濟增長質量的散點圖(圖2)后,我們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除舟山外,其他地級市的經濟規模與經濟增長質量呈現明顯的正相關關系。經濟相對發達的杭州、寧波和溫州經濟增長質量相對偏高,而經濟欠發達的麗水、衢州和湖州,經濟增長質量明顯偏低。
根據區域經濟發展梯度轉移理論,會存在產業由發達區域向發展中區域轉移的現象,在發達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欠發達區域會承接發達區域淘汰的產業。發達地區淘汰落后產能的過程就是其經濟增長質量提升的過程。欠發達地區卻因為承接了投入產出效率低下、環境污染代價高的產業,經濟增長質量的提高會相對緩慢。所以,加速經濟轉型升級是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的關鍵。
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本文系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年度課題(2012N084)和浙江省教育廳科研項目(Y20122542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