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浩斌
服務業發展:浙江與滬粵蘇魯的差距
包浩斌
無論是總體水平,還是內部結構,浙江服務業發展水平在沿海四省一市中相對靠后。浙江應積極向上海、廣東、江蘇、山東學習在服務業發展方面的有益經驗
縱向來看,近年浙江服務業發展較快,有效彌補了工業增速下滑的缺口,推動了全省經濟平穩增長。橫向比較,情況如何?筆者就沿海四省一市(浙江、上海、廣東、江蘇、山東,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以此排序為準)2013年服務業發展情況進行比較,以期更好地把握浙江服務業發展現狀。
增加值規模僅大于滬,且增速相對緩慢。2013年,四省一市的服務業都實現了較快發展。從總量上看,浙江第三產業增加值大于上海,但小于廣東、江蘇、山東,且因浙江基數、增速相對較小,導致與該三省的增加值差距進一步拉大;從增速上看,分別達到了8.7%、8.8%、9.9%、9.8%、9.2%。除山東外,其余省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均高于GDP增速。(見表1)
服務業占比排名尚好,但升幅相對較慢。2013年,四省一市三次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均有所提高。其中,上海、廣東分別提升1.8和1.3個百分點,位居前二;浙江雖然也實現了占比提高,但僅以0.9個百分點的升幅位居末位。從GDP占比指標看,僅上海、廣東實現三產超過二產,其中廣東為近10年來首次。相比歐美發達國家2010年服務業增加值占比就已達70%以上,無論浙江,還是其它省市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投資總額、增速落后,僅投資占比相對較好。2013年,四省一市繼續加大第三產業投資力度,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其中,江蘇以22.3%的增速領跑四省一市。浙江第三產業投資僅高于上海,投資效果系數偏低,但第三產業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比重倒是超過了投資量位居前二的江蘇、山東。(見表2)

表1 2013年四省一市第三產業增加值
上海市:信息服務業。2013年,上海市實現信息產業增加值2216.1億元,增長10.8%,其中信息服務業增加值1387.9億元、增長15.1%。累計有248家企業獲得計算機信息系統資質認證,其中1級12家。信息服務業上市企業47家,經營收入超億元軟件企業381家。全年完成電子商務交易額10560億元,比上年增長35.1%。其中,B2B交易額8632億元,增長28.6%,占電子商務交易額的81.7%;B2C交易額1928億元,增長74.5%,占18.3%。

表2 2013年四省一市第三產業投資數據
專欄1上海市促進信息服務業發展的相關舉措
☉實施扶優育強政策,獎勵軟件和集成電路產品設計人員、企業核心團隊,評比上海軟件企業二十強,認定移動互聯網龍頭型企業;
☉搶抓“中國軟件名城”建設和在自貿試驗區率先開放“增值電信業務”契機;
☉積極引進大企業大集團,全國排名前10位的第三方支付企業有8家已入駐上海;
☉創建智慧島數據產業園等一批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載體;
☉落實國家“寬帶中國”戰略,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初步建成“寬帶上海”地圖。
廣東省:社會消費品零售。2013年,廣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逐季擴大,全年增長12.2%。東西兩翼消費品市場增長較快。珠三角9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933.0億元,增長12.1%;粵北山區5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70.9億元,增長12.2%。粵東4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44.3億元、粵西3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46.8億元,分別增長12.7%和13.1%,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專欄2廣東省促進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相關舉措
☉出臺關于促進粵東西北振興發展的決定,進一步促進粵東西北加快發展,其經濟發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創新推進“廣東產品全國行”活動,確定由10家商協會作為承辦單位,組織到省外重點城市舉辦電子、家電等10個專業產品巡回展,為企業搶訂單、促銷售提供實實在在的服務;
☉積極開拓省內市場,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力爭有節應節、無節造勢;并以農家店為抓手,積極擴大農村消費;
☉啟動“廣貨網上行”活動,積極打造一批本地電商平臺、鼓勵支持中小企業“上網觸電”。
江蘇省:服務業投資。2013年,江蘇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額達17937.1億元,同比增長22.3%,高于同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2.7個百分點,同比加快1.7個百分點。服務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48.4%,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分行業看,15個服務業行業有14個保持不同程度增長,其中現代服務業增長較快,如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它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衛生和社會工作,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增速達到30%以上。
山東省:旅游業品牌。2013年,山東以《旅游法》實施為契機,全省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快,并推出60家省級旅游標準化示范單位,旅游質量水平明顯提高。出臺了《關于提升旅游業綜合競爭力加快建成旅游強省的意見》,大力部署發展鄉村旅游業,給鄉村旅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隨著全
專欄3江蘇省促進服務業投資增長的相關舉措
☉強化重大項目推進機制和動態管理機制,年初精心遴選了省級層面重點推進的150個“十百千”重大項目,總投資7899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299億元,實際完成投資1310億元;
☉服務業專項引導資金從原有的項目補貼為主拓展到新興領域貸款貼息和稅收獎勵,支持了“十百千”有關項目136個,合計安排資金2.96億元,分別占總量的89.5%和84.6%,拉動123.17億投資總額;
☉金融專項引導資金面向服務業重大項目、集聚區公共平臺和重點項目安排貼息資金7985萬元,49個貼息項目貸款總額達115.2億元,面向新設金融機構補貼資金6420萬元;
☉組織開展“全省重大項目推進服務月”活動。省17市全部確立城市旅游形象品牌標志和宣傳口號,新媒體營銷的全面推開,“好客山東”品牌價值已達到170億元。與此同時,“仙境海岸”品牌的打造,省會旅游城市圈、西部隆起帶等區域旅游品牌的策劃,賀年會品牌的逐步深入,都將推動“好客山東”品牌影響力繼續擴大。
專欄4山東省促進旅游業發展的相關舉措
☉開創“聯合推介、捆綁營銷”模式,即以政府為主體,聯合推介“好客山東”旅游形象品牌,以企業為主體,捆綁營銷“好客山東”旅游產品,形成了旅游宣傳的拳頭效應,徹底解決了政府與企業宣傳資金分隔、旅游宣傳平臺分散、整體形象與旅游產品分離等問題;
☉網絡營銷逐步成為旅游營銷的主渠道,在網上開辦了好客山東品牌專區、好客山東旗艦館,同時健全完善山東旅游政務網、山東旅游資訊網等網上營銷平臺,積極利用微博、微信、“二維碼”開展營銷活動;
☉每年召開一次的全省重點旅游項目建設現場會;
☉出臺《好客山東旅游服務標準》,在全省服務業行業率先推行“微笑迎賓、有問必答、有求必應”基本服務規范,用情感勞動體現“好客山東”的文化內涵,有效提高了游客對山東旅游的滿意度。
從上比較中,可以發現,無論是總體水平,還是內部結構,浙江服務業發展水平在沿海四省一市中相對靠后。浙江應積極向上海、廣東、江蘇、山東學習在服務業發展方面的有益經驗,重點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繼續抓好100個省級服務業集聚示范區建設,探索建立集聚區進入、退出機制,督促集聚區提質增效;二是積極發展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IPv6等新領域,并鼓勵企業運用互聯網開展商業模式創新;三是重點面向港澳臺地區,開展多種形式的服務業招商推介活動,著力招大引強選優;四是大力支持服務業龍頭企業和創新型企業發展,推進服務業企業標準化試點和品牌建設。
杭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